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县级分数(公务员考试一次上岸真的很难吗?)
推荐文章
真的很难!
说不难的都是在骗你,212.3万的基数不可能不难。
想一次上岸更是难上加难,要不然也不会每年都有那么多二战三战都仍未上岸的。
说到这儿,就觉得自己还挺幸运的
虽然没挤过21年157.6万的大军,但倒是从22年212.3万的大军中脱颖而出
以笔试160(行测81分,申论79分)面试83分的成绩顺利上岸山东省税务局。
说实话,我二战能够顺利上岸,除了实力之外多少还是靠着点运气儿的
众所周知,山东是个公考大省,卷的要死
身边二战三战的人真的不在少数,次次参加,次次落榜
时间久了,真挺让人怀疑人生的……
但话又说回来,运气儿这东西的确不是我们自己能操控住的
真不如多刷几道题,多听几次课,多看几页书,把自己的能力提升上去来的实在
结合我的2次国考经历,总结下大家觉得公考「难」的点:
1. 报考人数多,竞争压力大
公务员考试是选拔性考试而不是合格性考试,就是高分者上岸的天下。尤其是Y情爆发的近几年,报考人数更是一年比一年高,甚至增长的比例比录取人数增长率还要高,这必将会导致录取的概率呈下降趋势。
看一张国考报名和招录人数统计表:
能很直观地看到每年国考报名人数是直增不减的,而招录人数几乎没什么大幅度的变化,竞争比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得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拿高分,还得有冲上山顶的野心,再也不能抱着随便学学就能上岸的想法去备考。
2. 沉迷于自己的虚假努力中无法自拔
这点可能会戳到很多人的心头,甚至也有可能得罪一些本来想点赞就不点的人哈哈,但同样也能给很多正在为23年国省考奋战的小伙伴们提个醒,这点很重要!
①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自我感动。
②考公不需要你5点起,12点睡,但需要你每天都能保持8小时的高效学习。
③过程在惊天动地,都没有成功上岸这个朴实无华的结果更震撼人心。
④劳逸结合,效率第一,休息、调整是为了自己能更好地复习。
例如:
对于公考信息缺失,不知道国省考的每个时间节点,不知道各科怎么复习。
生搬硬套别人的复习方式,还不知道结合自身的情况及时更改备考方式。
看似自己每天早五晚十的地学了十几个小时,实则就是发个朋友圈满足下自我。
每天的学习毫无规划,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地备考。
…… …… ……
3. 岗位选择盲目自信,毫无技巧可言
选择大于努力,单就我个人而言,往年绝大多数考生之所以未能上岸,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在岗位选择上栽了坑。不知道如何进行岗位选择的,码住这几条!
√不要只盯着热门岗位,上岸几率很小,其它不少岗位的福利待遇也都不差的。
√尽量不要三不限,如果专业只能报三不限的话,可以试试公安岗,招录人数多。
√利用好自身优势,选择限制条件多的岗位,限制条件越多,上岸几率越大。
√选岗三原则:钱多、事少、离家近,三者总要占一样!
