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考信息 > 国考复习方案(辛酸的公务员备考之路) 国考复习方案(辛酸的公务员备考之路)

国考复习方案(辛酸的公务员备考之路)

  |  国考信息


  (编者按:培训已结束,即将正式上岗。遥想备考公务员这几年,心里五味杂陈。在上岗前的空档期,随便写一些字,略做纪念。)

  一、关于毕业后的工作情况

  这是大学毕业后的第11年。在最初工作的几年,我很天真,心里对体制内不感冒,对编制不清楚,对职业也没有规划。想着在做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只要我努力去做,该有的都会有。于是在工资并不多的情况下,我闷头干了很多年,也得到了大部分同事的认可,并且承蒙错爱勉强给了中层职务。随着年龄逐渐增加,家庭成员的增多,生活压力日益增大,我听取了热心老哥的建议,开始备考编制。那时候我渴望上岸的欲望不强烈,选择性的报考,而且大多是裸考,只在考前做做套卷。那时候的编制是好考的,我仅拥有日常工作写材料的少量积累和高考全班语第二的底子,几次都差一点点。

  二、关于2019年以后的备考情况

  2018年二宝出生,经济上的压力更大了,真可谓是囊中羞涩肚里饥饿。2019年,随波逐流、好逸恶劳的我,意识到必须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复习备考,改变身份,提高待遇。但也是那一年,疫情的冲击,经济下行,编制考试的竞争力突然增大了不少。尽管也很努力了,高新区管委会、市城建局等等入围了面试但没能逆转。2020年省考,考前疯狂练了一个月,入围了面试最后一名,由于分差太大,没去。2021年市事业编统一招考,考前一个月疯狂刷了30套卷子,每天业余听课和刷题耗时将近五个小时,最后市直岗位第9名,差了一点。2022年,肥西产城集团入围面试没有去。同年省考,迫于年龄的压力,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合肥,选择偏远且竞争较小的岗位,最终笔试和面试双第一,上岸了。尽管并不是多优越的岗位,但省直、公务员编制、工资提升,我已满足。在别人眼中,是不值一提的一小步。在我心中,是前进了一大步。几年了不给家里一个交代,说不过去。

  三、关于备考公务员的心路历程

  一是辛酸。超过三十岁了,每次去考场遇见的大多都是稚嫩的脸庞,反观自己脸上的油腻,人群中显得突兀。我已经是工作十年的大叔,还要去跟刚毕业的弟弟妹妹竞争,争一张纸的编制,心里有落差,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无奈。认真备考以来,我不知道考了多少次,国考、省考、事业联考、县区事业编、开发区管委会……准考证、资格审查表、黄色手机袋、机构发的宣传页和小礼品,数不胜数……

  二是后悔。我印象里,2018年及以前,公务员不是那么难考的。只不过我毕业的时候不知道有这回事也没想过。刚开始的几年也是打酱油,有脸报名却没用心准备,浪费了很多机会,有几次就差零点几分或者一点几分,稍微多努力努力,早就上岸了。人后悔,是因为本来能做到也该做到的事,没有尽力。倘若尽力了,就不用也不必后悔。

  三是苦恼。越来越多的人备考编制。我听说的,有毕业两年三年四年不就业,全职备考的;有笔面一体专心参加培训班的,一直培训到上岸为止;有兼职备考业余狂练的;还有已经是事业编或者大企业岗位等还继续备考的。这些因素,导致岗位的竞争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待遇丰厚的岗位,上千人争一个岗位是常见的事,比比皆是。

  四是幸运。这次省考的岗位,报名时卡上了年龄线和专业,笔试数量蒙对了,体测卡着跑步时间线,面试背了好的主题素材用到了……也许是越努力,越幸运。印象最深的是在体测的时候,疫情这几年,基本没跑过步,而且体测程序紧凑,准备不充分。体测前几天,早上跑晚上跑,找人陪跑,提升体能,一直练到体测前一天的下午。那时候大腿和小腿都是酸的,然后加上戒烟带来的全身乏力,感觉快挂了一样。最麻烦的是,体测前一天晚上失眠了,因为我练了几天没跑进一次425,最好成绩只有445,所以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晚上翻了20次身绝不夸张,在迷迷糊糊中天就亮了。就这样,还困意全无。在体测跑步最后一百米,我以为自己的极限到了,只能做到维持当前的速度,但潜意识告诉我如果不冲一把会淘汰,于是咬牙切齿又提起一些速度,过关时只提前了一秒。跑完瘫在地上,久久不能直立。知道行情的,应该清楚今年体测跑步刷了很多人,甚至有一组10人全军覆没。究其原因:一是平常不锻炼,二是今年程序紧凑来不及准备,三是天气热。如果不是肾上腺素加持,如果不是潜意识支配,最后加速冲刺了七八十米,我也被淘汰了。

  四、关于备考的一些建议

  一是决心和信心。倘若没有下定决心,所有的动作都会变形,所有的效果都会打折扣。既然报名了,就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千万别像我前几年一样,有脸报名无心准备,浪费报名费和车费。一定要坚定信心,很多人都是考了许多次才上岸,我一个朋友两年吃了五碗面条,第六次才上岸合肥经开区。

  二是广度、深度和力度。先读两遍官方考试大纲,再买一套质量好的备考书籍或者网课,全面系统,成体系的了解题型题量及其意义和目的。重点要吃透真题。广度就是绝大部分的题都见过练过。深度就是质量比数量还重要,别在题海中迷失自己,错题要复盘、剖析和反思,总结经验,深谙其中的套路。力度就是不断的刷题,培养题感,形成条件反射、肌肉记忆和应激反应。我主张三点:一是考前要进行至少三个月高强度的训练,只有达到一定的强度才会有不可磨灭的效果。我两次狂练一个月在行测方面都取得了好效果。二是实战模拟,省考周几什么时间,你也在那个时间刷套卷,定好时间。接近实战的演练,会让临场更轻松应对。三是考前临近的一周要调整好睡眠和身体状态,之前是拉升状态,这时是巩固和维持状态。别让最后几天出现明显的疲劳、困顿和疾病。

  三是时间分配。行测和申论,时间分配好,做题顺序安排好。以行测为例,就是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得分。千万不要纠结哪一题从而卡在那里,不要浪费时间,不要降低效率,不要打乱既定节奏和固有心态,不要因小失大。有上来不做数学的,也有上来做数学,但设定15分钟,超时直接pass。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即可。时间策略定好,执行到位,是取得高分的基础和前提。某笔里有练速度的,自己也可以看表练习。

  最后在这里,我想补充两句,1.考编制只是生活中的一条路,还有很多其他适合自己的路,不要畏首畏尾、患得患失。考到了编制,也许是成全了你,也有可能是耽误了你。但是,无论做什么工作,规划很重要,选择很重要,然后朝着大方向努力,做好小细节。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别虚度光阴,年轻人别躺平、佛系甚至摆烂。很多90后已经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00后已经步入历史的舞台开始崭露头角。2.以上备考感受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真实的粗糙的想法,写出来只是记录和交流,绝无指点江山、激扬字之意。毕竟我自己水平很差,然后高手的造诣学不来,所以我们低手要加强交流共同进步。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如有想交流的,可在下方留言。谢谢!


上一篇:国考复习攻略(2023年国考考生必看的高分备考攻略)

下一篇:国考复习方法(国考备考的三个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