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业道德是指(公务员的职业道德)
推荐文章
⒈官,旧称担任国家或政府职务的人员,现指国家干部或领导者,统称为公务员。就其“官”本源而言,人无天生就是官者,官于民,官原来是民,官是由普遍民众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官的。就其本性而言,因为于民,应该一心一意为民办事,为民办事也是为自身办事,如不为民办事,就是忘本。因此为官者,首先要具备一心一意为民办事的良好思想品德,二是要具备为民办事的领导能力,两者必须兼具。否则,就不称职为官。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原始部落首领以来,不同社会制度、形态就逐步有了对领导者的道德要求。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对官者的诸多要求。诸如:在思想品德方面,为官当先做人,要仁而有德;在修身方面要淡泊清静,廉洁自守;在爱民方面,官以民为本,为民,如同为之父母;在尽责方面,要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恪职尽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齐家方面,当以身作则,切不可因亲乱情,因情乱法。等等。国家机关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做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种干部职业道德所反映的是在社会中,各级干部在处理公与私、得与失的关系时所坚持的宗旨,它同其他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一样,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
⒉干部的地位与作用。官,出自于民。人,一旦成为官吏(干部),就享有了一定地位,掌握了一定权力,或在一个地域,或在一个单位、部门,或在一个行业,或在某些事项上成为权力的掌管者。官位不等,权力有别。用这种权力为民办事,会给人民带来幸福,促进社会的发展,得到人民的拥护。用这种权力为已谋利,成为贪官、赃官,会给人民造成痛苦,会失去民心,走向人民反面,一个国家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国家政权的稳固。
⒊古人云:官以民为本。官,舟也,民,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官以亲民为要,《菜根谭》中曰: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为民官,如同为之父母。不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当干部必须坚持的宗旨是:执政为民。履行的职责是:全心为民,当好人民公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决摒除做官当老爷的思想,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用来为自己谋私利,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亲民爱民,做到心里装着民众,凡事想着民众,一切为了民众,始终把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人民谋取福祉。
⒋凡为官者,就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人民安居乐业,保一方平安作为自己的任期奋斗目标。为官者要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把帮助人民改变生存环境,改变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使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和奋斗目标。
上一篇:公务员考遴选(公务员遴选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公务员职级实行什么制(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职务职级并行是怎么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