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省考信息 > 湖北省考有几个岗位(湖北公务员好考吗?) 湖北省考有几个岗位(湖北公务员好考吗?)

湖北省考有几个岗位(湖北公务员好考吗?)

  |  省考信息


  湖北公务员好考不好,这问题还用问吗?如果好考早就被挤爆了!

  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想要上岸都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不可否认,现在公考是越来越难了,报考人数是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就是上岸难度的增加。

  我最后是以行测71.9、申论73.5,总分145.4的成绩上岸的,没有什么别的,就是靠着正确的方法和日复一日的坚持。

  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具体是怎么备考的吧,全都是直接实用的提分方法,对你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给我一个赞呀~

  一、常见的选岗误区

  误区一:不管什么职位只要考上就好

  很多人考公是因为当下社会就业压力大,把公务员当做救命稻草,其实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不对的。因此很多人为了考上就稀里糊涂报了比较好上岸的职位,被录取后发现离家太远、工作太累等诸多问题。提醒大家,在选报职位的时候慎重考虑,不要为了上岸而上岸,要理性对待,不能盲目进行选择。

  误区二:随波逐流,跟着报“三不限”

  “三不限”都是神仙打架,不建议大家跟风报名,除非你是真的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根据往年的经验,热门职位都对专业、学历和基层工作经验方面要求较低得到,所以才会有很多人报名。在报名前要对自我进行全方位的定位,考虑清楚自身情况,对症下药。选得好不如报得好!不能盲目跟从,更不能随便报个名就去考试了。

  误区三:有经验的社会打工人要比应届生优势大

  也有不少人会认为打工人有了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要比应届生在录取上有更大的优势。其实这个想法也不全对。往往政策在应届生上倾斜得会更多一些。

  其实无论报考哪个岗位,尽力提高自身的公考实力才是最关键的!

  二、报班还是自学?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如果你学习能力比较一般、对公考也没什么经验,又想尽快上岸的话,那还是比较建议报班的,因为自学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的,还是得看个人的具体情况。

  我刚开始备考的时候就是自学的,结果事实证明,自学这种方式确实是不适合我,那分数真是惨不忍睹,所以我就毅然决然报了班。

  为了挑到合适的,我把各个机构的试听课都听了个遍,多方比较后选了闪能公考的定制特训课。主要还是因为课程牛b,讲的都是实用的干货,而且全程都是以让我考高分为目的讲解的。建议零基础小白直接选闪能,全程跟下来上岸更有把握。

  不得不说老师们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讲得都很细致,而且每个模块和每种题型的重难点都讲得很清晰,让我能很快get到考试的高分技巧以及方法。

  就比如资料部分,如果就靠自己一点点做的话,不但两三分钟才能做完一道题,正确率也是忽高忽低。但跟着老师学完化同法、尾数法等技巧以后,速度和正确率都有明显提升,我能上岸真是多亏了老师们的帮助~

  就我个人而言,报班肯定是比自学更有用的,所以我是比较建议报班的。但如果你觉得自己自学也能有很不错的成绩,那自学也是ok的,就看个人选择啦!

  三、资料的选择

  关于资料的选择,我想强调一句,复习资料不在于多,而在于你是否真的吃透了你入手的这些资料。有很多人资料买了不少,最后真正使用过的没几个,花了不少钱不说还没有啥效果。所以,我们选择复习资料的原则是一定要权威,对于提分是绝对有效的。一切不以提分为目的的学习都是耍流氓,耽误时间还没有结果。

  以下是我在备考中使用的资料:

  华图模块宝典

  作为基础教材还是很不错的,分模块编写的内容,而且每个知识点后面还有一些配套的习题来练习,后面的讲解逻辑也很清晰、思维严密、理解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决战行测5000题+申论100题

  每个模块的习题分得特别清楚,习题都是来自历年比较经典或者比较有代表性的真题,而且整体的排版比较工整,符合我这种强迫症的审美。

  刷题是一个反复总结和进步的过程,所以整理和回顾错题在这其中就必不可少。我每周都会拿出一天时间来查漏补缺,把这一周做的错题拿回来回顾一遍,看各模块哪个环节、哪类题型错的多,找到错因,总结自己在判断上失误的点,下次时候就尽量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历年真题卷

  除了要进行专项练习,在正式考试前也一定坚持做套卷。套卷练习要用历年真题,真题的含金量是最高的,最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在最后一个月坚持每天一张真题卷子,就按照考试的时间标准要求自己。每个模块都要给自己设立一个时间上限。越是接近实战,越能锻炼出应试技巧。在做完习题题之后要对整个卷子进行深度分析,对于薄弱环节要记得及时加强练习。

