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考信息 > 国考备考感受作文(参加 2022 年国考是什么体验?) 国考备考感受作文(参加 2022 年国考是什么体验?)

国考备考感受作文(参加 2022 年国考是什么体验?)

  |  国考信息


  本人有幸参加过一次国考,最大的感受就是,真的庆幸我一次上岸了,再也不想来第二遍!!!

  我是全职备考的,考试时间是11月末尾,我是快9月份才开始准备,满打满算也就是三个月的时间。

  第一次考试是真的紧张,自己什么都不会,我也不是一个很会学习的人,很焦虑,完全就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一直觉得公务员考试就很麻烦,搞不懂,不知道到底在哪里看考试相关的信息,怎么选岗位,懵懵懂懂,后来我就在网上查资料,看了很多经验分享,我才有了最基本的认识,开始正式进入备考阶段。

  我给自己定的学习时间是每天8-10个小时不等,每天都会再做一个当天计划,有目标的安排时间。我觉得自己能成功上岸也是付出了不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上岸之路,希望帮助大家一起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选择岗位

  考公的选岗是在考前报名的时候就决定的,而且岗位很多,每个岗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公考的性质是选拔性,那就说明我们考试的时候同岗位的竞争对手越少我们的上岸几率就越大。

  所以选岗也是要有方法的,下面我总结了选岗的几个方面:

  筛选岗位

  招考公告出来的时候都会附带着职位表,每年的岗位有相同的也有变化的,如果今年的公告还没出,可以看看往年的做一个参考。

  每个表格里面岗位的信息都挺多的,包括办公地点、岗位名称、报考要求等等,根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多的增加筛选的信息,条件限制越多报考的人数就越少。

  比如,你是硕士学历,你就尽量选择只招聘硕士的岗位,很多不符合条件的考生就没办法报考,竞争就减小了。

  看表格的时候一定要把每一栏的信息都看全,特别是备注信息,很容易忽略,有的岗位会有特别的要求,不符合的就不要报,不然就是浪费了机会。

  选择适合自己的层级

  公务员的岗位分为县级及以下岗位、市直及以上岗位、副省级岗位,一般国考的岗位不会有乡镇岗,只会到县级机关单位。根据层级的高低,考试难度也是逐步上升的。

  选择基层的岗位,招录的人数比较多,报考的人数会少一些,要求也不会那么高,会相对简单一些。

  选择报考市直及以上的岗位,要求就会逐步上升,很多岗位的报考要求都会趋向于研究生以上,岗位好,招人少,报的又多,竞争也会变大,副省级的岗位竞争压力会更大,要求会更多。

  避开热门岗位和热门地区

  普遍对比,发达地区,各省省会的公务员待遇都会更好,所以这些地方和岗位报考的人数自然也很多,尽量避开这些热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和自己比较匹配,竞争又不那么激烈的岗位。

  虽然报考岗位的时候是不建议过于局限的,但是大家还是要考虑自己的接受能力,不能只是因为想上岸,报的岗位太过低于自己的预期,就算上岸了也很容易待不住,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学习资料

  书本资料

  ①学基础——华图《模块宝典》、粉笔《申论的规矩》

  华图的模块宝典是把每个模块分开的,细分下来每个模块就讲的更清楚了,每种题型知识点介绍完以后,都会有对应的例题和章节真题,跟着例题的解题思路去学习,可以快速的了解行测的基础知识。

  申论的规矩内容很全面,讲解的细致所以内容也比较好理解,每一章都会有思维导图,重点还会用彩色标注,很清晰明了。

  ②刷真题——粉笔《决战行测5000题》和《决战申论100题》、中公历年真题卷

  行测5000题分题型突破的方式,对模块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快速建立我们的解题思维,题目还分为基础题和高阶题,难题也可以训练到,申论100题每道题目的解析都很详细,分步骤演示答题的过程更好理解,这两套题册里面的题目都是历年的真题,很有意义。

  真题卷子我是用的中公的,但是真题卷子只要不假它的差别就不大,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市面上的资料其实很多,但是我考试也就这一套,其他的也没有用过,暂时就不做推荐了啦。

  视频资料

  我觉得现在网上的资源很多,可以轻松获取自己需要的,但是资源太多也不利于我们去做选择,选择都要花费好多时间。

  准备国考看潘铭国考课就可以了,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跟着潘铭老师肯定错不了。我当时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先跟着潘铭老师学了基础,学习的时候做好笔记,记住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基本一周下来理论知识就能掌握住。