●顺便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备考时总结的上岸经验,希望能帮到各位~
阶段一:基础
我当时是先跟着粉笔980课程学的,先把教材基础知识点要点过了一遍,边听课边标记,并认真把老师在课上讲的重难点整理到笔记本上,用不同色彩的笔在教材上做圈点勾画,后期学习需要用到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出来用。
粉笔家的这个课程在讲基础这块做的是真不错,无论是行测还是申论每个知识点讲解的都很透彻,比较适合新手小白在最开始打基础用。注意跟这个课学的时候,最好自己动笔做下每章节的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协助自己进行知识点的梳理。
因为行测和申论这两个科目考察的模块跟题型都很多,知识点也很细碎,要是自己脑子里没啥知识框架的话,是很难能把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成片记忆。再者就是粉笔家的课程每课时偏长,对于备考时间紧张的小伙伴来说不是很友好,如果非要听的话,最好倍速挑重点去看。
阶段二:强化
这个阶段说白了就是主攻行测解题技巧和申论答题方法的学习,直接跟着潘铭国考课看就行。老师对于每个题型的讲解都很透彻,几乎都是结合着具体的真题实例来讲的,通俗易懂,就算是毫无基础的小白来听也能完全听得懂。
老师讲课也是全程都在纯干货输出,而且都是紧扣着考试重难点去讲的,跟着这个课学可以很好地在短时间内快速把行测和申论考试的要点梳理清楚,整个备考效率非常高,平均每课时都在40分钟左右,很适合备考时间紧张的小伙伴来听。
我最喜欢的是这个老师在课上针对每题型讲的技巧和方法,很实用。每次听完这个课去做练习的时候,我都很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答题思路清晰了不少,整个解题的速度跟之前相比都快了很多。
在听这个课的时候我会搭配着华图5100题去做练习,基本上都每听完一节课就去刷这个题库上对应章节的习题,就用老师课上教的技巧和方法。
例如,行测资料分析这块会涉及到很多的计算,需要具备一定的速算技巧和公式,否则单靠自己按部就班地计算,是很难能在有限时间内把题答完的。所以,潘铭老师在讲这块的时候,就很擅长把复杂的公式简单化,尽可能地用我们较易理解的方式去把这个公式记住,这样自己去做题的时候就能直接套用,很节省时间。
申论的话更是如此,无论是哪个题型,都是直接带着我们做题,从审题,到读材料,到整理要点,一点点地过,课上基本上认真听了,都能一遍get到每种题型 的答题方式,自己转头去做练习的时候直接就能上手,效果就是这么明显。
所以,我觉得只要能把课上老师讲的这些知识点掌握住,各题型的技巧方法吃透,再多刷刷题做做总结,基本上就能把行测和申论掌握个80%了。
我二战国考能顺利上岸,真的全靠这个课,绝对是每个备考者的考前必刷课。
阶段三:冲刺
说白了,就是要回归真题,基本上是在考前一个月左右就要所有的重心都放到历年真题卷上,因为真题是最接近考试题型的,相比那些模拟卷来说,含金量真的很高了,是每个备考者考前必刷的题库。
我当时可是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内,把近五年的行测和申论真题刷了2遍的!
第一遍刷的时候重心主要放在做题质量上,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查漏补缺,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补充。所以,这遍刷真题我过的很细,用的时间多但效果很好。
每刷完一套真题卷就认真对照着真题解析去过,从题目到选项一点点地过,目的就是要把真题卷上每个知识点都吃透,尤其是自己做错的题或者有疑问的题考到的知识点,就会格外重视些。
第二遍再去刷真题卷的时候,主要就是为了总结适合的做题顺序,总结考试出题的侧重点在哪,以及如何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地多答题拿高分。注意,这个阶段刷真题的时候是全程按照考试时间跟要求去做的。
●接着再具体就行测和申论各题型讲一下提分技巧~
→行测各模块提分提速方式:
行测看起来知识点贼多,但其实掌握方法技巧后提分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我一战就是只知道做题不知道方法,也不会取舍,还特喜欢死磕硬算,导致时间总是不够;后来二战吸取经验后,跟着潘铭老师慢慢就摸索出了一些提分提速的小诀窍后,刷题就越来越丝滑,成绩也蹭蹭比一战上涨20多分。具体讲讲:
√各模块做题顺序和时间规划建议
常识(8min)-资料(30min)-判断(32min)-言语(35min)-数量(10min)-涂卡(5min);中间三个模块可以根据自己习惯调整。
√各模块提分提速方法
1.常识判断
常识就是拓宽知识面。积累月多,看到题目自然就越能快速反映出考点并选出正确答案。但不要专门花时间去死记硬背,我当时是利用碎片时间直接背李梦娇口诀,口诀顺口溜容易记忆还不容易忘记。
2.言语理解
做题时先分析文段,再对比选项选择。善抓关联词、关注首尾句、深挖关键词。不要过于纠结理论技巧,形成自己的答题思维才是最关键的。
注意做题的时候把常考的关联词、过渡词等都整理到一块,做好总结和积累!
