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准备工作(2023国考该怎么准备?)
推荐文章
备考国考,看这一篇就够了!
个人介绍:20国考上岸公务员,公考成绩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成绩第一。
经过我的收集汇总,本总结了大量上岸公务员的优秀回答并加入了我备考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可以完全解决备考小白对国考的所有困惑!
写在前面的话:我觉得各位备考的时候真的没必要一直看经验贴,所有的经验贴只是起到一个借鉴的作用,没有哪个是为你量身打造的。看再多也不如亲自行动起来,发现自己备考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性的解决。
比如遇到行测常识怎么更有效的积累、备考过程中效率怎么提高、申论材料怎么更有效阅读等等这些问题的时候,再查看一些经验贴,看看上岸的前辈们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备考过程就是一个长期持久战,要不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按部就班的认真学,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就行,关键的备考步骤都差不多,没必要一直就看其他人的经验贴,看来看去就麻木了。
而且有的人看很多备考经验,也收藏了很多,但是全部都在收藏夹里吃灰,完了还觉得自己好用心,认为自己认真看过了还收藏了。看完该打游戏打游戏,该刷抖音刷抖音,就没有下了,这不仅对于自身没有任何提高,还浪费时间。所以不要做这种伪努力、自我感动的行为。
所以我也很诚恳地希望各位备考的朋友可以认真看完我的这篇上岸经验贴,而不是大概看一遍就扔到收藏夹里......
备考过程时很辛苦的,但也很充实,希望你可以认真感受,好好度过这段时光。
下面开始我的正————————
1、备考国考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2、我的国考上岸备考过程
3、上岸前辈的10条公考经验
一、备考国考必须知道的两件事
1、国考考什么
国考笔试分为AB两卷,A卷是副省级岗位招考卷,B卷是地市级岗位招考卷。
A卷的难度和题量会比B卷稍高,具体考哪个要看最后报名的岗位级别,但是并不影响前期的备考。
国考笔试考两个科目,行测和申论。
行测分为五个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言语理解包括逻辑填空、片段阅读、综合辨析三种题型,简单点形容就是语里边的选词填空、概括中心句和语句排序,这个模块的题主要考察阅读理解的能力,对语感要求比较高。
*常识判断这个模块虽然叫常识,但绝对不只是表面上理解的那么简单,行测中的常识考察的范围很广泛,除了日常的简单常识外,还有历史、生物、政治、地理、军事、时政等多个方面,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完全超乎你的想象。
*数量关系这部分就比较偏向于数学运算方面,比如利润问题、比例问题、行程问题等,这部分题目比较难,考试中很多考生是直接放弃的,但是我建议备考的时候还是要认真准备,这部分也是高分人群中的拉分项。
*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四种题型,考察的主要是考生的逻辑判断能力。
*资料分析有图形题、表格题和字题,字题就是数据是用字表达出来的,图形题的数据是在统计图中,表格题数据是在统计表中,其实这三种题型考察的内容都是数据运算一类,考察考生的分析运算能力,只不过就是题目换种表述方式而已。
国考行测地市级分值分布
国考行测副省级分值分布
申论没有分模块,但是有五种题型: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和写作
*归纳概括题就是根据题干的要求,分析概括材料的主题内容。考察考生阅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这里插两点:
1)申论题目很多时候都有字数要求,一定不要超过规定的字数,会扣分的。
2)申论题目的答案都在材料中包含着,特别是前面的小题,材料中都有对应的描述,可能描述的有点大白话,这就要自己用专业的话术总结后再做答,所以一定要认真读仔细找。
接着继续↓
*提出对策题,这部分的答案在材料中是最容易找到的。有的材料就直接分条给对策,有的材料则先给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写解决的方法,这就要自己总结提炼了。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分析题考察考生看待问题的全面性,这种题型一般需要把问题、对策、理解、评价都写出来,题目灵活多变。
*贯彻执行也就是应用写作,根据给定的人物、场合或立场写一篇公,比如xx大会的演讲稿、xx政策的公示公告等。
*写作,一般也叫大作,根据题干的要求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作,大多数情况写的都是议论。
国考申论分值分布
