网站首页 > 省考信息 > 事业单位考试(浙江省考上事业单位考试准备) 事业单位考试(浙江省考上事业单位考试准备)

事业单位考试(浙江省考上事业单位考试准备)

  |  省考信息


  如何准备?这个是需要“悟”的!

  我把我的备考经验分享出来,看你能悟得几成。

  我是20年上岸,我大概备考了两个月,最后公基75,职测69,成功上岸!

  说实话,刚开始接触事业单位的时候,我是一脸的蒙,也不知道事业单位考什么?怎么考?如何备考?备考需要买什么资料?

  就像是刚进幼儿园的孩子,看着眼前五颜六色的教室外墙,紧张又无助。甚至不知道自己入门时该迈哪只脚?

  还好,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种高贵的职业,可以让人不用经历世事,不用不停的实验,就能获得很多经验和知识,这就是“老师”。

  在即将踏入一个未知领域的时候,我的第一选择永远是先去找老师!

  决定考事业编后,第一反应就是问度娘,寻找各种关于事业编的相关信息,考情啊,时间啊,题型啊资料啊等。

  查了一番才知道地区不同,岗位不同,考试内容也会不一样。公基要考政治、经济、法律、地利科技、人历史、省情省况这么多东西。事考职测等于是省考简易版行测..

  了解完这些,既好奇又犹豫。好奇是像比如公基中的法律,比如职测中的判断推理,这些很少接触,类似于小朋友拆礼物的那种心理状态。

  犹豫,是知道学习的过程并不愉快,我可能要为此放弃刷剧、游戏这些能让我心情愉快的娱乐活动。和每天要学学习而限制只能看半个小时动画片的小朋友无疑。

  不同的是,小朋友不会去想:自己在学习完ABCD,加减乘除之后,会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重大的影响或者是改变,而我要考事业编,目标很明确,就是改变眼前的生活,一个不知未来,又不喜当下的生活。尤其是在疫情之后,这种想要改变的冲动愈加强烈。

  从自信到羞耻,只因一份真题。

  在看完公告,了解过报名时间,报名流程,科目的考试大纲、成绩的计算方法之后,我开始了我的备考。

  起初,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虽然有很多领域之前很少关注,毕竟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又是大学刚毕业,再加上20多年的生活经验,面对大部分都是选择题的公基和职测,底气还是有的!

  但,世事难料,做过一套往年的真题之后,我的自信慢慢被羞耻心取代,凭借我的实力,以及我那时灵时不灵的第六感,两科的平均分50分左右。尤其是公基,才四十几分,直接是10w点的暴击,这四十几分中还不知道有多少水分在里面。

  看着手里的大学凭,不禁感叹:大学四年的时光,现在剩下的只有蹉跎!

  通过这次摸底,掂清楚了自己是几斤几两,就开始想办法提高我的正确率。

  首先是公基,公基知识点多我是知道的,正确率差也不是没想过。像法律之前没有接触过也就算了,毛中特,马哲,党史这些都是大学的公共必修。正确率也这么低,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了。

  其实也能理解,当初,这些课是怎么及格的自己也是知道的。像备考大学期末考试那样备考公基也不是没有想过。可当初全靠老师画的重点,背一个晚上照样能考及格,问题来了:公基这么多知识那些是重点呢?

  我买的粉笔《公共基础知识》教材里倒是标注的有重点知识。但看着书桌上的三本教材,我陷入了深思:他喵!上中下三本教材,加起来一千多页,这要背到后猴年马月?

  康江:

  如果之前就有过这方面的备考经验,自己也制定了相应的复习计划,模拟能考70分往上,自学也是完全ok的;如果是没啥备考经验,也没有复习策略,模拟也就5.60分,建议还是报个班比较好!因为公基的知识真的很繁杂,想要自己掌握真的很难很难,有的知识背了不一定能掌握,有的知识背了不一定会做题,报班找老师理清知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我比较建议康江,我之前也跟过李梦娇,名气很大都说适合小白我就去了,上课的确是讲了很多基础的东西,不过都是照着PPT念的,也不展开细讲。不过这也都还好能听明白就行,我最受不了的是她讲题只讲正确选项!错误选项一句不提,错的你不讲我怎么知道错在那了呢!

