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公考申论考试时长(大家一般一天学习申论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呢?)
推荐文章
所谓考公,无非就是:两眼一睁,开始竞争;连眼一闭,开始回忆!
关于怎样安排申论学习,教你一套很哇塞的方法!
只要是考试就有“奇淫技巧”,申论也不例外~
整个备考过程,用十字真言来说就是“长时间备考,间歇性努力。”
虽然申论只有五道题,题型也没有行测那么多,但总会给我们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缥缈感,不像行测,虽然题型多题量大,但A是A,B是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所以在备考时,申论掌握不到精髓,就越学越不想学,把备考时间全放到了行测上。
这可是大忌,公考笔试只有这两门,结果还有一个偏科的,可想而知你的成绩会有多惨不忍睹了。
本人应届备考,靠着这套方法以总分150的成绩成功上岸,教你如何打破申论50、60分的瓶颈,顺利冲上70+
下面,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申论的高效学习方法和快速突破大法!
希望能够帮到即将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你~
一、无规划,不申论
有备考就要有规划,但也不是让你列一个多漂亮的规划,重要的是这个规划能不能在有限时间内按最大的效率完成!
我之前经常出现,制定了今天的计划,但实行发现这些任务难度不小,到预定时间了,原本计划好的任务泡汤,预定的任务并没有完成。相对于实际情况而言,自己提前列好的计划永远不准确。长期这样的定计划,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完成,只会打击自信心。
1.准备个本子,踏实理性地完成一个个小的任务。
①标上日期,当天按照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点划分,先写一个小任务,比如“复习图推题”,任务完成后划掉,再写下一个小任务“看言语理解填空2小时”,重复上述过程。
②根据情况举一反三,我当初备考的时候就是用这个方法的,如果你的基础在50—60分左右,我建议你现在就开始每天计划一个小任务依次完成就行,分数绝对能提高到70分左右。
2.每日具体备考计划
想要一次上岸,每天多花点时间复习不过分吧?
7:00-8:00背前一天整理好的错题和知识点,以及资料、判断这一类的公式规律,言语的成语,申论的规范词句等。
8:30-10:30开始听一个模块的行测视频课,结合着习题进行练习,认真复习的话其实一遍就能把技巧理解透,因为老师在课上会把例题讲的清晰明了,我们在课下就是把刚学到的技巧进行巩固练习。
10:30-11:30给自己半小时的错题整理时间,不是说把错题给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错题回顾一遍,简单快速的统计出每个模块的错误量,或者每个题型的错误量。越到最后越要科学复习,题海战术对于我们来说没啥效果,不提倡。
13:30-15:00听申论课,讲到真题举例的地方可以随时暂停,或者反复观看,确保听懂掌握方法,最好两个半小时听两节课,听的时候记得结合着讲义圈划重点做笔记。
15:00-15:30课上讲的例题自己再做一遍,一定要做一遍,因为我们听完一遍课其实会忘记好多内容,尤其是跟着老师练题,自己的缺点都会掩盖掉,只有自己再去做一遍才知道哪里没有记好没听懂。
15:30-17:30做专项题,上面的单一题每个题型做2道,因为比较简单,我们就按照题目类型来做,做的时候就开始用心背记,下次再遇到同类型真题的时候就可以快速打开思路,写出要点。综合题稍微难一点,但是它的优点就是在于字数给的多,文章好抄,格式很固定,内容逻辑性强,可是不难,把申论课还有习题上面的真题多看多做很容易上手,也容易和别人拉开分数。
晚上进行一天的笔记和错题复盘,视频课看完之后,剩下的时间留给刷题提高分数。
二、无套路,不提分
申论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套题思维,学会高效的刷套题!在分题型练题前,先把汤可特训七套卷认认真真练一遍,基本上刷完七套你的申论解题思路和方法就已经掌握了,想要申论拿高分,汤可七套卷一定要看。
这个课是我在公众号中入手的,除了这个课,我还下载了很多免费的备考资料,要不是我已经买过真题卷了,我就能直接下载公众号里的了,又能省一笔钱。除此之外,我还看了里面总结的申论备考小技巧,确实能纠正我备考中不太合适的方法。
汤大大会手把手教我怎么在材料中定位关键词,找到要点,通过拿整套申论试卷做例子讲解,跟着他的做题步骤以及思路,很多题我都能非常有逻辑的列出来,基本上练完第一套卷,我已经在心里对于申论卷子的答题思路有了一个清晰见解,把后面的六套卷认真听完,我把每套都做了不下两遍,找点的技巧掌握得都很练熟。
这七套卷我在听课的时候会先自己预习一遍这套卷上的题目,先把自己写的答案用铅笔写一遍,遇见的问题标注出来,后续听课的时候再把汤大大的讲解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在我自己的答案旁边,这样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听课印象更深刻,理解也会更透彻。
三、避误区,破瓶颈
1.忽视材料关键词
从考试上来说,申论是一个严谨客观的考试,答题必须准确,切中要点。对阅卷老师来说,他们可没时间看你的文采好不好,眼里只有答案中的关键词,这些一般都在材料中,踩不到就没分。所以关键就是找到材料里的得分点,而且别自作主张的替换成其他看起来高大上的同义词。
2.误以为申论是主观题
申论其实主要是考察逻辑分析能力的客观题,几乎所有答案都是要从材料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大作文虽然说自由度相对高一点,但还是要回归材料提取观点的。不明白这一点,无论你的文笔多么妙笔生花,申论都很难有一个较高的成绩。
3.误认为文笔很重要
从上面就能得出,申论答案重要的是找准题点,用好逻辑,你的文笔发挥的作用很小,只在大作文里稍微会锦上添花,没有准确的题点和逻辑,文采注定只是空壳。而且从阅卷规则可以知道,负责小题的阅卷老师注意力全在得分点上,没工夫注意其他东西,所以在小题部分文笔没价值。
4.用大把的时间练字
字迹这个问题,写得好会锦上添花,而且只在有卷面分的地方(大作文)起作用。对其他题目来说,即使你的字再好看,但没有踩到得分点,阅卷老师顶多就是感叹一句可惜了这么好的字,一分都不会多给你。如果字不好看,但有得分点,他也不不会的不给分,注意写的字别看都看不清就行,毕竟还有另外的老师也判这道题,他犯不着因为你字不好看就乱给分。
5.重行测轻申论
有些人觉得申论是玄学,分数不稳定,看到申论那么多材料就觉得是主观题,是文科题,不好提分。所以把时间精力都放到了行测上,指望考前背个模板冲刺一下,结果申论严重拉分,而花了大力气复习的行测分数提升的也没有很多。不偏科的都不能保证上岸,更何况偏科呢。
四、找方法,甩对手
申论70+分需要认真研究题干、找准材料要点、答案回答全面准确!
