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专业都得填满(山东考生2022年需要填满96个专业志愿吗?)
推荐文章
96个志愿需要填满吗?这当真是个特别无聊、又非常令家长焦虑的问题。本同样适用于“专业+院校”模式的浙江、河北、辽宁和重庆。
目前,实行专业+ 院校的新高考省份,考试院规定的专业志愿数量,最少的浙江是80个,最多的辽宁是112个,山东、河北、重庆是96个。
请注意,这个政策规定的含义是:不能超过这个数量,而不是必须填满。那么,山东考生2022年是否需要填满96个志愿呢?
下面,笔者分3种情况,跟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一下,请2022山东家长自觉对号入座,看看您家孩子是否需要填满96个志愿,答案自知。
第一种情况:如果考生成绩在资格线50分附近
比如山东2021年本科线是444分,那么500分以下的考生要注意了,这个分数区间的考生一定要多填,保证被录取是首要任务,96个志愿一定要填满。
如果您孩子没有选考物理,情况可能更悲观一些。如果用高考位次来衡量,虽然山东近两年本科线划到27万人,但不限科目的专业录取位次在25万名以上。
这就意味着,资格线到线上15分这个区间,考生如果没选物理的话,即便是全部填满96个志愿,大概率也会没有大学上,只能滑档到专科高职院校了。
第二种情况:如果考生能考上“双一流”大学
能考上以前的985、211等重点大学的考生,这属于另一种相对极端的情况,需要再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1、没有明确的专业要求
比如考生位次在10000名之内,特别看好山东大学,那么山东大学的全部专业,除了个别排斥的之外,可以全部填上。
其他大学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根据2020-2021专业录取位次高低,把96个专业志愿全部填满。
2、有1个或者多个专业要求
如果考生只有一个专业要求,比如想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会计、法学、计算机或相关专业中的某一个,由于双一流大学数量是确定的、有限的那么几所,见下图,比如10000名的考生想报计算机专业,即便从7000名开始填写,可选专业也不过20几个而已。
这当中,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之外,还包含了计算机的相关专业在内,并且还没有提大学区域要求,如果再想去北、上、广等热门城市,可能不会超出10个报考目标。
当然,如果考生有多个专业要求,那么,即便是有大学区域要求,也完全可能选出96个志愿。
第三种情况,如果考生只能考上地方双非院校
超过95%以上的考生,只能读地方普通大学,这部分考生是否需要填满96个志愿,也需要区别分析。其中,多个专业要求的,地域不设限,96个志愿大多需要填满。
2021志愿填报实践中,不少家长提出了3个左右专业要求,再加上江、浙、鲁等3个省份大学区域要求,硬要选满96个目标的话,也会现出冲的太高、保的又太低,像开玩笑一样。
所以,在笔者看来,即便是普通考生有更多的大学可以选择,当引入“有效志愿”这个关键词后,大家会发现,并不需要填满96个志愿。
以往,很多考生家长之所以纠结于是否需要填满96个志愿,还有一个客观原因:2020年是新高考第一年,无法准确换算老高考位次;2021年又只有2020新高考一年的数据,感到把握不准,所以也需要多填。
2022年,已经有了2年新高考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很多专业录取位次表现相当稳定,专业定位成为可能。如果再设定一个不亏分的前提,“有效志愿”也就3、5个,最多也不会超出10个。
比如上面提到的山东大学,一看两年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预判:2022年山东10000位次的考生,只能被录取到外国语言学、环境、土木、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这几个专业(类)。
这几个专业,可称之为“有效志愿”,而建筑学往上的专业,即便是报考,也大概率是无效的。
再看一个实操案例,山东考生58000名想报考计算机或相关专业,那么他可选目标如下:
由于附近全是地方双非大学,所以上方大学的冲击价值并不高,关键是两年数据均显示:冲不上。
单纯从两年专业录取位次来看,青岛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属于“有效志愿”,任意一个排在前面,都会录取,到于哪个排在最前面,您可以根据是否想出省作出选择。
但是,如果看计算机专业的学科评估和专业排名,辽宁师范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排在前两位是恰如其分的,任何一个排前面都会被录取。青岛理工大学等3所高校可排在这两校的后面。
这是两种不同的志愿填报方法,前者是单纯的位次法,后者更注重大学和专业的性价比,但是无论哪一种,只要会用“有效志愿”,都不需要填满96个志愿。
大家都看懂了吗?您喜欢哪一种选择方式呢?欢迎在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上一篇:高考志愿专业调剂(填报志愿要不要服从调剂) 下一篇:高考志愿专业重要(高考志愿专业到底如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