  后面跟着潘铭老师学习做题方法和技巧,进行拔高,课程里有例题有分析,听起来也不会感觉费力。行测主要是跟老师去学习做题技巧,提高做题速度,比如判断推理的规律,记住常考规律可以快速带入题目中,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都非常高。

  申论就是要学习老师的答题思路,跟着老师听例题分析,全部理解透彻以后,自己也会形成一个思路,做题水平可以大幅提高。

  App

  ①经验参考——知乎

  知乎上有很多考公大神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进行交流。

  ②电子刷题——粉笔

  粉笔app里面内容确实很丰富,各种真题,答案库,错题整理模块都很值得去用,不过我是经常刷一些小题,比如常识判断、言语理解的部分题目,可以充分利用起碎片时间。

  ③素材积累——半月谈

  每天都可以看看时政热点,还有专门的申论板块,可以多看看申论范,还有一些人物素材积累,多阅读,学习别人的写作。

  这些app使用好的话也可以节约很多时间,除了上面这些还有华图和中公的app,我主要是针对申论小题,可以把各个题库的答案做对比,多比较学习。

  学习方法

  行测学习

  行测的学习方法其实比申论明了,行测题量大,考试范围广,所以学习完以后做题很重要,而且做题一定要持续到考试前,让自己保持在高度集中的状态。

  ·多做题是王道

  虽然跟着老师学技巧重要但是也不能过于依赖课程,我跟着潘铭国考课学一遍基础和技巧,学习的时候认真记忆,一边下来要把讲的东西学的扎实,然后用大量的时间来做题。

  老师讲的各种技巧很实用,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才能出真理啊,行测刷题才是提高成绩的根本,题做得多了自然就知道各种题型应该怎么做,遇到各种题目才能快速做出判断。

  ·先模块,后套卷

  在刷题的前期我是先分模块做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查漏补缺,有不会的地方迅速回看,巩固基础,掌握基本规律和做题技巧。

  我做的行测5000题里面有基础和高阶题,基础题就是基本水平,高阶题会出现正确率很低的情况,但是无妨,可以不追求正确率有多高,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分析总结这些题的难点,以后遇到就会有经验。

  做完模块做套卷,每天都要做一整套完整的试卷,模块做题也算是为套卷打基础,根据自己做题的感觉调整做题顺序,去熟悉考试的感觉。

  ·注意速度,计算时间

  行测考试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在做题的过程中训练保持稳定快速的做题,控制住每个模块的时间,时间不是平均分配的,哪个模块需要的时间多就要适当的减少其他模块的时间。

  我自己每次做题都会计时的,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把分值大,题目比较简单的放在前面写,保住大分数,如果实在有不会的题不做过多的停留,把时间分在自己能拿到手的题目上。

  行测考验我们多方面的能力,题目不算特别难,就是时间比较紧,学好技巧,稳定速度,拿高分也是可以的。

  申论学习

  得申论者得天下,很多人把行测看的比申论重要,但是我觉得同等重要,而且申论的分数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提升,还是要有一定的学习方法。

  ·系统学习

  申论比较考验阅读分析能力,方法上没有行测那么清晰,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方法。

  我听课的时候就是先搞懂再自己去做题,潘铭老师讲的申论答题思路很详细,主要结合例题去演示,跟着老师学习几节课后,掌握答题思路,能根据材料快速找到采分点,慢慢的就形成了自己的答题方法,成绩也很快的提上去了。

  ·真题练习

  申论的考试时间没有行测那么紧张,但是也要养成快速做题的习惯,不然考试的很容易放松。

  申论100题,我每天就做3-4道,自己做完以后对照答案去修改,有自己没写出来的就进行补充,然后就要自己做总结,在原材料里找到出处,分析为什么自己没有写出来,做完100题,就每天按照考试时长去写真题卷子,就是不要停,每天都要练习。

  当然,申论答案没有标准,我就看其他的题库去做对比,经常这样锻炼,自己的思维也能更清晰,慢慢答题的水平就提高了。

  ·高分作

  首先作立意一定要根据材料去确定,不能跑题,我一般写成总分总的结构,是最不容易出错的,开头加三个分论点再加结尾,学会整合材料,结构清晰,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来章是有理有据的。

  素材的积累和规范用语的使用也是加分项,平时多积累,看看好的章。

  申论其实不算难,主要就是需要看材料,学会找重点,多练习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的。

  好好准备,只要稳步前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一定可以上岸的。

  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可以留个赞噢!


上一篇:国考备考安排表(复习国考时间安排表来了)

下一篇:国考备考指南(如何从零开始备考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