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与平行志愿的区别(高考志愿填报中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
推荐文章
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
志愿填报的模式分为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两种类型,普通理科实行的是平行志愿,提前批次和艺术类、体育类等特殊类别实行的是顺序志愿。顺序志愿的填报难度和录取风险大大高于平行志愿,在精准度上赋予其更高的要求。
一、平行志愿
我国自1977 年恢复高考40年来,志愿填报模式经历了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交替变换的过程。目前,我国各省市区普通理科采用的是平行志愿,提前批次和艺术类、体育类等特殊类别依然采用的是顺序志愿。
所谓平行志愿,就是一个录取批次可以同时填报多所院校,这些院校之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顺序上排第几,招录院校都必须视为第一志愿,不得有任何歧视或区别对待。事实上,招录院校根本不知道也无法知道考生究竟是第几志愿所报。
平行志愿具有四大特点:
1.录取风险大大降低。同时填报多个志愿院校,投档概率大为增加,从而使“滑档”风险大大降低。
2.不同省份或相同省份不同批次,平行志愿的院校填报个数具有差别。
3.平行志愿投档具有顺序性。即有多个志愿院校达到投档线时,并非全都投档,只能投档其中的1所院校,这就要按照志愿顺序,投最前面的那个院校。
4.平行志愿风险变小,但风险依然存在。比如,所有志愿都报高了,没有一个能够得上投档线的,那么必然要“滑档”。再比如,够了院校的投档线,但专业志愿报得太高了,6个专业志愿都达不到录取分数或虽达到专业录取分数但单科成绩、身体条件不合乎要求,如果再没有填报“服从专业调剂”,仍然会被退档。关于平行志愿的风险防范对策,后面还会专题论述。
二、顺序志愿
顺序志愿,就是填报志愿时,只能填报1所院校(专业志愿可以填报2 ~ 3个)的一种志愿填报模式。目前各省市区提前批次、艺术类、体育类的志愿填报仍然实行的是顺序志愿填报模式。
顺序志愿相对于平行志愿,有这样四个特点:
1.填报难度大。从众多招生院校中,要筛选出“这一个”, 需要综合分析、反复比较,精准判断。
2.录取风险大。因为只能填报一所院校,没有退路,不像平行志愿,可以“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既不能“冲”,也难以“稳”,“保”也拿捏不准,很容易失误,而一旦失误,只能等征集志愿了。
3.填报的技术性要求高。因为顺序志愿填报的难度大、风险高,对我们志愿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要求我们目标定位高度精准,防止“报低了吃亏,报高了掉档”。
4.征集志愿的机会多。平行志愿录取率一般能达到80%,如果多轮投档还会更高。顺序志愿录取率最多能达到60%,其余依靠征集补录完成招生计划。所以,顺序志愿除军事、公安类院校外,像艺术类一般会有两次、甚至三次征集志愿的机会。
未完待续......
上一篇:高考志愿与分数(高考志愿十大关系分数与专业的关系) 下一篇:高考志愿与录取(读懂投档和录取规则才是冲击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