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考信息 > 国考的书能用于省考吗(买了国考教材还需要买湖北省考教材吗?) 国考的书能用于省考吗(买了国考教材还需要买湖北省考教材吗?)

国考的书能用于省考吗(买了国考教材还需要买湖北省考教材吗?)

  |  国考信息


  有没有一种可能,它是通用的...但前提是选对教材。

  我是国考上岸的,不过我也吃了这个亏,我备考的时候也是想着做两手准备,如果国考没上岸的话,趁着有基础的时候直接湖北省考,反正总得上岸一个,所以在国考还没考的时候,我就买了湖北省考的教材。

  我,第一次觉得,我是个大怨种。不说一模一样吧,起码是差不多一样,我对比之后发现如果真的想买,只买所在省份的真题卷看看就可以了,这个会有所不一样,不过从难度上来说,真的不如国考。

  也可能是我在国考的时候,用的教辅啥的通用性真的很高吧,国考能用湖北省考的话也能继续用,然后我就想着还是好好复习国考吧,如果实在国考没上岸的话,以这个基础上岸湖北省考应该没什么问题,湖北省考材料就挂咸鱼了,到现在都没人买,气死!

  但是我个人建议啊,还是要尽量国考上岸,因为真的很香,我国考上岸之后对比我那些直接考湖北省考的朋友,我直接优越感拉满,最直观的就是薪资和福利待遇,真的不知道比湖北省考高到哪里去了!

  不过说到选的教辅啥的,保险起见我把我用过的教辅和使用感啥的还有我对申论和行测一些写题方法的总结分享一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能给准备做两手准备,但是毫无头绪的小伙伴们一点中肯的参考价值。

  目录:

  一、申论选什么教辅

  二、申论的题型及解题技巧

  三、行测选什么教辅

  四、行测申论的题型及解题技巧

  快快快,搬好小板凳,公考小课堂开课啦!

  一、申论选什么教辅

  1.教材是申论的规矩

  这个我是最开始备考的时候用来入门打基础用的,排版上很清晰,内容上也很全面,这一个教材就能把让我对申论的内容和题型有个基本的了解,还有一些练习题会夹杂在理论知识里,能更直观的对题型做到心里有数。

  2. 基础课用的是李梦圆老师的课

  梦圆老师的课可以说是市面上申论基础课的性价比天花板,非常的通俗易懂,不会真的有人听这个还会有听不懂的情况吧?不过也没关系,没听懂的可以及时问,在公屏里跟老师互动,老师都会很耐心的解答。

  3. 拔高课里汤可特训七套卷

  申论提分不难,但是很吃方法,能不能大幅拉开分数的差距就看是不是会系统的解题方法,这个肯定是需要训练才能达到的,这方面汤可是必备的。我全程都是跟着汤可练的,老师就是针对这个系统答题这个痛点去解决问题,认真跟着练习,掌握好挖掘材料的方法,还有总结答案的技巧等等,申论拿高分就很轻松了。

  4. 写真题用历年真题精讲

  因为不管老师讲的再好,不去练习都是白搭,真题精讲它的优势就在于很贴近有可参考价值,所以一定要认真写,写完的卷子要进行分析总结,这个别嫌麻烦,因为理解一道题比写一道题的效果好得多。

  这些就是我在备考的时候用到的一些教辅,现在跟大家讲一下我总结的个人觉得比较好用的写题方法。

  二、申论的题型及解题技巧

  题型1:归纳概括

  做题时先看问题,在资料中把问题提到的所有内容都圈出来,要圈的一般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关键词;第二种是以口语化形式出现的内容,是不能直接抄的,要讲口语化内容转化成书面化语言呈现在卷面上。

  题型2:综合分析

  这一部分不怎么需要积累,考的就是技巧。

  (1)解释一句话的含义

  做题技巧就是总分总,总就是解释这句话的含义,有的在中直接就有,抄上去就行;有的时候中没给现成的,就需要自己理解之后再总结写上去。

  分是分析过程,从原因/影响/意义/作用这些方面抄,中有哪个你抄哪个就行了,如果中只有原因和作用,就只抄原因和作用,别把相同类别的抄到一起。

  最后一个总是总结,中有现成的直接抄,没有就自己编一句合理的总结。

  (2)是针对章的情况问你什么看法

  看法:同意、反对、中立论证

  虽然问的是看法,但此看法非彼看法,虽问看法实则是问对章的态度,套路还是总分总,除了第一步变成回答看法以外,其他的跟解释一句话的含义的做法完全相同。

  题型3:提出措施

  还是带着问题去给出的材料中找答案,圈出关键词,在中找答题区,在措施题里找答题区有三种。

  第一种:直接给措施的,直接照抄。

  第二种:出现很多负面问题,需要反推出措施。例如:没有路灯,基础设施不完善,那么形成答案的时候直接把没有的部分变成有就可以了。

  第三种:出现大白话的部分,不能直接反推,那就需要用书面化语言翻译一下了。

  题型4:公写作

  也叫小作,字数500字左右,对于提分非常关键。

  做题方法:还是得会抄,尽量运用写作模板,在有模板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因为现在的申论考试很排斥完全的模板化,然后按照要求去中找相应的段落摘抄理解就可以了。

