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考信息 > 国考好考吗(公务员考试真的难吗) 国考好考吗(公务员考试真的难吗)

国考好考吗(公务员考试真的难吗)

  |  国考信息


  大方向上来说是难的

  行测难在题量大,时间短,需要在固定时间内做对更多的题目,这就得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才行。申论的难在抓不住题目的关键词,虽然大家都是抄材料,但就是有人能抄70多,有人只能是60多。

  除此之外科目的难度跟地区也是有关系的。有些省份的行测题型特别难有的就不难,比如陕西行测会有多选题。但我考的黑龙江省考,它的试题就相对简单,行测题型常规,题量适中,而且因为地处偏于地区,报考人数相对较少,所以整体难度也不大。相比之下河北、浙江、江苏、深圳等省市的公务员考试因为行测题量较多,而且考生人数较多,所以考试确实有点难度。

  其实真题难度和报考人数只占一小部分原因,想考高分还是要靠自己。只要我们用心花时间去准备复习,就肯定有收获。

  具体怎么准备往下看,老学姐说说自己的经验。

  选好备考资料是前提

  行测必备

  阿甘上岸说是笔试高分必看课,众多技巧网课中性价比最高的,我在过完一遍基础教材之后,做题一直突破不了70大关。我就开始认真听阿甘上岸说的讲解,把老师讲的做题技巧吃透,再结合大量的刷题练习,巩固老师讲的做题方法,做题速度和正确率慢慢提升上来了,后面自己模拟套卷的时候分数没下过70分。

  华图模块宝典分模块讲解的很细致,分模块书也不是那么厚重,复习时很方便,知识点总结的很全面。考前必做1000题也是分五个模块的,特别方便后期集中练习时用,而且题量加起来有5000多道题,量很足,答案解析也很清晰。

  申论必备

  粉笔申论的规矩题型、内容、结构、思维、选项它都有,考点全面,全方位分析。同时充分诠释解题方法和技巧,利于复习时把握命题思维。

  华图申论考前必做100题里面有国考、各地省考的近百道申论真题,每道真题都配备了全面细致的字精析。这些题我都是一套题做三遍,做完后要深入研究,把材料主句解析了,研究材料的阅读方法和逻辑结构,对比不同的参考答案,会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申论素材积累必备人民日报、半月谈,有些东西必须得看得了解。一方面可以及时积累热点,另一方面这是很好的申论体,可以剖析、模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时政每天利用碎片时间看看,有个大概的了解、记记笔记就行。

  制定复习计划是关键

  基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以看教材+网课为主,同时配合各模块的习题练习。在每天学习新知识之前复习前一天学习过的知识,一个星期进行一次总结,教材学习完之后用大概一天的时间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要按照大纲的要求复习,同时查缺补漏。

  提高阶段。在这一阶段行测的重点是做真题,通过做题要注意提高答题的速度和解题的能力,摸索答题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法和答题顺序。申论备考除了要注意理论知识的积累还要通过练笔来提高,建议每天安排一个小时的时间练习写作。在熟知一些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需要强调的是申论答题字迹工整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模考阶段。这个阶段,多做套题,提高答题速度,纸质套题的话,推荐真题。做套题的训练,要以提高答题速度、调整思维转换能力为目标,同时进行查缺补漏和巩固复习过的知识,还要优化自己的时间、安排做题顺序,以提早进入考试状态。

  掌握答题方法是重点

  行测首先要合理安排做题顺序,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人在拿到试卷的时候,因为没有明确的做题顺序,导致做题时间很混乱,刚开始想要按顺序来全部做完,结果前面花了很多时间,导致后面很多题目没时间做,顾此失彼的结果就是拿不到高分。

  我的答题顺序是这样的:言语理解35分钟—逻辑判断40分钟—资料分析25分钟—常识判断5分钟—数量关系10分钟—填涂答题卡5分钟。这个仅供参考,在刷题的过程中我们是可以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的。

  那不多说,行测高分解题技巧直接上干货!

