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午睡吗(怎么准备国考笔试?)
推荐文章
本人是在大学期间备战公考的一员,现已在岗2年有余。
回想起那段经历,虽然忙碌,却是最充实的一段日子。下面把一些经验总结分享出来,希望大家少走弯路,早日上岸。
规划建议--
先做一套真题,了解国考笔试的总体考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配行测和申论的学习时间,具体到行测每个部分的分值和重要性,申论题型的把握。
总计划是完全掌握国考笔试,制定好复习计划之后,细化每天的日计划。大家此时不要看复习时间的长度,仅仅关注有效学习时间。有时候战线拉的太长,反而或因疲惫效率变低。
我是结合学校的时间,把复习多放在晚上进行,主要是行测的听课和做题。早上看一些常识和素材,多背一些整合的易错点和要点。其他散乱的时间用来写一些申论文。这是根据
我本身的学习特点制定的,小伙伴务必在高效复习的前提下斟酌参考~
我的作息表--
6:00-7:30背书
早餐,有时上课,没课就听公考课
12:00-14:00午餐,午睡
下午时间写申论真题
晚上7;00,开始做行测
听课和做题穿插进行
偶尔课外活动放松。此处提醒备考的小伙伴远离游戏和追剧,太容易打乱时间安排和定力,多看些新闻和时评不比刷某音香多了。此阶段重心是在专注大家懂的,有精力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
我申论部分比较弱,所以每天下午基本都抽出时间学习,有时疲惫就转换复习的内容。小伙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最重要是坚持下去。高效不起来的时候,适当放松一下,给自己一个阶段的奖励,是为了更好的迎接下个阶段。
行测篇--
行测的题量较大,这是公认的。前期的时候我也不注重正确率和速度,拿出一套行测5000题就开始练,偶尔图方便在线上刷题,重点目的放在掌握各个题型的答题思路,总结可以广泛应用的答题方法。这样起到巩固知识,查漏补缺的作用,把握做题的规律把正确率提高,练习的熟练度提高做题的速度。
后期发现这样比较慢,我直接听的阿甘上岸说的网课,分数提不上去的小伙伴一定要好好听。先去系统学习基础知识,熟悉考点之后,再去听老师讲的做题技巧和答题方法,行测很多题都能快速上手,甚至还可以秒选一些简单题,每个模块都会列出最简便的高分技巧,搭配着真题练习,做题速度越来越快。
听完课后发现根本没自己想的那么难,像资料分析题,学会快速锁定关键信息,遇见较大的数直接用截位法,再把简便的公式一代,直接出答案,轻松就能拿到分数。
关于行测,我认为有自己的答题顺序和习惯比较重要。在常识方面,我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主要在做题的过程中去积累,零碎的知识点考试时能不能考到还是一回事,所以基本就随缘。遇到没有学到的真没有办法,到时候只能蒙一个。
数量题虽说较难,练题也不能省略,后期渐渐摸索出一些规律。太复杂的题直接放到最后。模考的时候我就开始按照自己的做题顺序,一些课上学到的答题技巧都放到平时来练习。其他类型的题目就算再变化多端,按照常规的做题方式,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的。只要当心出题人的陷阱,平时的错题本进行不断总结。
全真练习--
真题是真的重要,真题的价值不用说,绝对值得广大考生多做几遍,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考试的风向,还能准确地把握到考点。巩固所学,通过错题查漏补缺,当然了如果发现易错部分,有必要进行部分模块的加强练习。真题的质量高,大家也要高质量做题,及时整理知识,总结归纳出自己的长短之处。
真题模拟时,建议大家遵循考试的计时和要求,模拟的主要是考场的氛围。试卷的每部分给与合适的时间,没必要按照试卷的顺序,只要能有限的时间内拿到更多的分数,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做题习惯。
有条件的小伙伴还可以按照考试的具体安排时间来,比如行测模拟就放在上午的9点开始。如果考试时碰到难题,勇敢地跳过去,保证行测的每一道题时间不能逗留超过一分钟。没有思路,果断放弃,最后看剩下的时间再定。这跨过去的部分一定放在涂卡之后再完成。
做完之后,可以打分。错误的用红笔标记,常考点做一个总结。一定先找出自己错在哪里,遇到知识盲区就及时去弥补,易错点就集中在错题本上,提醒下次不会掉入一样的陷阱。考场上不再犯一样的错误这才是平时下功夫的目的。
申论篇--
