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公务员满分(省考公务员人民警察一般多少分上岸-)
推荐文章
每个省省考的考试时间和录取分数线都不同,如果想了解的话,可以看一看历年的录取分数。
申论占比30%,行测占比40%,公安专业科目占比30%。
体能测试是需要三项都达标,但凡有一项不达标,就视为不合格。
面试主要是采取结构化面试方法,目的是为了考察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合作的意识和技巧以及求职动机等。
在面试前注意好自己的着装,最好是深颜色的衣服,简约一些,不要给人太过花里胡哨的感觉。
面试前,相同职位的考生会在一组,手机会上交,然后由工作人员统一带到面试室,然后抽取面试序号,随后就在待候室等待自己的序号。
面试后,会回到候分室。在半个小时过后会出来自己的面试成绩,不过这时候可以看一看序号前几名的面试成绩。
如果成绩理想,皆大欢喜,如果不理想,我可以借你一包纸巾。
我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希望能对你们有帮助↓
1、 相关背景
我是20届的考生,笔试综合成绩78.6,面试成绩83.5,人生初试省考公务员招警。
在备考期间有过很多成功的尝试,也踩过很多的雷。结合到了很多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我备考的重点科目就是行测和公安专业科目,申论的提升效果慢,而且效果不明显,不能很好的反馈给我学习成效,就好比打游戏没有加载进度条,只能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有在向前进更何况行测和公安专业科目大多数都是选择题,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做题的熟练度有很大的关系。
我给大家的经验就是:在备考的时候了解每个科目的的模块内容是什么,各种题型应该怎样做,以及做题的技巧或思路。掌握好这三个方面,再去做题,事半功倍。
我备考的时间安排的很明确,所以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的时间安排,来对个人有个合理的规划。
我把每个科目都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打基础,中期巩固+提升,后期刷题冲刺!
二、备考所需
1. 资料
?公安专业科目
警考通+中公公专历年真题精选
?行测
华图模块宝典+粉笔行测5000题
?申论
申论的规矩+人民时评+决战申论100题
2. 网课
曹野公安实战课(必备)
? 粉笔app贯穿全科目
2、 备考历程
?公安专业科目
备考前我们掌握总的内容,公专内容分为: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公安基础知识和业务能力。
? 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主要是考察我们对政治和职业的认知水平,这点不用担心,没在怕的。
? 法律知识是很多同学的难题,主要考察我们对警察所需掌握的法律知识水平,这点对于很多没有真正接触过法律的同学很是头疼,尤其是里面刑法、宪法和民法的概念,晦涩难懂。
? 公安基础知识主要是考察我们对公安的工作、建设、根本原则、未来规划等等,这些方面的认知,只要有一定的理解就好。
? 业务能力主要考察我们的工作能力、面对群众的能力、应急能力等等,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
前期(10天)重点是记忆知识点
由于我高中是科生,所以看那些密密麻麻的书还是可以接受的,刚开始是先看的警考通,这本书里面的知识点分布的很全面,是按照以上内容进行划分,知识点的讲解也很详细,旁边还有一些关于知识点的速记技巧,我在学习的时候,会将知识点和速记技巧一起看,因为我觉的这样记起来会更好记,而且记忆速度也会很快。在将知识点都记好了之后,就做一做后面的例题和粉笔app上的真题,做的时候我主要是看一看我这一章节有学到多少内容,对自己所学的程度有个了解,同时也熟悉熟悉公专的出题方式。当我将这本书都学完之后,就开始了下一阶段。
中期(15天)重点是理解知识点
在将基础打好之后我就开始看曹野公安实战课了,这么跟你说吧,我当时公专能考这么高就是跟紧老曹的讲课节奏,把知识点全部吃透!
我在听他讲课的时候出奇的不会困,他讲的方式贼有意思,都是用以往的真实案例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我在听的时候会做好笔记,将他所讲到的重点和难点都记下来(他都有标记),反复看这一点。对于法律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老曹会将他们进行详细讲解,同样也是根据案例进行讲解,后来看完了觉得法律的概念无非是比较官方,弯子比较多,听老曹一讲,很快就理解其中的含义,背记也特别快。一刷过后,我就已经将我所学到的知识点都给理解透彻了,再次在粉笔上面做题,正确率比之前高了不少。
后期(10天)刷题!