  题型5:大作

  写作方法在于精而不在于多,重要的是去把握段落句子之间的逻辑。

  (1)大作开头

  直接亮明观点,在阅读材料的时候找到中心立意,开头点出,后边就围绕观点去论述就可以了。

  如果是什么背景介绍的话,根据材料给出的信息,说出这个问题背景,可以用排比的手法或者一些名人名言啥的作为开头,给章增加亮点,但是如果想不到合适的警句,千万别硬写。

  (2)大作分论点

  ①例证法:分论点十事实论据(人物、现象、数据、政策等)十分析+落实分论点。

  大致的思路就是,总结分论点,然后举一些相同的例子去讲解,将事例逐一分析清楚,最后再结合论点做总结。

  ②理证法:分论点+道理分析+分析十落实分论点。

  结合材料去论证,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信息,进行概括,和论点结合起来去分析,最后做总结,换句话说,就是从材料中找信息,然后转化成自己的思维,用另一种形式去抄材料。

  (3)大作结尾

  很简单,就是升华主题。大作的结尾就是整篇章的总结,可以从材料中找了一些比较直观的内容,简单概括作为引入,然后再用一些名句或者结合章的开头,做到首尾呼应,升华一下观点就可以了。

  说完了申论就该说行测了。

  三、行测选什么教辅

  1.教材可以用模块宝典

  五个模块五本书,每本书都恰到好处,就是怎么说呢,刚刚好能抓住我能理解的那个点,包括公认比较难的数量关系,虽然我数学挺差但是在只看教材的时候,一些简单的题也是能看懂的。

  2. 视频课用粉笔系统班

  其实在看教材的时候一部分东西是能完全理解的,但是因为字确实很枯燥,记得也不是很牢,所以还有一部分就需要视频课来达到加深印象,老师能把很枯燥的一些内容讲的生动有趣,在帮助理解和加深印象说真的很好用。

  3. 练习题写行测必做习题集

  行测跟申论不同的地方就是行测需要刷题,而申论需要拔高,所以就根据不同的性质去做复习,这套题对于难度的拿捏我觉得是很厉害的,因为不管是国考还是湖北省考,都不简单,但是也不会太难,这套题用来奠定做题基础就是刚刚好。

  4.真题再练历年真题精解就可以了

  写完习题,有了固定的手感之后再写真题,效果会更好,写真题的时候就要做错题归纳了,可以准备一个大一点的笔记本,把错的题都归纳在这个本上,到最后冲刺的时候除了必要的保持写题手感之外其他时间就看错题本就可以了。

  四、行测申论的题型及解题技巧

  行测是有做题顺序的,大部分人的行测是做不完的,一定不要纠结某道题,整体顺序建议:常识--言语--资料--判断--数量关系。

  但不完全适合所有人,所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要保证在两个小时之内尽量多的完成题目,拿到分价比较高部分的分数。

  1、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的重要性最高,常见的考题类型有章阅读、片段阅读、选词填空这些,这部分的内容与其他行测题型完全不同,主要就是考察对的语言字的理解能力和捕捉能力,没有什么技巧可言,主要就是通过刷题去积累。

  2、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比较常见的题型是图形推理,所谓图推虐我千百遍,我待图推如初恋。图形推理的做题方法主要一般就是堆成、旋转、数量等等,多刷点题见得图形多了,就发现其实这种题也没那么难,基本一眼就能看出需要哪种方法去做了。

  3、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先把常用公式都记牢,看到题目的第一步就是先把数据前面的有效关键词都圈起来,然后在根据题目去寻找需要的数据,最后把数据代入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了,这种题目不难,但是特别耗时间,一定要多刷题熟练掌握做题技巧。

  4、常识判断和数量关系

  常识部分的重要性比较低,主要是太杂,根本不知道它会考啥,想要拿高分还挺难的,所以尽量保证自己能拿到基础分就可以了,切莫强求。

  数量关系确实比较难,想要靠计算拿到高分,不但需要大量的练习,还要占用很多考试的时间,但也别全部放弃,能保证拿到比较简单的题的分数足够了。

  行了行了大概就这些了,可算讲完了,参考着看看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希望真的能帮到你们一些,也不枉我累死累活扣这么多字T-T.

  #资料#


上一篇:国考的书省考能用吗(国考省考能听一样的课吗?)

下一篇:国考的全名(国考和省考有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