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国考好吗(国考真的很难考吗?)
推荐文章
别人是别人的感受,没考上当然会觉得难了,实际上一次通过的人还真不少。
放弃就是错过机会,与其直接放弃,还不如抱着决心拼一吧。不管结果如何肯定不会后悔,特别是应届生们有时间有精力,一定要参加国考。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就是应届参加的国考,全职备考三个月,行测83、申论78,一次成功上岸。
只能说想的越多就会越觉得难,在加上之前没有接触过考公,下意识的就会觉得苦难,只能说恐惧的知识恐惧本身。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想那么多,直接干就完事了,也不要觉得没有信心,比你菜的人多得是。
你凭什么没有自信心,给我支棱起来,不要挡住自己迈向前途一片光明的前进步伐。
我自己在备考中总结了不少的备考方法,今天就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到焦虑和没信心的姐妹们。
话不多说,上干货。
一、选岗要谨慎
首先要知道,选岗是报名的时候就需要确定的,所以前期一定要做好选岗的功课。考公不是说考高分就可以上岸了,而是看岗位的招录比。想要轻松上岸,选岗就是最快的捷径。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限制,要结合着自己的专业、学历、户籍、面貌这些进行筛选,你选的条件越多,竞争压力就会越小,上岸的几率就会越大。
还需要考虑的就是地区的问题,我建议最好是留在家乡,因为考公姐基本上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在外地,到时候想回来就没有那么容易,除了遴选或着是辞职,而且遴选也不一定有本地的岗位。如果想去外省尽量不要选择乡镇。
二、上岸必备工具
1、粉笔:粉笔app是我备考期间经常用到的刷题软件,国考肯定是要不断的刷题的,我只要用它来找真题的答案和刷题库。上面的题库是真的很丰富,睡觉前躺在床上我就会刷一部分题,检验自己的正确率,看错题分析,好用又方便。
2、公考雷达:关于考试的报名时间,准考证的打印,笔试成绩的查询都可以在这上面查询到,还是挺方便的。
3、人民日报:自从考公下载了之后我就一直没卸载过,现在也养成了看新闻的习惯,人民日报app我在备考期间每天都会看的,上面的热点新闻很全,而且时政热评中也有很多好文章,遇到好的文章框架我就会积累下来,多看对我的写作有很大的提升。
三、选择什么资料
华图模块宝典
行测的备考资料我用的是华图的模块宝典,例题啥的都有,而且知识点也比较全,都是很基础的内容,看的时候会很轻松,很适合刚接触公考的小白,看的时候我会重点看例题,教材只是网课的辅助工具,不需要全部都看,看一些基础的题做个来了解就够了。
粉笔申论的规矩
申论的规矩是真的很好用,不得不说粉笔家的教材除了贵点其他方面都挺好的,质量也很好。看了看例题确实讲的很有实操性,重点内容也很突出,看的最多的还是后面的范文和框架,和行测一样更多的是了解了考试内容。
潘铭国考课
教材只是开胃菜,重点还是要刷网课来学习解题的方法。我在备考国考的时候,首选就是潘铭国考课,行测和申论两科讲的都特别到位。想要快速掌握解题技巧是一定不能错过潘铭的。听完之后我就能清楚的知道每个技巧的用法。做题的时候用上老师讲的方法技巧,答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就能提上来了。
中公的决战5000题
接着就是练习题了,中公的决战5000题是公考必备,里面都是历年的各省市的真题,而且都是按模块划分的,听哪一课就可以练哪一个模块对应的题,这样搭配起来学习的效率就会更高。而且答案解析很详细,分析错题的时候很好用。
四、备考计划
我总共是用了三个月来备考的,分阶段进行的。
第一阶段:(45天)
资料:华图和粉笔的教材
网课:潘铭国考课
这个阶段重点就是打基础,看视频之前我会花时间去看几天的教材,把大体的框架先捋顺,看完框架我会看各个题型的知识点总结和例题的讲解,这样就能快速的了解考试内容,不至于在刷网课的时候掌握不住节奏。
看教材总共花了两周的时间,虽然熟悉了题型的基础知识但是行测没有技巧是不行的,我是听潘铭来学习的做题技巧知识,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会结合着不同的题型来讲相关的做题技巧和步骤,像是数量题的赋值法、十字交叉法,资料分析题的估算法,用起来都很方便,听懂潘铭讲的再去上手做题,我两三步就能做对。
申论这块,老师重点会讲解题的思路,他讲课很有逻辑,听完我脑子里就会建立一个明确的答题思路。讲小题的时候老师会先让我审题,然后再梳理材料,教我利用知识点来抠材料,听完潘铭,我会按照他的解题步骤来做题,把解题的方法掌握住之后,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做题完全没再怕的。