3.资料分析
找数慢?做题时先分析题目结构,圈画出关键词,再准确定位数据。文字材料注意主体间的结构,是总分还是并列;图表题注意标题时间、主题词。
列式慢?一定要熟记考点、公式烂熟于心,这样看到考点就能快速反应出公式。
计算慢?掌握一些速算技巧能帮我们又快又准地定位答案!比如截位直除法、估算法、百化分法等。潘铭老师在课上针对这块讲解的真的很细致了,有很多快速破题方法和速算技巧,吃透之后再大量刷题熟练,做题速度提升就很快,基本保持在15分钟左右一篇是完全没问题的。
4.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熟练把握常考图形和规律(复习时把文字转换成图形进行记忆)
定义判断:对题干的给定定义进行分析判断,提取定义关键信息(主客体、目的、原因、手段、条件等)
类比推理:分清1级考点(题干词语间关系)和2级考点(其他联系)
逻辑判断:练习真题训练逻辑思维,熟练掌握各种句式的推理结构。
5.数量关系
学会取舍。先把简单的自己擅长题型拎出来,把这些题型吃透之后再去攻克难题;考试时遇到不会的题目千万不要死磕,蒙题技巧有时也挺好用,这样把时间留给更有把握题目,才能拿下高性价比的分数。
→申论各题型的高分答题方式
有一说一,国考申论想达到80+难度还是不小的,但掌握住答题技巧后,上个75+还是很容易的。
1.归纳概括题
一般此类题目占分10分,题目难度系数中等。难点就是采分点找不全。
解决对策就是在有限的字数限制下,尽可能多地写出核心关键词,答题形式建议是“核心关键词+具体解释内容”形式。
如果做到了上述作答,一般而言,15分的题,此题可得10分是没问题的。
2.提出对策题
我个人认为,提出对策题是最简单的,此类题目一般分值15-20分。
我的答题建议是,提出对策一定要结合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并且尽可能地使用考试材料中提到的对策凝练程要点来作答,存在几方面的问题就提出几个方面的对策,一一对应切勿过分延伸。同时要注意对策具有可行性切记假大空。
做到了以上,20分的题,得15分是没问题的。
3.综合分析题
综合题是比较难的,此类题目一般分值也较高,20分左右。
针对此类题目的答题建议是:认真阅读全文,找准关键字眼或语句,归纳概括合并同类项,全面、有条理地书写出答案要点,我是跟着秦论特训课学的这部分,。
提醒:答案不在你心中,答案就在材料里。一定不能脱离材料谈分析!掌握了以上几点,此类题目得15分是没有问题的。
4.大作文
一般而言,大作文分值较多,基本是30分。这一项也是最能拉开分值的关键项。
我的高分秘诀就是“多看、多背、多练”、
多看就是多看看高手是如何写的。很多人民日报的文章就是典型的申论文章,现在网上都有每天的人民日报电子版,阅读也比较方便,每天花个半小时去看看就OK。
多背就是多背诵好的范文。遇见好的文章要通篇背诵下来,全篇背不完的要背诵基本框架和好词好句,只有记住了才是自己的。否则看的好范文再多还是别人的知识。
多练就是多写。我备考的时候每周至少写3篇,把自己背诵的好词好句好框架恰当地运用到大作文的作答上,日积月累才能下笔如有神。
很多人讲究申论的格式、如何确定主题等等,其实基础知识够了,日常积累够了,自然也就知道申论的框架结构是什么,然后按照作文要求写,根本就不会写出跑题的作文。
我想说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可以随便做做都能成功的,更没有一场考试是随便学学就能上岸的。既然选择了公考这条路,那就得付出100%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式一直坚持下去。
预祝大家都能考个好成绩,早日成“公”!!!
上一篇:国考县级公务员面试形式(公务员面试有哪些形式呢) 下一篇:国考县级卷(申论分级县级卷有何考察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