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考信息 > 国考和河南省考区别(公务员国考和河南省考有什么区别) 国考和河南省考区别(公务员国考和河南省考有什么区别)

国考和河南省考区别(公务员国考和河南省考有什么区别)

  |  国考信息


  假期前一天看到某公考软件推送说国考公告下来了,假期结束发现有人在问这个问题。要是搁两年前我可能还会犹豫一下要不要回答,但是现在的我不一样了,因为我上岸啦哈哈哈哈哈。

  都起开,让我说,本人去年二战省考上岸,行测73.9,申论78.5。当然之前也参加过省考和国考,对考试还是有点自己的理解在里面的。

  我把这个问题拆成三个大问题,目录放在这了。

  一、国考和省考的区别

  二、如何挑选职位

  三、怎么高效复习

  一、国考和省考的区别

  1. 考试题量

  这两者考的内容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有题量。国考的副省级135道,地市级130道,差了五道数量,而省考只有120道,分别少了5道判断和资料。

  2. 考试时间

  国考笔试一般在11-12月之间,一般公告会提前两个月公布。今年的公告也已经发下来了,可以登录官网去看一看也不差这一会。

  省考则是在次年的3-4月份,公告一般也是提前两个月发布,根据各省具体时间安排为准。

  3. 隶属单位

  国考单位由国家进行管理,省考则是由各省省委省政府管理,而且省考一般会限制户籍,还是相对比较好考的,但是国考职位相对来说比较吃香。

  4. 考试难度

  不用想肯定是国考难,因为参与人数更多,考试题量相对于省考更大。

  二、如何挑选职位

  1. 专业

  优先报考自己的专业相关职位,这样已经能拦下一大批人了,如果觉得自己学的专业太偏,不要慌,去百度搜自己的专业大类。只要大类是一样的基本都可以报考,审核基本上都可以过。

  2. 地点

  有自己家的还是优先家里,异地公务员真的很难受,除非你不想在家里呆着,就跟上大学一样。

  3. 建议

  如果专业没有合适的,地点也没有合适的。就找相对人少的职位,都这个时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没考上去体验一下也会对之后的备考有很大的帮助,不要觉得没有合适的就回寝室睡了。

  三、高效复习

  以下是我自己的一套高效复习方法,大概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仅供参考。

  1. 资料准备

  ①粉笔980

  粉笔买的是之前的一期,明知道自己跟不上直播课所以就调换了自己喜欢的老师,可以说非常有自知之明,每天二倍速听基础部分,大概花费1-2h。

  ②江鸣百技斩

  专门拿来提分用的。快速拔高得看江鸣,我每次听完课就刷题能够把技巧都真真正正的用出来,同时老师会把基础都讲进来再次进行巩固,不用担心有瞻前顾后的问题发生,而且课上老师会把技巧和题目结合在一起进行详解,不算刷题时间大概花费1-1.5h。

  ③粉笔5000题

  备考生涯的占据我大部分时间的妖怪,看完基础要刷它,看完拔高技巧也要刷它,他就是我备考生活中的时间鲨手。

  ④真题集

  历年的国考/省考真题,不管准备哪个考试都是要准备的。真题的含金量到底懂不懂啊,很重要的好嘛!

  2. 行测复习方法

  行测说句实话真的不难,只要掌握了方法就会发现其实翻来覆去题型也就那几道,只是每次都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罢了。

  (1)充分理解相关知识含义

  在看基础知识的时候,老师是根据系统的教材进行讲解,而我们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对这个知识点是陌生的,不熟悉的。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将这些东西进行吸收和转化。

  将这些知识点过一遍脑子,把需要理解并且记住的内容用你自己的话叙述出来。这一步就是大脑开始接纳新知识的第一步,以一个你最喜欢的方式把它记住。

  把这个知识点解释给自己不仅能够加深理解还能够理清楚之前不明白的部分。

  比如言语部分的中心理解部分,主要是为了考察考生的概括及理解能力。可以理解为一个群体里面需要一个带头的大哥,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个大哥找出来。

  把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熟悉的话,这样读起题目或者做题的时候都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科学摘抄各类笔记/错题

  听课的时候想把老师的整个ppt都抄下来,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用不到,到之后想起自己的知识点的时候死活都找不到,这就是无效笔记的产生。

  其实大部分老师在讲基础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系统的讲义去安排课程的,他们会用一大堆冗长复杂的字来讲解某个知识点。

