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考申论技巧(广东省考申论答题技巧概述)
推荐文章
一、申论题型概述
广东省的公务员考试,其题型从 2010 年以来,每两年的套路都是固定的,命题思路和阅卷规则都是一致的。
从命题形式上看,申论试题,主要就是概括分析题、议论写作等类型。具体来说,概括分析题,又分为词语(话
语)解析题、原因概括题、问题概括题、对策概括题、主要内容概括题、特征(特点)概括题等。而深圳和广东
的一般只有原因、问题或特征概况题。
从内容上看,主要考六个方面的问题,即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特征、主要原因、主要问题和主要措施
等。其中,主要措施又分为好的措施或对策(经验)和错误的做法和方案(教训)等。因此,考生在答题过程中,
虽然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或问法,但是要辨别题意,将答题思路归类于以上六类问题,则答题即不会偏离题意。
从题型的数量来看,从 2008 年到 2016 年,广东省考申论一般是三道题(其中 2014 和 2015 年是四道题,大作
为 40 分,2016 年恢复为三道题),一般情况下大作部分占 50 分。虽然个别年份是四道题(2014、2015 县级
卷),但是综合统计县级卷和乡镇卷,还是以三道题型为主,较少考应用写作。这些特征与国考和其他省份的
考试略有不同。
申论的总体答题技巧口诀为:化繁为简,紧扣要点,赢在书写。
化繁为简,即为拿到试卷后,略略检查是否有印刷方面的问题如字迹模糊、页码错误、段落缺失等情况,如
果印刷正常,就直接开始看问题,然后直接根据问题的要求去对应的段落,根据下列举的要点寻找技巧直接获
取答案,不需要通读全部试卷给定的题本资料。紧扣要点,指的是根据问题分值确定答题得分点的数量,并根据
字数要求进行得分点的书写字长短的设计,特别是书写内容需要兼顾到总分结构,即“核心(词)句+阐释句”
的逻辑结构。所谓赢在书写,就是书写答案要用正楷或行书,保证卷面的整洁、美观,保障语言表达的流畅完整,
尽量做到“零涂改”,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
二、申论六大核心技巧
要想在短时间内破解申论题型,快速、直接地获取答案并攫取高分,必须遵从以下五大技巧。这五大技巧是
有逻辑顺序的。
一、看分答题
面对省考、市考申论试题,考生要想获得高分,审题是非常必要的。而在审题的过程中,对于答案应该有一
个基本的预判。所谓预判,就是根据题目的分值和字数,估计这道题大概有多少个要点。熟练掌握了这个技巧的
话,对于答案的完整度就有了一个精确的把握。看分答题技巧,类似于地图导航软件,能够高效地指导考生判断
具体的答题得分点有多少个。
一般来说,省考和市考申论的概括题,一个要点大多都是 3 分,极个别情况下才会是 4 到 5 分。因而答题得
分要点计算公式如下:
10 分=2(分)X 5(要点)(2014、2015 年省考第一题);
15 分= 3(分)X 5(要点,结构和表达即卷面分不设置分数);
20 分=3(分)X 6(要点)+2(分,卷面分);
25 分=3(分)X 7(要点)+4(分,卷面分或格式分)
30 分=3(分)X 9(要点)+3(分,卷面分或格式分)
特别要注意的是,普通的概括题一旦答题得分要点较多,只要超过 6 个的,答题要点一般要经过提炼,分成
外因/内因、主观/客观、国内/国际、自律/他律、城市/乡村、理论/实践……等两个大的层面进行分别论述。应
用一般都是 25 分或 30 分的题型,内部也会分为两个或三个层次。
对于各个省市的公务员考试来说,大多是 3 分一个要点。要点分值越高,题目难度越低。因为假如是一个
20 分的题目,如果 5 分一个要点,只要答 4 个要点就可以了,字数在 250 字左右;而如果 3 分一个要点,则需
要答 6 个要点,字数在 350—400 字;难度明显提升;至于 2 分一个要点,有可能要答 7 个或 8 个要点,难度最
大,字数最多可达 400 字左右。
二、考点转化
申论考试的问题,一般都是围绕着“六个主要”来进行设计的,所以从解题思路上看,要把与内容、观点、
特征、原因、问题、措施这“六个主要”相关的问题进行归类。不同问题或各种复杂的问题都是由这六个主要方
面进行组合或变形的。“六个主要”是有答题方法的,归类之后,便于理清思路,确定答题内容和细节。