  而且好多人都在发弹幕问怎么不讲错误选项,结果这姐就跟没看见一样,根本就不理人,真是无语~几节学下来我也就记得她捏着嗓子说口诀,别说理清知识体系了好多知识点我都没搞明白!

  后来跟了康江感觉就很不一样,能感觉出来他是真的想教会我,知识点都是掰碎了揉开了再给我,生怕我学不会一样!跟着老师大致的把知识点过一遍,初步就形成了大致的体系。偶尔有那个点不明白,老师也是很耐心的跟我讲,比李梦娇那种装看不见的简直好太多了好吧!

  而且我觉着值得一提的还有他的魔鬼训练真的是很折磨人,是直接戳我公基痛点那种,不靠背靠的是实战,哪儿不会他就训练我哪儿,每天都在跟自己的弱项来回拉扯,虽然跟下来感觉是真的累,但也是真的管用,效果很明显

  我的信心又回来了,用网上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天晴了,雨停了,我又觉得我行了。

  虽然备考的成果显著,但也并没有懈怠,自信可以有,但是自大就不行了,我深知任重而道远的道理。

  此后的每一天,早上必抽时间,去过一遍笔记本,根据思维导图一个板块一个板块的过。也不是读一遍就玩事了。

  我给自己的标准是:每个知识点都要过到,不是背出来,而是在脑子里叙述出来,遇到打结的,立刻去翻教材,读到合上笔记本和教材,能够叙述出来就可以。

  实际上很多知识点都能一遍过,打结的知识点比较少,打结的地方做上笔记,过段时间,再加深一遍。

  除了记之外,练习也同样重要,这是我总结的规律,很多我没有理解的法律理论,都是结合着题理解记忆的,下次遇到同样的题直接秒解。看一眼题干,答案就出来了,很爽!

  这里建议前期,跟着课程进行分模块的练习,着重练习一些重难点的知识点。不要在意做题时间,重要的是把作知识点掌握,夯实。

  后期回顾的时候,只需要背看笔记回顾知识点,再做模拟题防止忘记就可以了。

  整个下来,我单独花在公基上的时间其实也就是二十多天。成绩基本稳定在了80分左右,节省下的时间,着重用来备考职测。

  相比公基,职测就比较难了。公基只考察记忆能力,只要记的好,成绩肯定差不了。它的难点无非就是记的东西多了点而已。而职测考察的不只是记忆力了,

  它考察的有言语表达能力,理解分析能力,数学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

  职测的五大版块中,也只有常识判断考察平时的记忆和积累。像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材料分析更多考察的是解题思路,这个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练出来的。

  先是分模块的去练。

  我的练习顺序是数量关系-材料分析-判断推理-言语理解。(其实根据模块的重要性的刷题顺序是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材料分析-数量关系)

  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我大学学的数学专业,这是根据我个人情况,由易到难的节奏刷的题。如果前面两个板块问题不大,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后面的板块。

  这也是我给大家的建议,在制定备考计划的时候一定结合自身的情况。找到自己的优势点和薄弱点,有侧重的去备考,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提高备考效率。

  自然而然,数学计算能力自然是不弱,毕竟无论时光它如何蹉跎,四年时光,总会学到点东西的。可不要小看我,就算现在扔给我一道微积分,也能试着解一解。

  职测的数量关系也考不到微积分的那个层次,顶多是高一的水平。主要分为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模块。

  数字推理的常见题型主要有五个:多级数列,多重数列,分数式数列,幂次数列,递推数列。主要考察等比,等比,以及幂次数列规律的把握。

  数学运算,出题也多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比如:路程问题,工期问题,利润问题等等,特别像初中特别怕的应用题。

  我好歹也学过数学分析,高等数学和高等代数的,数字推理对我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更别说数学运算了,简直就是在我的舒适区。直接把粉笔的职测1000题中数量关系这一模块的题做完,熟悉了一下考试题型,正确率也还不错,就把多余的时间留给其他薄弱板块。

  备考重点除了自己的薄弱点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容易拿分的点,比如: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题和数学运算题一样都是需要运算的,但难度不是很大,着重考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能力,找数据的能力。关于运算,主要考察运算速度。

  当然,对我来说材料分析题,也是比较简单的,但我除了做题,还会去记答案解析后面的公式。其实材料分析题就这么几类,把一些常用的公式记住,像:增长率和增长量。会很大程度的提高做题速度。

  然后再把问题中提到的相关对象和数据带进去,稍微的运算一下,答案就出来了。

  另外我提醒一句,计算的额时候,一定要细心、一定要细心、一定要细心!