  听课时做笔记的原则:减缩信息,合并同类型知识。

  把自己需要的知识点记录下来,有的一看就能看出的来的,没有必要去记载,把相同的相似的归为一类,减少记忆的负担。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一开始做题的时候就是把错题老老实实的抄在本子上,有时候花五分钟抄题但是三分钟就能把题做出来。

  每次抄题的时候都觉得好有成就感,就跟高中的错题本一样,但是到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没有什么用,看书上的错题远比看自己抄的要舒服很多,而且省事。

  而且有时候方法也不是非得要记录下来,除非是特别难的那种。

  我在刷题阶段的前期还会做做错题本,抄抄错题,一天下来发现时间根本不够用,大部分时间拿来誊写没有用的题目,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看江鸣,掌握技巧往往比死记硬背管用。

  我会把江鸣反反复复看个1-2遍,老师在课上会根据题目下对策,教我这道题的解法和判断题目的类型以及什么时候能用这个技巧,遇到之前不会的基础知识也会重复提点出来,加深记忆。课上把技巧都掌握了之后再实战,我的正确率往往能够保证每次做题都有新的提高。

  错题本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标注,只需要记下是哪里哪道题用的什么技巧就行了,以便于下次回看的时候不至于忘得一干二净。

  (3)拓展知识范围

  学习不是摞高高,把所有的知识点叠在一起,这样只会杂乱无章。学习更像是横向的展开并且这其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把知识点井然有序的排列开,分门别类的归纳起来,会比盲目的复习要来的更快。

  这个时候思维导图就显得至关重要,不要觉得这个东西很麻烦,他还是能够帮助我们把各个知识点都连在一起。

  当整个逻辑体系形成的时候,再去看题目就会发现其实他们多多少少的都会有关系,甚至有的题型还会考察好几个知识点。

  3. 申论复习方法

  (1)大量阅读时政(特别是比较重要的公布件)

  看完基础课程之后剩下的就是大量的刷题,课程没什么好说的,粉笔华图中公的各取所需,觉得哪个适合自己就去听哪个。

  时政还是要经常翻看的,不用学习所谓的官腔,学不好的也只是东施效颦,这样阅卷老师更不会喜欢。

  需要学习的是撰稿人在这篇章中的整体架构以及他们对段的梳理及概括能力,分析整篇稿子的中心点,分论点,对策以及看法,能够对申论的写作提供不少的帮助。

  特别是重要件的下发,有时间了甚至可以打印下来去学习研究,多学一些时政常识总不是坏事,这些都是要日常关注的。

  (2)研究真题及各大机构答案

  申论不是靠的玄学,也不是运气。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答题逻辑及思路结构,先说一句,这门科目跟其他的不太一样,它没有确切的答案,市面上的答案也都是机构自己解答的,不信去翻,每个机构都不一样,但其实内容上大差不差。

  差的只是对这个得分点的概括能力,多搜一下找最适合自己的,去学习模仿他的答题架构。

  同时一定要看时政类的章,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

  (3)构建整体框架

  申论备考跟行测一样,最忌讳的就是碎片化,可以碎片化的看时政、刷常识,但是绝对不能用碎片化的时间来看申论,申论的思想逻辑较行测来说更为紧密。

  所以还是需要总结整体思维框架,要知道考试的都是什么题型,题型的特点是什么,在相应资料中有哪些是跟题目相对应的,又要怎么才能把资料中的东西转化,这些都是需要一个整体的思维来看待,如果在看题的时候说不出来这几个题型分别都是什么,那可以很直接的告诉你白准备了。

  以上虽然是分开的但是这两门基本都适用,像是真题部分行测也是需要准备的并且还需要刷好几遍,真题的考试难度和模拟题可是天壤之别,在最后阶段还是一定要刷的。遇到不会的题先不要急着看答案,自己可以先思考一下有没有对自己来说的最优解,如果没有的话就去看江鸣,把技巧再次学习一遍,吃透他,然后在看错题,找到解决方法了也要看一遍答案,看看答案是怎么解决的。

  题目不是瞪出来的,不管是申论还是行测,都需要有自己的方法,光看别人的也是远远不够,要自己总结,自己理解。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及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最后可以给孩子一个赞嘛~

  #河南省考#


上一篇:国考和教资省考哪个好(选考公务员还是选考教资)

下一篇:国考和省直(国考和省考有何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