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收在职研究生吗(不考研还能读研)
推荐文章
“中科大停招新传、法学学硕”
“天大、北科大更换专硕初试科目由二变一”
“2022考研落榜300多万人”
“2023考研预计报考人数突破520万人”
“教育部通告到2025年专硕招生占比扩大到23”
……
这样一件件新闻消息,预示着「未来在职研究生考研将越来越难」。
停招学硕、专硕全日制预示着向非全专硕倾斜。
专硕初试科目“由二变一”预示着对专硕初试更加严格。
专硕规模扩大预示着未来更多的应届毕业大学生分流,加剧在职人群的考研难度。
种种迹象表明,在职研究生自此以后愈加困难。可别小觑,潜移默化的“懒”最可怕,无形中遗失了很多机会,就像刚刚“MBA等专硕学费大涨价”一样,去年深圳大学MBA学费才19万,2023年变成了29万,比上一届师哥师姐多交了10万啊,亏不亏自己知道。
5月22日同等学力全国统考被延迟到了下半年举行,这无疑给了在职研究生们更多的选择和备考的时间,只要统考成绩达到60分合格线,论答辩通过,就可以坐等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下来了。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学习不辍,努力拼搏,读研的道路上,可不止考研一条路,免试申请的“同等学力申硕”也能让你圆梦!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心理学学科建设的高校之一,在上世纪50年代就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后于1985年建立了社会心理学教研室,招收社会心理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04年设立社会心理学的硕士和博士点;2009年6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为进一步提升学科竞争力,完善“主干的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布局,在理学院下成立心理学系,同年开始招收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2011年6月,心理学系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二级学科方向;2014年在中国语言学一级学科下自设心理语言学硕士点和博士点;2017年心理学系又获批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授予权。
1、课程安排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1
方法课
【】高级心理统计与测量
2
方法课
【】学术规范和论写作
3
方法课
【】高级心理统计和数据分析进阶
4
方法课
【】心理学研究方法
5
专业课
【】心理辅导与咨询专题
6
专业课
【】健康促进研究新进展
7
专业课
【】心理学实验技术应用专题
8
专业课
【】职业健康心理学新进展
9
专业课
【】人力资源管理新进展
10
专业课
【】人机交互
11
专业课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新进展
12
学科基础课
【】心理学进展
13
学科基础课
【】心理学理论流派
14
政治理论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15
政治理论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6
选修课
【】经济心理学专题
17
选修课
【】进化心理学
18
选修课
【】教育心理学新进展
19
第一外语课
【】语言基础
实际课程内容以学校培养方案为准
2、授课与学习方式
学制1.5年;根据疫情情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个月集中1~2个周末授课。
通过考试考核后,由我校继续教育处统一颁发《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培训结业证书》。
3、报名条件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大专以上学历(含大专学历)的具有在相关领域内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
上一篇:去读在职研究生的诱惑(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在职党站在了考研前线?) 下一篇:双学位与研究生(双学位和第二学士学位两者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