  唉!从小到大,因为“细心”这俩字儿,就单在数学这门科目里,我都已经不知道自己丢过多少分了,尤其是选择题,只看结果,又不像解答题,写个解能给个1分,式子列对又给2分,选择题错了就一分没有了,谨记!

  我真的觉得有点难度的是判断推理。尤其是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

  定义判断考察的范围也庭广,一定程度也考察了考生的积累。我每次遇到“让选出符合定义选项的时候”都会头疼,看到题干给的定义,我觉得我懂了,但是看到选项,又感觉哪个都符合题干中的定义。我都怀疑我做的是不是个多选题。

  经过我不断的练习,不断的看真题解析,总结出来了一些规律。分析定义的结构特征,找到定义的主体特征,条件特征。然后就去找符合这些特征的选项就可以了。

  类比推理遇到的问题,和定义判断是一样的,看了题干感觉自己好像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了,但是选择的时候,又发现哪个都不太像。

  后来也是做了大量的题之后,才总结出来了一些方法和技巧。比如去看两个词语的语义关系,是不是存在因果关系,或者包含关系,又或者是相近还是相反。然后去找选项中同样语义关系的选项

  其实最初我把言语理解放在也不是觉得这个板块有多难。好歹也是经历过高考洗礼上岸的人,言语理解多少不会太差,即便是不去备考刷题,做对个四五道题也不是问题。

  但后来发现,还是比较难的,难点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读题的速度。

  选词填空,考察的是词语的应用,就需要有一定的词汇量。我是标准的理科生,平时也不咋读书,自然积累是一个问题。

  一些阅读理解题,往往需要读很多遍,才能大致明白题干的主旨。直接拉低了做题速度。

  这些也都是我备考的重点,一方面我开始积累,下载了成语字典的app每天看一些成语典故,另一方面通过练习一些技巧,来提高正确率和速度,比如代入法,语境法,提高选词填空的正确率,还有结构分析法以提高阅读速度。

  分模块练习做完,我的职测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分数也可以稳定到了70以上。

  然后就是进行模拟练习。

  我模拟用的是粉笔的押题卷,一天两套,按照实际的考试时长进行模拟,要注意自己的答题时间。

  模拟练习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整体的答题节奏,根据节奏调整自记的做题循序,另外就会做好对考试时间的把控。

  我第一次模拟的时候,题没做完,主要原因还是阅读速度的问题,模拟之后继续用粉笔职测1000题,进行模块训练,主要就是言语理解板块。到我第五次模拟的时候,时间基本够用,正确率也稳定在了75%左右。

  ......

  职测模拟完,距离笔试成绩已经很近了,象征性的做了两三次的考前模拟。就直接开赴战场了。

  因为模拟的很随意,没有参考价值,就不班门弄斧了。

  最后总结一下:

  -------------------

  先说公基

  用的资料:粉笔决战公基5000题+康江+粉笔押题卷

  前期:跟着徐老师梳理知识,并用5000题进行巩固。

  中期:回顾笔记+练习,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后期::模拟熟悉考试模式,调整考试节奏,把控考试时间。

  -------------------

  再说职测

  用的材料:粉笔职测1000题+粉笔押题卷

  前期:分模块练习,总结每个模块的解题思路。

  后期:模拟熟悉考试模式,调整考试节奏,把控考试时间。

  -------------------

  到此我的分享已经结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祝大家早日上岸!

  相遇不易,记得三连哈!


上一篇:事业单位考什么(事业单位到底是怎么准备考试)

下一篇: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自学还是选择培训(事业单位联考和省考哪个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