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怎么复习(国考只剩一个月了怎么复习?)
推荐文章
最后一个月绝对来得及,当然是在做好规划的前提下!
我体制内已经入职一年多了,当初行测82、申论77高分上岸。我是从大四开始备考,结果一战省考落败,二战国考知耻而后勇,终于一战成名上岸某县城组织部。
广大考生最关心的待遇方面,我的话还可以,工资应发是8K+,另外还有公积金、每个月扣完到手6K+吧!有时候会加班,但是总体来说都可以接受。
我们单位是安排住宿的,是单间还带独立卫生间,环境还不错。当然作为一个吃货,我最喜欢地方还是食堂,象征性的都是三块钱一顿,好吃不贵。
但是再光鲜亮丽的背后,没有人对我经历的痛苦感同身受。一战失败的阴影我好长时间才熬了过来,备考学习过程中也走了不少的弯路。这里就来分享下我备考时的规划和经验。
一、行测复习规划
第一阶段:专项训练
在做题前首先就是精过知识点,此时你需要一本趁手的行测教材。我当时用的是华图的模块宝典,华图是考公市场上有名的三巨头之一了,质量方面都很有保障。内容也很全面,后面在做题时,没有在上面找不到的知识点。
过教材时难免会遇到不懂的地方,这时候就要用笔标出来,不能走马观花、要雁过留痕。当然自己看书能抓住的要点很少,不全面,最好是在看书预习后刷视频课程来加强。
这里要重点说一下潘铭国考课,我第一阶段的学习姿势就是先用教材预习一遍,再跟着潘铭的课重点学习,做好自己的笔记。
潘铭的课全是干货没有水分,讲课风格也很有趣,我在课后复习时发现一些知识点在听课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地记住了。
并且老师还会在上课时教会我们很多解题技巧和方法,有些题只用看下选项就能拍出做出来,非常高效实用。
看完视频就可以趁热打铁做题了,但没必要直接上手套卷。我没看完一节课,就找来对应的题目来练习。
华图出的《考前必刷5100》,从装帧上就可以看出它是按模块来编排的,非常适合这个阶段的刷题。书里面的题目分布均匀,是按行测各部分的题量来分的,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是按照基础、进阶、综合的顺序来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如果时间紧张,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刷对应难度的体量来刷就行了,这样下来行测完全不虚的。
第二阶段:套题强化
刷完专项一定要记得刷套题。
专项练习是很分散的,各个部分只能各自为战。行测包括言语理解、逻辑判断、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每部分都有各自的特点。刷套卷的目的就是要注意统筹规划,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我在这时刷套卷时都会很注意时间,刚开始时肯定会有做不完题的情况,但不过太上心,在一次次的套卷练习里逐渐提升自己的做题速度。
我一刷套题,很多问题就暴露出来,比如我对数字很敏感,但是言语理解一般会在第一部分会先做,往往就是做完言语我已经晕头转向、羽化而登仙了。于是我下决心调整策略,先做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然后再做言语和逻辑之类的文字性题目。
所以在这个阶段,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好做题的顺序,不必按照考卷的顺序,争取使效率最大化。
第三阶段:冲刺复盘
行测的冲刺阶段一定要注意梳理回顾。
不得不说,我当时虽然备考几个月,但此时你问他我在第一个月就学习的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我未必能够回答上来,其实这就是没有及时去梳理和总结的结果。尤其是言语中的词语和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中的公式。
所以建议大家拿出备考以来的所有讲义和笔记本,分模块梳理复习行测知识点和相关例题,每个模块时间也不要太多,最多两天时间。复习过程中,遇到忘记的知识点,尤其是快速的解题技巧,就再次用本子记录下来,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回看对应的课程。
但切记,这一环节不要一味追求速度而走马观花,要做到真正完全地理解。在梳理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在原来做了大量题目后,再来回顾最初的知识点,很多题目都是想通的,其实这也是梳理回顾的目的之一。
另外还要坚持做题,套题总结。
在花了几天时间梳理回顾过往的知识点和题目之后,接下来还是要坚持做题,最后一个月就做套题来练习做题速度,模拟考试现场,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行测上午两小时,申论下午三小时,考试时记录下每个模块的做题时间。
建议花一天考试,花一天总结,总结的主要是每个模块的做题时间、正确率、错题题型,渐渐地开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于正确率较高的模块或题型可以适当多给点时间,正确率低的模块或题型少分配时间并适当放弃。