申论部分我就主要集中在真题练习。听完阿甘课上的得分点和的高分范文的结构,平时多通过真题的优质答案学习一些题型答题的逻辑和框架,多写多练,总结出自己的答题套路。此处提醒同学们一定先远离资料上老师总结好的所谓的“万能模板”。要做的是先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保证日后工作中能够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观摩学习的正确方法是提炼出标准答案的逻辑,进行全面补充,总结归纳出可以广泛运用的答题模板。同时学习一些好的内容,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申论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玄乎,只要你摸透了答题技巧。总结起来高分标准也就这些--观点明确,论述充分,有亮点和申论思维。想要更多的踩到答案中的得分点,只有贴合材料,多角度,深入地分析问题,结合公务员思维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保证论点的客观辩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结合实际,接地气的答案才能打动人心。
好的文章大多从模仿开始。
如果是逻辑不行,就多剖析范文和优质答案。学习文章的结构,标题结尾,开头。中间论述的部分充分具体,结构的每个组成特征鲜明。逻辑主要体现在篇章内容中,主旨,表达贴合主题贯穿于整体架构中。
如果是表达不行,多阅读,学习优质文章。好词好句,好的标题统统学起来。文字表达往往体现为恰到好处的文字,有力,严谨,且干练。想把文字驾驭好就从观摩开始,风格可以统一,但是论证不能千篇一律,有亮点就有加分的可能性。一切求稳,稳中求胜。
高分技巧--
贴合材料。申论的答案本质于材料,从题目多角度出发,找到可以施行的具体办法。有些同学的申论分一直不高根本原因是脱离了材料。无论是哪种题型,都不能过于主观。答题结构也不能死搬硬套,一概而论,抛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易陷入一种低分循环之中。建议大家有意识的引用材料中的用词、句子。原材料的例子可以作为分论点的例证。只要不是通篇的重复,阅卷人重点是看整体的思想和主要论点。切题就是高分的前提。
全面性。从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深入地分析问题。申论内容多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在做申论题的时候,多去总结,站在公务员的角度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只有答案越全,才能踩到更多的得分点。结构务必完整,有头有尾。在申论大作文中,开头结尾,小标题都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在点题的部分多下功夫,尽量不要太普通。申论不是就事论事,必须引申开来。
论点明确,深刻。不能为了充分的论述,展现华丽的辞藻,埋没了观点,这是在给自己挖坑。考官是按照看到的得分点进行打分的,所以同学们的采分点就要足够亮眼。可以放在显眼的位置,可以提出足够深度的观点,保留自己的风格。
文章真实。从答案内容能够感真情实感,多运用素材,举例,让阅卷老师有代入感。具备基本的公务员素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论点明确的前提下,要有足够的说服力。具体内容是高分的保证,首先是切合实际。热词、金句只是为主题在服务,服务好了,高分就有了。
最后分享一下,整个复习过程中比较好用的就是我的两大本了。错题本考前拿出来看,平常做题时拿出来看,是省时省力的一大利器。错题本的作用是拔高,没有错误哪来的进步,大家平时注意的是易错点的可利用性,才能有效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积累本主要用来记录素材,好词好句,优质答案内容。在公考的过程中,用的最多的是半月谈,人民日报,用一些碎片化时间去阅读,学习文章的结构,好的表达,不仅了解社会热点问题,自己通过分析问题的过程,写出自己的思考,也逐渐提高整个文笔的质量。
写在最后--
正所谓将军不打无准备之战,毕业后能否一举成公,全靠备考阶段的规划是否实施到位。坚持也着实重要,这是足以打败80%的对手的优良品质。努力了未必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扎实的努力过。找到一种可以坚持下去的方式,步步为营,,以一次上岸为目标。
希望这些备考经验能够帮到公考的小伙伴,现阶段就业形势严峻,公考是大家应该考虑的A计划~时间不长,从远打算~
不做无用的功,不要假装很努力,最后的成绩不会陪你演戏。敷衍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希望大家都十分努力拿到十分骄傲的成绩。之前做多少,11月自有答案,相信下一个上岸的就是你!
上一篇:国考十年真题(国考申论考啥) 下一篇:国考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参加国考哪些人需要提供单位同意报考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