2、国考考试的各种重要时间
*备考开始时间,想要上岸稳一点,全职备考的八月中旬就可以全面开始准备了,在职备考的根据自己的具体时间要提前开始。
*国考公告发布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发公告,公告下面会有本年度的招考职位表,根据职位表选择想要报考的岗位。
*报名时间一般和公告发出时间是紧挨着的,选过岗位就可以报名了,报过之后注意按时缴费就行。
*笔试考试时间一般是在11月24号左右,笔试两天,第一天考专业课(普通职位一般不考),第二天上午考行测,下午考申论。
二、我的国考上岸备考过程
我是从九月份开始备考的,备考时间两个半月。
9月-10月,理论学习阶段。
任何考试只要时间足够,都不要直接通过刷题来学习,刷再多的题也没有从理论到实践学的系统全面。
我理论学习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模块宝典+阿甘上岸说+粉笔app。这几个资料就不用我再过多介绍了吧,公考备考人手一套。
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基本就都在9小时以上。这个阶段的学习我以听课为主,教材练习题为辅。
上午3个小时下午4个小时基本都在听阿甘做笔记。晚上的时候会把白天听过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看看模块宝典,自己画一下知识框架,然后在粉笔app上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
11点以前上床睡觉,保证睡眠质量。
10月-11月,模块刷题阶段
听一遍阿甘,再按照我的学习方法进行一个月,理论知识的掌握绝对是牢固扎实的。也正因为理论知识掌握的很扎实,所以刷题的时候我基础题的正确率就很高。
刷题我用的粉笔行测5000题+申论100题。我刷粉笔行测5000题的时候,每天除了总结错题还会再针对性的二刷阿甘。
粉笔这套题的题目种类很全面,所以可以很好帮我查漏,我会按照题目考察的知识点分类总结错题,然后再听阿甘讲的易错题和重难点题型,做好补缺。这样我整个的刷题过程就是一个完美的闭环,刷题对我的提升效果也很明显。
11月-考试,刷套卷练手感阶段
模块题是针对性的提高,但是考试是综合性的考察,所以只刷模块题是不够的,套卷才是考前必刷的。
我做套卷用的方法和刷模块题的方法一样,刷完总结错题,不过套卷错题我一般都是当天解决,不会拖到第二天。套卷我每天保持一套卷,一直做到了考前,保证考场上的做题手感。
这就是我平平无奇的上岸备考过程,没有披星戴月的辛苦,也没有隔三差五的松懈,整个过程忙碌而充实,所以只管努力,结果会是水道渠成的。
三、上岸前辈的10条备考经验
1、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心态,一个好的心态可能比你多做10张卷子都重要。好心态会让你备考过程不是痛苦的,而是充实的满足感。
2、听课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和方法。公考很多专业词汇听起来好像在看新闻联播,所以直白易懂的讲解最重要;做题也讲究方法和效率,简便实用的做题方法会让你的正确率和做题速度明显的提高。所以老老实实看阿甘上岸说,刷粉笔行测5000题+申论100题和真题套卷,反反复复吃透比什么都强!
3、常识部分知识点太多太碎,花大把时间准备可能效果并不明显,把尝试的积累放在日常琐碎的时间段,好好利用小块时间,效果可能会更好。
4、备考没必要开始的太早,国考就考两科,三个月足够,拉长备考战线之后让后期的备考状态更加松懈,影响备考和考试效果。
5、备考一定要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进度安排,并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进行即可,千万不要和其他人攀比,这种比较很搞心态,不要被其他人影响了自己原本合理的计划。
6、有男女朋友的小伙伴,备考期间不要发生较大的感情问题,这种感情问题及其影响备考的心情,而且持续的时间还不是一天两天,所以上岸第一步,先斩意中人。
7、考试的时候确定好考场要提前订宾馆,考前一两天不要再被这种琐事影响心情,而且定的越早越便宜,后期考场附近宾馆的价格会被抄上天的。
8、报岗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备考情况理性选岗,不要一腔热血报了一个自己压根没希望的岗位,不要在10月份的时候就把自己变成公考的炮灰。
9、不要把公考想象的特别难,提前就给自己设好心理障碍。好好备考,平常心,有条不紊的备考就行,尽人事听天命。
10、不要轻信什么20天逆袭贴,鸡汤贴,裸考上岸经验,没有任何意义,99%的考生都不适合。(都裸考了还有个屁经验)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儿,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吧。有时间我会再出一个公考面试的经验,需要的评论区留言哦。记得点赞?
上一篇:国考准备什么(怎么准备国考?) 下一篇:国考准备时间(暑假8月应届生开始备考国考时间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