这样安排下来行测的复习一定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二、申论复习规划:
第一阶段:基础积累
研读大纲,知识储备。在这一阶段,需要全面了解申论考试,打好申论考试的全面基础。只有对申论考试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掌握备考方法,做好复习计划,把基础打牢。
申论我也是教材跟着课程学习的,资料就用华图附带的就可以,潘铭国考课也有申论的部分。在听课时我注意到老师会教给我们很多体系框架,从根本上杜绝了申论的模板化。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是应对申论的取本之道。我学习申论从一开始就关注社会热点和问题。关注这些问题的同时,不但要关注其理论背景,而且最重要的是关注这些问题的发展现状以及针对其问题的具体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并且课程最好也要反复听,听两遍,能对申论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第二阶段:技巧提高
学习了基础的理论就可以进行申论的刷题了,在刷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要用上自己在学习视频课中学到的技巧,比如是怎么梳理材料的?怎么从材料里提炼要点的,都需要从刷题过程中来巩固提高。
大作文可以两天写一篇,小题一定要每天做。从真题中找出自己的弱项题型,专门的进行练习。
大家注意申论考察的能力都是一样的,所以不同省份的真题都可以拿来练习,当自己在练习时,一定要进行批改,看看自己组织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差在哪里练到自己的作答和参考答案在要点上比较接近或者自己感觉差不多就可以了。
第三阶段:总结升华
演练历年真题,展开实战较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好申论,写多练习。这个阶段主要还是集中在考前,比如考前15天左右,我会隔天练习一套试卷,这样对于把前面的知识点串联、整体把握答案节奏,以及找到做整套试卷的感觉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前期自己已经练过很多真题,在做整卷练习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省考真题来进行,方法掌握了,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并且在最后一定要对自己前期的积累进行整理,要对社会热点进行分类,总结,这些积累会在申论作文写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在考场上也不至于无话可说。
三、最后再来分享下各个题型的技巧
(一)行测:
1、言语理解最关键的就是找中心点来把握大意,要锻炼自己概括文意的能力,在微妙的褒贬中选择正确的选项。
2、数量关系题还是需要多学多练,,题型繁多,注意在听课时总结解题技巧。另外这部分全部掌握也不太现实,可以适当取舍、
3、推理判断题多考察图与图、句与句的逻辑关系,学会区分不同的题型找到各自的技巧还是挺简单的。
4、资料分析题在行测中属于很简单的,重点在于要掌握详细的计算公式,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5、常识判断这类题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历年的真题发现重点鲜有重复,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好自己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记忆,积少成多。
(二)申论:
1、归纳概括题要多答不同核心的关键词,尽量精简,保证语句通顺。并且要采取“核心关键词+具体解释内容”的形式,注意概括。
2、提出对策题分为直接分析和间接分析,提出的对策要紧扣材料、有针对性,避免出现遗漏的要点。
3、综合分析题重在综合,应该明确作答逻辑顺序以及作答思路,做好按照总分总的顺序书写答案要点。
4、贯彻执行题则相反,比较重内容轻形式,围绕作答对象及作答任务,回归材料梳理出与作答对象相关内容,按照一定逻辑书写即可。
5、大作文:大作文一般是采取五段三论点式,分论点角度要有区分度,采取并列或者递进的逻辑顺序,把握核心立意。
我的经验就暂时分享到这里。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的追求,雄狮不要在意绵羊的眼光和看法。天道酬勤,不必在意结果,努力为自己的目标去奋斗!祝你们早日成“公”!
上一篇:国考怎么填写专业分类(国考报名开始如何选岗更容易进面?) 下一篇:国考怎么复习政治(2023国考如何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