考生在考场上阅读完试题后,,首先要看分答题,其次也要对一些不熟悉的问法或问题进行积极归类,看看
符合“六个主要”的哪一种或哪几种。例如,“启示”指的是好的措施,“教训”指的是不好的、错误的做法或
措施;“认识”、“评价”等问法指向的是“主要观点”,“反驳某人的观点”(参见国考 2012 年申论真题)
等题型也是指向“主要观点”的。由此可见,一旦在考场的试卷上看到不熟悉的问题或问法,可以进行问法转换,
在审题过程中结合自己熟悉的答题思路进行解答。
特别是应用或公的写作,尤其要注意转化,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两个左右的“主要……”而构成的。如公
开信、演讲稿、倡议书、建议书、会议通知、宣传纲要、活动计划等。
三、主体答题法
主体答题法,关键在于找到行为的主体进行分类。如大的主体:国家、行业、政府、部门、企业、个体等。
小的主体指个体。例如,旅游明涉及的游客、导游行旅行社、景区管理部门、旅游局、旅游立法部门等。逻辑
思维也有其他的情况,都是需要根据试题材料本身进行提炼和区分。又例如,如果是关于“儿童伤害与儿童保护”
这一主题进行命题,就必须找到与儿童有关的行为主体,如教师、家长、学校、教育部门、儿童保护组织、儿童
权益立法部门等。
四、类别答题法
分类别,就是将问题涉及的各种问题,大致归类为不同的主题,例如法规、制度、政策、体系、人才、资金、
技术、设备、网络、管理、观念、经验、监督、专项行动、网络等。几乎所有的问题或原因,都会涉及上述十五
个基本类别或更多方面。
找主体,找类别,然后把找到的主体或类别作为核心词,围绕主体和类别,辅之以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
辑顺序,就基本可以搭建出答案的整体部分。
五、层次答题法
1、分层次:
时间层次: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产生、经过、结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法律类:立法、
普法、执法、司法;
空间层次:国际和国内、城市和乡村等
2、分领域:
1)对比类:内因和外因、主观和客观、自律和他律、宏观和微观、个体和集体、积极和消极、正面和反面
等;
2)并列类:工业和农业、自然和社会、动物和植物、心理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等。
六、总分结构
申论答题,一般要求每个得分要点都是“总分关系”的构成,即:“中心(词)句+解释句一+解释句二……”
的格式。申论的概括分析题、作题,无论哪种题型,正规的答题都是要遵循总分结构的。
具体而言,所谓总分结构,指一个答题得分点,是由“中心句(核心句、概括句)+细节句(阐释句、分析
句)”构成的。各级《政府工作报告》都是这种规则。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党委机关发都是遵照这个原则。如
果字数特别少的情况下,“中心句”也可以压缩为“中心词”。例如,在“儿童校车安全”这个主题方面,如果
一个得分要点的完整表述是“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由政府财政部门牵头,提供主要资金来源,并通过
社会集资、企业捐助、贷款等途径,多方面筹集专项资金,购买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特别定制的校车,保障接
送儿童的校车安全。”(作可用)经过压缩,可以表述为“从资金方面看,校车安全问题需要政府牵头,多方
筹集资金,定制和购买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车。”(概括题可用)
在阅卷过程中,阅卷者主要是通过观察、统计得分要点的数量和中心(核心、关键)词是否准确而进行规范
化评分。通过看分答题、考点转化来确定要点数量,通过主体、类别答题法来确定要点的准确性,并通过总分结
构清晰地凸显要点,从而获得高分。
上一篇:广东省考申论怎么报名的(广东公务员省考备考指南) 下一篇:广东省考申论搞笑视频素材(2020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之原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