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高考信息 > 河南高考填报志愿指导(河南省高考志愿填报中的思路及方法) 河南高考填报志愿指导(河南省高考志愿填报中的思路及方法)

河南高考填报志愿指导(河南省高考志愿填报中的思路及方法)

  |  高考信息


  一.志愿这道代数题

  想一想,报志愿很像解一道代数题,已知xx,求解xx。

  已知【分数】或【位次】,求解【合理的目标院校与专业】,解答,求出一个合理的近似值。

  逻辑上似乎一点也不复杂。但实际操作中,相信初次经历者,无从下手的人还是占绝大多数。

  所以,怎么下手?是独立报志愿时的核心问题。

  二.尺子与刻度

  相亲是最类似于志愿填报的社会活动。

  相亲,可以在多次之后找到意中人,幸福一生。

  报志愿,一旦失误,复读再来一次,可能就是无端增添来的一段刻骨铭心记忆。

  相亲,看家世,人品,脾性,财富,潜力。。。

  报志愿,看层级,专业,喜好,趋势。。。

  这些,身在远处看,可一眼看到,待靠近了,常常又模糊难清。

  调查一个人的财富,可以到银行系统查询,不过这是少数职能部门的特权。

  调查一个专业的历史数据,则相对容易很多,大多人花点功夫时间,不难得到。每年职能部门会定时公开数据,在河南省,每年报志愿前,省招生办公室会出两本书《报考与录取统计》,《招生之友》。大多院校也会在自家网站公布专业录取情况。

  省招生办公室的书中历史数据翔实,但在我面前,这是一堆罗列的无序数据,很有价值,很难使用。

  有用的数据是一把刻度清晰,读数有序的尺子。而这两本书,更像是被折断成很多段的碎尺子。

  把这堆寸寸折断的尺子,拼装成一把完整的工具,在现实中,是大多人始终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报出合理志愿的人,不是人有多聪明,而是人手中握有合适的工具。当你可以调度拿捏这些人人可见的数据,马上心中有谱,手下有货,填报不难。

  三,数据,可信的还是数据

  报志愿,最需要的是一份排列有序的《分专业录取情况统计表》,最好是近三年的。其实再退后一年也仍然有参考性。2020年可参考2017-2019年的分专业录取情况统计表,2016年的仍然有参考价值。用于定位具体一个专业对应的省位次大概位置。

  要有一份985,211,双一流建设院校,双一流建设专业清单,定位学校层次。

  再之,还要有一份教育部学科评估的清单,现在是第四次的,明年会出第五次的。五年一次。用来定位目标专业的层次地位。

  统计《招生之友》中今年与去年招生计划的变化情况统计。根据计划数的增减来调整《分专业录取情况统计表》内专业的位次。通常变化不大。

  《分专业录取情况统计表》的排序版制作是数据整理的难点。方法简述如下:

  1, 扫描。扫描报考与录取统计,得到PDF版数据。

  2, 用OCR软件将PDF电子档转化为EXCEL 表格。

  3, 处理数据,把每个专业的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的分数转化为当年位次。

  4, 处理数据,把三年所有录取专业的位次从高到低排序。到了这一步,一把刻度清楚的尺子已拼装完成。

  (具体工作量,我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独自制作,2020年版科版一周完成,理科版一月完成。可供参考。)省招生办公室的数据出来较晚,报考前必须争分夺秒,赶在志愿填报前得出最新数据。

  四,从混沌到清晰,数据的应用

  1, 张网。

  考后数据在手,如诸葛亮在赤壁只欠东风。考前道路千千万,考后道路没几条。查分后,省位次同时得到。在排序的《分专业录取情况统计表》中,对应自己位次的位置,向前与向后划出一片目标区域。五千位次之内的,每年波动会很小,范围可以划得稍小一些【划得多下一步也会删除掉】,几万位次左右的,范围则可扩大一些。

  (打乱学校顺序,依专业录取位次排序,是一个打乱习惯视角,混沌数据的过程。)

  2, 定位。

  提取出选定区域的数据,将高于自己位次的区域【录取几率较小区域】标棕色,将近似自己位次区域【录取几率较大区域】标绿色,将低于自己位次较多的区域【录取亏分区域】标蓝色。

  3, 捉鱼。

  处理数据,根据院校名称排序,将同一院校的专业集中在一起,如果一个院校大部分专业2年都是棕色,说明录取可能较小,标记灰色后剔除。剩下的院校,就是初步的备选目标院校。

  查阅《招生之友》,将当年的招生专业与计划,与往年招生专业与计划比对。差异较大时,根据计划的增减修正位次数据。

  根据个人兴趣与追求,在划出的这个范围内,初选三五个专业,结合《985,211,双一流建设院校,双一流建设专业清单》,《教育部学科评估清单》,城市位置,再淘汰一批不适合的院校。

  此时,最终目标已经大概确定。

  求稳,三年中某一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低于自己位次,则很大可能录取。如果想冲一下,三年中某一专业录取的最低分位次,有两年低于自己位次,亦有很大可能成功。

  对于当年新增加的招生院校,可根据《教育部学科评估清单》,城市位置与相近学校类比。

  (将专业归拢,剔除录取几率较小院校,回归院校为单位的顺序,是一个逐渐清晰目标的过程。对于新高考,这一步可以省略。)

  淘尽千箩砂,始得粒粒金。当孩子被理想院校录取,所有付出都是值得。


上一篇:河南高考填志愿(老Q聊河南高考填报志愿)

下一篇:河南高考填报志愿指导(高考志愿怎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