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岗位选择(看完国考岗位表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推荐文章
感受就是岗位很丰富,要求更“丰富”。
不限制专业的限制工作经验,不限工作经验的又会限制专业,找个三不限的真的又难有不好考(三不限的岗位竞争会比普通的岗位竞争压力大一些)!
还有就是根据这近几年的招录情况,岗位虽然在不断的增多但是因为考试的人增的也很多,所以录用比例没有较大的波动。
所以想要考上理想的岗位,必须更加的努力备考!在这里答主想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分享分享我在职备考的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时间安排:
1.前期主要时间在行测(主要是打基础学习行测教材,了解行测的几个模块)和申论范文(申论范文我一直做看到考试前,而且也每天要做1—2篇)上边。
2.中期是行测刷题和申论练习,行测一边学习做题技巧一边刷题巩固,申论每天写一大一小作文。
3.最后是真题演练,自己后期花时间去背大作文的提分术语和高分的开头结尾。
(二)使用的资料:
1.行测和申论基础我用的都是中公的教材,可以系统的了解公考的每种题型,对考试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不用在教材入门这一块耽搁太久的时间,行测常识部分不用看完,其余四大模块只用浅显的了解一下做题方法就够了。
因为书里的行测应试技巧很一般,看完课里讲的再去做题你能发现很多了书里讲的方法技巧其实是用不上的。
申论的话只需要细看精讲才能掌握四小题的具体做法和写作框架,多去总结反思形成自己的写作模式。大作文字数长需要有一个很完整的顺序和框架,支撑整篇文章的写作。
2.行测高分我用的是江鸣百技斩,行测想上80+的,老师讲的技巧是一定要学会练会的。该说不说学完江鸣的技巧,行测的各个板块都能给我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我是觉得老师讲的技巧绝对称的上天花板了,原来我做数量关系的时候一般会浪费很多时间,做的还不一定对。后来我就用老师讲的技巧去做题,题干上的各种关系都能很快的梳理清楚,看完就已经可以估算个大概了,不用像我之前一步步特别麻烦的列方程去计算,这样就能很容易的选出正确答案
而且我在看的时候会边刷边做笔记,把江鸣老师讲的做题技巧和题型特点记在笔记本上。等学完之后马上去找这个题型的题做,巩固学会的做题技巧。所有课时学完,我的行测正确率基本稳定在80%左右。
3.习题
我用的是粉笔行测5000题+申论100题和历年真题。
题量绝对的够用,而且真不要是巩固做题技巧提升做题速度。所以遇到相似度很高或者重复的题也不要秒选答案,还是按做题的步骤过一遍加深印象。
(三)学习方法
1.行测
推理判断——图形推理
图形组成相同看位置
(1)动态位置变化
特点:元素本身大小 形状不变,变的是方向距离等
例如
移动原则:就近平均原则
移动方向:上下、左右、折返、顺逆时针
旋转、翻转后的图形有可能是一样的
按照选项里面的摆放方式来摆放,如果三个面都符合那就是对的;如果只有两个面一样,第三个面不同,那就是错的。
(2)静态位置变化
特点:元素位置不变,图中元素的相对位置呈现某种规律
图形相对位置
相离:上下 左右 相邻 相隔
相交:相交关系 相交形状 相交面积
相切:外切 外接 内切 内接
包含:内外位置
点、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垂直
(3)图形组成相似看样式:加减、去同求异、去异求同。观察题目的图形,是否是线条的相加减的图形组合。求异的题目重点是去掉图形中相同的地方,保留不同的部分推出正确对答案。
(4)图形组成不相似看属性:包括对称点、开闭性。考点:轴对称(对称轴方向、对称轴数量) ;中心对称(图形旋转180°后和原图形完全重合)轴对称+中心对称,双重考察。
注意:五角星轴对称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特征图是一中心点为定点旋转之后可以重合,比如N、Z、S,
资料分析
(1)知识点方面,资料分析的历年考题基本都是围绕着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和平均数等主要知识点展开;
(2)题型方面,资料分析的题型主要分为三类:计算类、比较类及综合分析类。下表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四大知识点的相关计算公式及速算技巧。
注意:在用特殊值法做题的时候,观察题目中存在特殊值然后列式,把特殊的百分数转换成分数后再进行计算。
言语理解与表达
首先言语理解的片段阅读中,可以先找到文章的主旨内容,一般在文段的首段和最后一段会突出作者的主题思想。掌握了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方法与技巧,不仅能够提高言语模块的做题速度,还有助于提高整个职测的做题效率。