  言语理解与表达---培养语感

  言语理解题型很多,包括片段阅读、选词填空、中心主旨题等等,题目差不多有40道,而且阅读量大。做这一类题,一是靠语感,二是靠语句分析,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练出语感。

  做这类题目我都是先看题再看材料,我一般选择排除法,凭借前后语境和语感来选择,最后再将剩下来的选项代入到中看语句是否通顺,慢慢就会练出语感来。

  资料分析---总结运算技巧

  资料分析一般有10道以上都需要计算,而且小数点、百分数等计算都是常见的,所以,掌握一些常见的运算技巧是提升速度的好办法,一些基本的运算技巧我们可以在做题中去归纳总结。我自己之前是跟着阿甘上岸说的网课老师做的行测解题技巧总结,把阿甘的课听了一遍,再结合真题进行练习,因为是边看边练,可以把技巧掌握的更加透彻。

  判断推理---快速定位

  判断推理包含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个部分,有40道题,题量大分值高很重要。判断推理的难点在于阅读量和信息量大,我的解题技巧就是快速定位所考题目类型及考点,依据考点解题思路来筛选答案不纠结于选项。

  常识判断---利用碎片时间

  常识题的考试内容涉及时事、哲学、历史、地理、科技等等,范围非常之广。这部分题型考察范围广分值低,所以不建议拿出整块的时间来复习。我一般会在碎片化的时间看一看网上的一些常识总结资料贴。存在手机里面,有空的时候看一看,每天积累一点点。考前我也会集中突击一下,把能找到的常识资料都浏览一遍。

  数量关系---要会取舍

  数量关系是我非常头疼的一块,因为我是一个科生,数学真的不行。按我的做题顺序,到这里也不会剩下很多时间,所以这时候要会取舍,可以适当放弃一部分题目。如果前面正确率高,放弃一点这部分题目对我们整体分数影响也不会太大。

  “得申论者得天下”一直是公考界的普遍认知,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申论过于主观,短时间难以提高。其实如果我们掌握了正确的答题思路,申论考高分并不是难题。

  明确做题步骤和方法。

  拿到题一定要先看题目信息,再去看阅读材料,不是一上来就看材料,看完材料才去答题。为什么一定要先看题目,再看材料?因为申论给定的材料一般都很长,只有先看题目信息,划定范围,确定关键词,明确答题要求,然后再去看材料,这样才能更快速更准确的阅读材料。

  看材料的时候,看到一句话我会标明这句话是问题还是对策。比如,有句话是对策,我就会画出来标记一下,然后在这句话里把关键词划圈。这样做便于我读一遍材料就能把答案找个八九不离十。对于答案一般有三种:第一是直接抄原原句,第二种是通过问题反推对策等,第三种是通过总结归纳简化出答案。

  小题作答关键是找得分点、找关键词。

  申论除了大作都是客观题,都是按点给分,所以找全得分点以及定位关键词很重要。多做题从中练习找得分点,划关键词。我个人经过这样的专项练习,找得分点和关键词的能力是得到了大大提升。

  写大作要讲究方法。

  对于大作,首先要判断作是政论还是策论,这很关键。策论,就按着开头提出观点、阐述背景、说明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这个过程写就行。政论就要多举例子正反去论证主题词的重要性,最后如果能引述自身怎么做呼吁号召一下,能让章立意再升华。

  大作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审题。大作一定不能偏题,要牢牢抓住题干和材料,一旦偏题,写得怎么好都得不了高分。

  我的备考经验就说这么多了,漫漫公考路,想考高分真的很不容易。都说公考很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是公考也很简单,因为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对手只有你自己。

  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助到你,加油!


上一篇:国考好考么(国考中非常难考的4大部门)

下一篇:国考好考还是公务员好考(公务员好考还是事业单位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