  四、申论学习“误区”

  1.缺乏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公务员的基础思维,不仅在行测考试中用到,申论中也同样也能用到。所以我们要注意在申论答题的时候要学会用辩证思维来看待问题,不能片面,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

  2.冲刺阶段做模拟题

  最后冲刺阶段一定要做历年的真题,真题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而且模拟题的质量不能保证,可能就是随便拼凑的材料,没有任何训练的价值。

  3.刷题不总结

  申论总结的过程可能要比做题还要重要,申论和行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考试。

  行测可以用题海战术,大量刷题。但是申论做题更要求质量,搞清楚几套真题卷子,训练申论的做题思维,要比刷很多题不总结效果要好很多。

  4.不练字,认为字体不重要

  卷面分也是,这种隐形分数没有办法客观判断,可能因为你的字很好看就多给你1-2分。别小看这几分,一分值千金啊!

  5.照搬材料

  申论答题是应该尊重材料,但是也不能完全照搬。在抄的时候应该学会加上字迹的总结归纳。

  6.主观色彩严重

  很多人在答题的时候,写着写着就不自觉加上了自己的想法。这种就偏离了材料中心,当然是不能给分的。申论的所有答题都要尊重材料原,不然给你那么多材料是为什么?

  五、行测学习误区

  1.认为言语理解是语比较好提高,数学太难不好提高

  首先纠正一个很大的错误,言语理解题不是语,是有内在的逻辑的,甚至可以说是和语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大家多年用语,积累的词汇已经足够多了,只要能掌握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关系,提分还是挺容易的。

  但是反观数学,一共有两个模快。资料分析题是行测最好提升分数的模块,只要学会其中的速算技巧和运算公式,做题速度一定可以大幅提升,正确率也自然就会上去了。数量关系的确比较难,所以在考试中尽量不要因为难题导致最后做不完。整体上来说,大家一定先纠正对行测这样的误解。

  2.不要过于沉迷于基础教材

  不可否认,基础教材里面的确有一些有用的内容,但是很多内容是不实用的。有时候重点太多了反而就没有重点了,对于新手看教材很容易就花费很长时间。我最开始复习行测的时候,也是热情很高,想要全力以赴吃透教材。后来看了一遍才发现,根本记不住什么内容。记忆的那些知识点放在题目中也用不上。

  因次在看基础教材的时候别太较真,就只是了解个大概就行。保留基本的知识框架,看到题目能知道具体要考察我们什么技巧就行了。具体方法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才能完全熟练掌握。

  3.认为常识需要背

  大家信我一句话,常识你是背不完的,因为它的考查范围实在是广得可怕,是唯一一个没有什么做题技巧的模块。

  很多常识知识只需要保留印象即可,强行记忆只会耽误备考时间的,而且很有可能你准备的东西都没有考。

  4.死扣难题

  行测还是有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题目的,遇到难题的时候千万不要过于沉迷。因为可能在你纠结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浪费了不少时间了。遇到不会的题目就赶紧进行下一道,给能拿分的题目留足时间。

  六、复习中容易踩的“坑”

  1.申论不注重积累

  申论可以积累的有规范性表达、章结构、名言警句、作素材、作模板等。积累的渠道有:人民日报、半月谈app,网上公共资源等。一定要注重对于申论规范性表达的积累。

  我们长时间养成的说话习惯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的,只有进行足够的积累才能让你的语言尽可能接近参考答案。而且申论规范表达也可以进一步让答案更加简练,缩短字数。

  2.重行测轻申论

  这是大多人会犯的错误,虽然行测的知识点和题型要比申论多很多,但是申论讲究的是反复做。别看申论题型少,但是想答到点上也是不容易的。

  所以想要申论成绩有所提升一定要重视起来。

  3.闷头刷题不总结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刷题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我们不断熟悉做题方法,培养做题的感觉。如果只刷题不总结,就是无效刷题,是不会有长进的,学不深学不透。错题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你的缺点,只有不断完善缺点,错的题不再犯错,分数才能慢慢提升。

  七、心态

  要相信自己!!

  只有稳扎稳打,把复习中的每一步都要走的稳当,足够的练习可以帮助你建立自信心。当你真的足够努力且看到成绩有所起色的时候,自信心就会慢慢建立。进入考场也无所畏惧,顺利考出理想的成绩。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加油吧,祝大家都能够成功上岸!


上一篇:湖北省考报名最少的单位(2023年湖北省考事业单位怎么准备?)

下一篇:湖北省考每年常识总分(湖北事业单位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