第二阶段:(30天)
资料:中公决战5000题
学完技巧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练习了,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就是刷题。刷题的时候就很容易找出自己的薄弱模块和强项模块。记得当时刷题还是挺疯狂的,每个题型的题每天我都会穿插着刷,就是为了防止忘记,大量的刷题就是会快速的掌握知识点,记得当时看到题目,就马上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做题了。
记得刚开始做题的时候,在言语题上我总是别的题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做完,特别是选词填空,犹犹豫豫的,这样可不行,行测的时间就相当于是分数,不能让言语拖后腿,之后我会每天多刷两道题,每次对答案的时候我会把自己不熟悉的词语都积累下来,课下差词义,长期积累现在看到题目光凭语感就能选出答案。
第三阶段:(15天)
资料:华图历年真题卷
这个阶段就是最后的冲刺阶段了,这两周尤其重要,一定要好好把握住,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和答题方式,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性价比低或者是没有意义的模块上,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利用好。
在模拟考试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去图书馆就是为了给自己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方式自己不专心,我会在桌子旁边放一块表,养成看时间的好习惯,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
上午我会模拟行测,下午模拟申论。做完卷子先对答案,给自己打分数,当天的试卷我就当天总结,不积攒,把错题总结完之后们,晚上在回顾一下当天的试卷,回顾总结的知识点。
五、行测学什么?
1、资料分析:公式是一定要背住的,而且资分是很容易跳坑的,特别是增长率和增长量之间的公式很容易混淆的,背公式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做这类题的我会先快速判断题型找数据,然后再带入公式计算。
2、数量关系:千万不要放弃,这是最能让行测拉开差距的模块,我当初听学长学姐说这部分内容是最难的,差点也要放弃,自己复习的时候其实不是那回事,难题放弃就放弃了,但是工程问题,几乎问题,统筹问题是一定要掌握住的。
3、常识判断:这个就随缘了,利用零碎的时间备考就可以了,不需要单独花费太长时间来复习常识,可以把自己熟悉的常识背一背,但是短时间内想要复习到位是基本不可能的,会的就写上,不会的就是不会。
4、言语表达:我的复习方法更多的是积累和练习,这部分我提升的是最慢的,但是大量的刷题,我发现它还是有技巧的,我读题的时候就把边读变化,找关键词,还有文中的主题词和关联词,这样就很容易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5、判断推理:它的题型比较多,每个题型我都是跟着潘铭学习解题的技巧的,像是图形推理算是比较简单的,平时做题的时候我会把根据题型的特征很找规律,其实规律并不多,把每一个类型的规律掌握住了,相似的题就不在话下了。
六、申论备考经验?
1、写作技巧:写作包括公文和大作文,公文最重要的就是格式,一定要跟着潘铭把老师总结的公文标准格式都记下来,防止考试的视乎出现明显错误。大作文我一般都是按照总分总的框架来写的,写之前会在草稿上先列一遍框架。
2、多练小题:小题是申论的重点,不要觉得申论不用刷题,一定要把每一个小题的都弄明白,每一道题我都会仔细分析,扣细节,知道把它弄懂吃透,一有时间就复盘。
----------------------分割线------------------
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听太多的声音,勇敢尝试。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加油~
上一篇:考国考公务员需要看资料(考公务员需要档案吗) 下一篇:考国考必须全日制吗(全日制本科才有资格考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