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备考(备考公务员)
假如,因为各种原因,以上几次机会都没有上岸,那就得仔细规划下未来了。
1 坚持再一次考公
建议这个是首选。因为,你还有一次利用特殊身份的机会。
《招录职位表》中的“限应届毕业生报考”:如果毕业后,你的在离校择业期2年内还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院校、或保留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或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仍然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如果你不甘心,还想努力一把,那就沉下心来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抓住这次机会。
2 转战事业编
如果经历过公考的千军万马的拼搏后,你想转战第二战场也可以,那就是省考之后的各级事业编招录。
但是,事业编的竞争也不小,很多知识也是需要重新学习的。
付出与收获肯定是成正比的。
相对而言,考公的优势明显要多于、大于事业编,所以,付出的努力肯定也比事业编的大很多。
反言之,如果自己感觉再努力也无法突破自己了,那趁早转战事业编也不失一个明智之举。
毕竟,在体制内,年龄有时候也是一项优势的。
当然,也不一定事业编就比行政编的逊色。省直、市直的事业编不一定就比县直、乡镇的行政编差。
需要注意的情况是:大多数人都想着先考进事业编,同时备考公考,在服务期到了后,再去考公。这个想法一般是难以实现的。一来,人都是有惰性的,事业编相对来说,也很稳定的,习惯于安逸稳定的生活了,再去捡起书本奋斗,需要很大的勇气;二来,年轻人干劲足,很容易得到领导的认可和赏识,这时候,你说要考公,就算领导会答应,自己也会顾忌“万一我没考上。回来了,领导以后会怎么对我啊?”
3 坚持长期考公
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立志成“公”,这也无可厚非。
但是兼顾实际情况,这样的考生,我更多的建议是先找一份工作去做着,同时工作之余备考。
也有些家长问我,说这次考试失利,想让孩子在家全心备考。我一般都先问的孩子的自律情况。一个人能够每天合理的去学习、运动和生活,坚持三五天都没问题,坚持十天二十天就有难度了,要坚持一年下来,这绝对是对考生自律的一种严格考验。
所以,与其如此,不如让孩子先找个工作上着。生活充实起来才有干劲儿。但是,工作最好是比较清闲的,
现在各级政府都又在招一些公益岗之类的岗位。这样的工作,虽然待遇不是太高,但是,最起码能够有正常的上班下班时间和正常节假日,这些时间能够充分利用起来,也是了不得的。更何况,在这类单位上班,还有两个好处:一是,天天和件报告见面,利于申论写作;二是,接触体制内的人和事,利于第二个环节的面试素材、经验等积累。
4打好备考持久战
如果你是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能看到这里,说明你真的关注考公,或者说对考公感兴趣了。
那么,再次提醒一下:一定要提前备考,能在刚毕业就上岸,对于自己、对于家人,那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长期的备考,不只对自己是一种长期的煎熬,更是让家人时时挂在心上的过不去的坎儿。
言归正传。准备长期备考的考生,给出以下建议:
一方面,要全面、深入、客观的分析自己优劣:
通过做题,要阶段性的进行总结,知道自己的强项是哪里,短板不足是哪里,以此指导平时在做题过程中有所侧重。强项模块的分必须拿住不能丢,短板的经过练习尽量多拿分。
当然,不要奢望自己不丢分,那么多模块,总有自己不擅长的,具体还是要看时间。如果时间充足,就抽出一部分时间专门攻克下不擅长的模块也是可以的。
尤其是行测题型,考察的是一种技巧,而不是基本的计算能力,所以,要的是总结捷径,而不是按照初中高中的思维方式按部就班。
申论,一定要注重积累,注重对自己的日常熏陶。就像单位去年来的一位小女孩,每逢写材料,都是我写一份,她也写一份。有批过来的件,我看完总会让她也看一遍。长而久之,今年的省考申论写作,比去年刚毕业时候的42分提升了34分。
另一方面,要做好计划:
根据时间做好计划,这样越是临近考试才会越不慌。
可以把各个模块的单项练习占据绝大多数时间,从难到易进行排列,依次攻克。
阶段性的进行全真模拟自测,比如每周一次,每半月一次,都行。
分数没变化,说明努力还不够,接下来就要加把劲了。
分数有提升,说明努力见效果,加下来就要更加努力节省时间多刷题了。
最重要的,是坚持
要知道,你在作为社会人身份参考,也有很多社会人在参考。
你现在别他们更大的优势在于:你没有那么多的牵绊和杂事,你只需要安心学习,其他什么事情你都可以不考虑。现在就算自己不工作,家里也能养着你吃喝。但是,社会人呢,很多都结婚有孩子了,家里买车买房了,不工作不行,甚至不努力工作都不行。所以,他们相对来说,能够用来学习的时间更少。
但是,要比较上岸的渴望程度来说,这恰恰是刚毕业的学生的短板。要知道,这些有家有业的人备考,那种学习的压力和动力,绝不只是为了考上,更是当前生活状态的一种大翻转。所以,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一定要有压力,一定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除非自己中断放弃了考公,否则,自己在错过了应届生这个黄金机会后,又会错过最佳的备考时期。在后期,也会被更多的因素拖累,那时候才是真正的“负重前行”。
5 可以尝试去参加其他省的公务员招录考试
自己学习的模拟,远不如真正考试的结果更有说服力。
再逼真的模拟题,也不如真正的省考题目更有水平。
虽然每个省份有差异,但是整体是差不多的。
看一看自己所占的水平,也许自己更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再说了,真的是别省的省市级别岗位,就算考过去又怎么样?好男儿志在四方嘛
上一篇:省考基层工作经验(省考想考个好成绩) 下一篇:省考备考(山西省省考有什么备考建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