不管是申论小题,还是申论的大作文,做的时候,都要先从题干分析,然后再去结合材料找答案,最后是整理归纳答案。
接下来按照这三个步骤具体分析。
1.真题的题干:
很多小伙伴做题的时候,不仔细分析题干,就大致的看一眼就直接去材料找答案了,结果要不就是点找的不全,要不就是问对策找成了原因等等。而且研究题干也是对回答逻辑思维的训练,基本上像综合分析,公文写作这类多层次的题目,只需要读懂题干,答题的逻辑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了,题干汤大大在上课的时候,都会带着训练,不太熟练的或者不会的要重点听。
2.真题的材料:
真题的材料主要就是三大类:纯事例型的、纯议论性材料、议论+事例型的材料。
关于材料这部分内容需要做到的就是,怎么快速准确的找准要点,每个材料类型要点有啥区别,我当时这块是跟着汤七学的,掌握方法之后,再去做中公和粉笔上的真题,强化巩固训练。
①关于纯事例型材料:这种材料都是以叙事为主,讲故事,一般来说这种材料都非常口语化,材料中的要点,都是需要自己总结的,总不能把一大段的例子全都抄上去,根本不现实!遇到材料中是非常口语化的词时,要做的是结合汤大大上课讲的,把这些口语化表达都转化成专业的术语。
举个例子:前面可以用一个概括词自己概括,后面再加原词的形式。用这种形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回答的点在得分点上,前面是按照意思给分,后面的按照原字原词给分,这样基本上就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
②关于纯议论性材料:这种材料的书面性词语特别多,简单讲就是要点的字数非常多。全都摘抄的话,答题的格子根本不够用。这时候,就需要对这种材料的段落逻辑以及文段脉络去仔细分析,哪些是总,哪些是分。遇到这种材料的时候,我都是先找出要点,去掉没有用的词和句,比如一些修饰词,形容词等等,比如,总分关系中总的部分。
③关于议论+事例型材料:遇到这类材料那就简单多了。议论是总,事例是分,直接把总的部分的关键词句抄到答题卡上就行了。
3.答案的作答
最后一步没做好,那前面就前功尽弃了,申论小题是有字数要求的,因此,找全要点之后,怎么把答案全面精准的写上去也是重点。
关于要点的归纳和总概括:
归纳和概括是否准确其实是不一样的,概括是指概括要点,而归纳是指把要点去做分类。
分享几种主要的分论方法:
①题干中有多个主题词,比如说,请你归纳概括对于超前,速成教育的现状,这里面有两个主题,一个是超前这个教育主题,另一个是速成教育主题。写答案的时候,就需要按照这两个主题进行分类。
②题干中出现归纳这个词,这种情况下去写答案是需要分类的,不分类是要扣分的!
③题干中出现了“层次分明”这个词。层次分明是什么?就是按照不同的层次去分类,答案的思路必须清晰,层层递进,最好分成123个小标题去答。
④在材料中,有明确的分类提示。比如申论真题中有一道题是请你归纳概括对于国外城市水系建设的经验,在材料中第一段就已经明确的说明了分为规划和管理两个方面,按照这个分类去写答案就可以了。
⑤遇到纯事例型材料的时候,在材料中找到二十多个要点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总不能把这些要点一一罗列出来吧!这时候就需要去找分类词,也就是关键词。这个分类的方法我当初是听汤大大讲的,他会总结一些常见的关键词,认真听课,总结,多练就可以了。
好啦,以上是我的一些申论的复习经验和方法,希望在看了之后你的申论也可以像我一样考到70+!
码字不易,不点个赞同说不过去吧~~祝各位考友实力与运气俱在,成功上岸!!
上一篇:海南省公务员好考么(考公务员哪个省份难度最大?) 下一篇:海南省考注意事项(海南省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