将曹野看完,知识点都理解过后,就开始刷题!无论是哪个科目都是少不了要刷题的,目的就是提升自己的速度和正确率。我在刷中公公专历年真题的时候会将那些错题和不会做的题都做好标记,做题要么是撕下来,要么是记在错题本上面,将他们收集起来,等到最后将他们再做一遍,不会做的题我就再去看一看警考通和曹野,将它所出的知识点重新理解一遍,将他们做出来。
?行测
备考前我们掌握总的内容,行测内容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
? 常识判断:顾名思义,考察的是我们日常的积累,这个模块的内容没有什么重点学习的对象,内容很分散,只需要平时多看一看关于政治、历史、地理、生态、社会、国家等等,这些方面的内容就好。
? 言语理解:主要是考察我们对资料以及词语的理解程度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模块需要勤联系,提升自己的语感,灵活使用套路,比如:归纳法、概括法、关联法、段落分析等等,并不需要将材料都读完。
? 数量关系:这点一看就是和数学有关的,在学习时先了解基本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多多练习,会其中几种题型就好。
? 判断推理:主要题型有:图形、类比、逻辑、定义。在学习的时候注意找到做题的规律,根据自己的客观分析找出答案,掌握一些公式就好。
? 资料分析:这部分主要就一个字,快!快速阅读资料,边读边画,将里面的重点都划出来,快速的列出公式,然后快速估算,别计算,太浪费时间,直接估算就好,比如使用:尾数法、首位法。
前期(20天)重点了解知识点
华图模块宝典这系列的书每个模块的知识点都划分的很详细,很全面,每个小节后面都有知识点例题,在学习过知识点后就将后面的例题做一做,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而且我在学习的时候都是区分模块学习的,不会将其他模块混合在一起学习,因为我觉的行测五大模块的知识点都很庞大,如果混在一起学习效率并不会太高,很容易将知识点都记混,得不偿失,而且区分模块学习,一旦用到某个模块的知识,很快就可以记起来。再将几本书都过一遍之后就开始做题。
中期(10天) 重点掌握各种题型
这阶段主要是在粉笔app上面做真题,粉笔里面的真题都是很有保障的,真题的数量也是很多,做起题来很方便,还有错题本,不过就是记忆性不会那么强。我在做题的时候先是不管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的,因为我知道我现在的水平,错题多是很正常的,我的目的主要就是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做的慢了也没有关系,正确率会随着我的做题数量一步一步上升。当粉笔上的题都做完了之后,我对各种题型的掌握程度会很深,然后就是看错题本,将那些错题给学会,等到这些都做完了之后,就开始刷题!
后期(10天) 刷题!
别的没什么说的了,就是刷题!行测最需要的就是刷题!不刷题是得不到行测的!行测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的数量有135题,虽说都是选择题,但是平均做一道题一分钟都不到,身为公务员的考试,这些题可是不简单啊,所以我们更要锻炼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这两点缺一不可,而提高这些的方法就是大量的刷题。
我在刷粉笔行测5000题时,会准备一个新的错题本和笔记本,在做题的时候将错题和不会做的题记在上面,根据后面的答案解析将解题思路记在笔记本上面,这些是等到做完之后进行复盘。
?申论
备考前我们掌握总的内容,申论内容分为:归纳概括、对策建议、综合分析、贯彻执行和章写作。
? 归纳概括:主要是找到材料中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总结概括,在写的时候最好使用总分的格式,语言简洁一些就好。
? 对策建议:我感觉是跟归纳概括差不多,都是在原材料当中找到某一问题。还有针对某一问题提出建议需不需要写,这种情况就看材料当中有没有将问题说明白,明白就不用写,不明白就写。
? 综合分析: 他无非就是根据给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我觉得更像是前两种的结合体,分析概括总结。
? 贯彻执行:又称公写作,主要注意的就是格式,不同的体有不同的格式,根据题干要求来写。要有逻辑性,有条理性,语言简洁,观点明确。
? 章写作:主要是让大家在社会管理者的角度根据给定的材料和要求,写出一篇议论。我觉的这就是前面几种素考察的内容总和。
前期(15天) 重点了解申论知识点
在开始的时候我先看的申论的规矩,里面的内容有很多,大多数都是往年例题,我在学习时会将里面的例题都做一做,即使不太会做,但也是对申论的了解,熟悉熟悉各种题型,在学的时候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写在笔记本上面,直到将书学完,然后翻一番笔记,看一看自己的解题思路从开始到结束有何变化,然后再进行优化。
中期(5天) 重点积累素材
看人民时评或者是时政新闻,主要是为了章写作做准备。人民时评是人民日报的分支,里面的内容都是最近一年所发生的事件,下面还有各中章,我在看的时候会看他们是如何根据材料找出中心点进行议论,了解标题与材料,开头与结尾,以及章内容的结构、逻辑性和条理性,然后再做一做申论的规矩中的大作例题,我刚开始在做的时候会很慢,但是随着学习进程的提升,时间会逐步缩小,对章的写作也会越来越熟练。
后期(15天) 刷题
申论的刷题进程是比较慢的,因为他的题型和其他两科是不一样的,都是些概述题,比较麻烦,我刚开始的时候是先将粉笔app上面的题都做完,在做的时候会准备好草稿纸,先将第一版答案写在上面,然后对答案进行优化,这个过程虽然比较缓慢,但是很锻炼自己的解题思维。
然后就是刷决战申论100题了,在做的时候就不需要草稿纸了,就直接将自己的第一版答案写上去,然后对一对后面的答案解析,看一看自己与答案差别大不大,如果接近答案的话就没什么问题,差的多的话就分析一下,学习学习。然后就是章写作,仿写别的章,将材料和要求代入到里面,先按照他们的框架来写,等到有了自己的框架时,就该独立思考了。
3、 总结一下
备考的过程是很缓慢的,我说的这些只是我个人的大概备考时间,具体到几天需要看个人的学习进度,但是不建议将时间线拉的太长,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这些都是仅供参考,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上一篇:省考公务员深圳岗位(公务员有哪些优势符合什么条件能入职) 下一篇:省考公务员的面试比例(公务员面试翻盘逆袭的概率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