其次在我们做选词填空类题目的时候,如果不能够准确判断出词语的意思,可以先找出选项中相同词语的的部分,然后再判断不同的部分,当做选词填空类题目的时候不建议花费太长的时间,时间越长越容易纠结。
最后在做主旨归纳类题目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做一个总结,同时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找一下文段中的关联词,关联词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文章的内容。掌握关联词、关键词可以提升做题的速度
数量关系
其中高收益的数量关系题型一定要抓住,比如:工程、牛吃草、经济利润、和差倍比、鸡兔同笼、周期、溶液问题。
比如浓度问题浓度问题就是指溶液的浓度变化问题。
对于此类问题,要了解以下几点核心内容:
A、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等于X: Y: (X+Y), X为溶质,如酒精、硫酸等, Y为溶剂如水之类, (X+Y)为溶液,即溶质和溶剂的总称。
B、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C、溶液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在解决溶液问题时,紧扣住溶质、溶剂、溶液三个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的方法一般包括特值法、带入求解、十字交叉和比例法等。特别是十字交叉法,题目通常会告诉我们溶液浓度,这就需要根据题干进行求解。
常识判断
比较热门的考点有:
(1)人文——二十四节气、国粹剧目类
(2)科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天文、AI人工智能等
(3)时事——时政、思想、新闻等
(4)法律——法律关系、公务员法修改的亮点、各类交通肇事处罚方案、人身自由、劳动以及劳务关系、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区别等。
2.申论
(1)归纳概括类
所谓的归纳概括题,是指提炼给定资料中的主体要素,如问题、影响、原因、对策等,来揭示资料本质的一类题目。一般而言,题干中出现“概括、归纳、指出、概述、简述、总结”等关键动词,答案就需要提炼、罗列材料要点,这就是归纳概括类的题型。
(2)综合分析类
在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类要求对资料中包含的要素、现象、观点或具有特定内涵的词句,进行全面、深入的辨析,并对辨析的结论进行综合的评判,最终根据资料内容得出合理评价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看到题干中出现“分析、理解、观点、请比较”等词语时,你就要知道,答案是需要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综合分析考验的是思维能力,一定要辩证的看待材料题目。
(3)解决问题类
顾名思义,解决问题类的题目就是考验你的解决问题能力。常见的解决问题类题有提出对策、建议、措施、方案等,作答的核心目标是解决给定资料中特定的问题。我们的答案里一般要包含对策实施的主体、实施的对象、实施的方式、对策的内容以及预期取得的效果等要素。
(4)应用写作类
它主要包括法定公文和事务性文书两种。不要脱离材料谈实际,要弄清楚命题的核心目的,多读多理解材料!
开头背景、主体(审题,明确要点、关注逻辑与条理,毕竟是应用文)、结束语(号召总结,要注意隐藏任务要在结尾体现)。
(5)大作文
内容的丰富性这个主要是针对大作文。这主要是要求你在写分析的时候,要有配套的素材来支撑你的观点,素材可以于材料,但是不能全部都于材料。卷面的美观性前面说的都是关于你们的主观性,而这个却涉及到了阅卷老师的主观性。
答题要点:
(1)针对简答题要点的全面。一般来说,10分以下的题目要点在5个以内,15分以上的要点在5-10个之间,只要你做答要点的意思与阅卷要点范围符合就能拿分。
(2)条理的清晰性这就需要看三个原因。一看申论题目做答的要求;二看申论材料的特点;三看申论阅卷的特点。这就要求你需要将答案罗列清楚、逻辑要准确,这样你才能得到一个好的分数。
(3)表达的规范,在简答题部分答案尽量简练,逻辑通顺,最好是以动宾结构的短语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并保证整体语意连贯,。
(4)格式的准确性格式、观点的正确性在简答题中,分析题干中提到的概念、事件、现象、观点有自己明确的看法,而且这个看法是符合材料内容的正确看法。
关于备考就说这么多,就算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帮助和启发我就很心满意足,还望大家点赞支持!在今年的国考中大展身手成功上岸!
上一篇:国考岗位表如何定义的(国考职位表中内容) 下一篇:国考岗位选择技巧(国考、省考、事业单位怎样选择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