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跟省考对比题(三支一扶考试跟省考的考试内容是一样的吗?)
推荐文章
不一样!
虽然每个地方的三支一扶考试内容不同,但都逃不过这些,公基职测大作。这些跟省考的内容难度一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而且省考就是一个神仙打架,各种在职的大神虐你没商量。而三支一扶是纯纯的应届生竞技,小学生打架,赢了也是踏入体制内的跳板。这么一看性价比是真的高啊!
我是去年上岸的,毕业的时候是真的不想离开家了,就想着在家门口当个老师干干,但是家里总是想让我去考研,我的水平肯定是不行的,考不上大半年时间就浪费了。
后来知道一个朋友就是走三支考上的研究生,加了十分,我才去了解了一下我们省的,发现就只是考两门,还是比较容易的。
于是经过我的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之后,每天有效备考大约3小时,一个月后终于上岸,我发现其实复习起来只要方法对了,一次就成功还是很简单的,而且这几年待遇也不错,现在已经是边上班边备考研究生了!
因为我所在的是山东的,就以山东考的公基和写作来说说吧
主观题占比还是非常少的,主要就是公基,知识点琐碎,难度较大。
第一步:看教材和视频课打好基础
中公三支一扶一本通(山东版)
先用五天左右的时间把教材仔细的通读过一遍,切忌不要囫囵吞枣,一定要自己试着思考一下知识点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例如民f和宪f的联系和区别,近代史能不能和政治的经济部分对应起来学习,再比如写作部分的论证方法,各种句式。或者公写作的格式称呼,这些东西书上一般都有。
如果没有,就要自己去查资料帮助理解,每天看个两遍就行。看教材的时候把学起来比较费力部分用红笔标记起来,剩余的时间按用来突破重难点的内容就可以了。
毛迪三支全课
这个在备考三支的时候是一定要听的,不管你考的是什么,看毛迪都能解决,认真听完全足够搞定三支。
我是只听了公基和大作这两个版块,课上听完老师针对公基知识点的讲解,记忆效果真的是非常好,在课上他就的会把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讲解的生动形象,尤其是课上列举的很多真题例子,将公基知识点梳理成体系,我学完之后就能就能记个七七八八。
听课的时候我还会再把老师给的真题全部练会,边听边练边巩固,后面不管再碰到多复杂的知识点,课下我基本上不用怎么去背,感觉听完就能记住。
还有那些公写作,我主要就是学老师讲的高分方法,然后再去练习后面老师给出的真题,掌握了之后写思路确实清晰了好多,基本上看到材料就能迅速立意,构思出框架来,这才是真正学会了,后面写出来的大作也是论证的越来越全面,而且内容也更有深度,那三支一扶考试一般是没问题的。
第二步:大量练习提高做题能力
粉笔app+公基5000题
这一步也很重要,提高做题能力不是比谁刷的题多就行的,目标是出效果!
我当时用粉笔APP来练题就觉得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非常方便,里面有大量的题型。可以分模块分阶段刷题。
有快速练习、新手特训、模考大赛阶段。上面有很多,而且题目答案解析详细。不仅能在闲暇时间补充知识点,里面还有模拟考试,既能看看自己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还可以在做题过程中加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
不过也不要一头扎进去,毕竟我们考试的时候还是要在纸质的试卷上作答,我们的重心还是要放在纸质的试题上。
把毛迪看完之后就可以按照重点内容专项训练了。我考试的地方主要考政治,法律和哲学的内容,我就主要做这几个方面的题,通过刷题来看看自己什么地方掌握的不到位,再进行一个补充学习。
还是每天固定11个小时学习,上午就是刷题,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做题的时间中。
然后下午就会进行总结,认真的研究自己上午做过的错题,看看这些题目是不是有什么迷惑选项,找出一些命题的规律,把这些错题的知识进行再次学习之后。
我还会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练习,看看自己哪一部分学的不好,再用粉笔的5000题对那些没掌握好的地方进行模块训练。像我的政治和法律学的不太好,我就主做这两模块的内容,以弥补自己的短板。
华图综合写作小蓝书
大作还是要单独入手的,刚开始练习,一定要避免急功近利,一上去直接硬怼一篇也不太现实,从小就不怎么会写作的,可将章拆解为标题、开头、论点、结尾,分别攻破再尝试整合。
其次要注意养成习惯。写作很重要的是保持语感、手感,学会了一个方法就要坚持经常用,“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方式注定导致效率低下。
最后要注重修改提升。在练习过程中,需要经常反思总结,有针对性地修改提高。
我当时练完一道就对着参考答案不断思考,自己欠缺的部分到底是哪,以及怎么改正。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写作的“量”,则只能提高熟练度,对“质”的提升并无助益。
第三步:总结冲刺
这个时候就是冲刺真题的时候,真题是最接近考试出题方向的资料了,想要知道自己目前除于什么水平最好的方式就是按照考试时间要求在考前做几套真题卷子,对照参考答案改改。
看看复习到这最后一阶段,掌握到哪一程度了。
对于备考时间紧张的人来说,专项题可以少做,模拟题可以不做,但是真题是一定要认认真真刷上几套的。
特别是近五年的真题卷,研究透才好,我是把近三年真题留在了最后才开始做的。完全按照考试的要求去定时做的同时还备了答题纸。这样能发挥出模拟考场的作用,真题的价值才不至于浪费。
做完以后就把错题给好好整理到笔记本上,如果是在职觉得整理浪费时间,完全可以用拍照的形式,做完一遍肯定是不够的,整理的错题也要再过一遍,
第四步:重视积累
与其说是第四步,到不如说是贯穿始终一步,这个积累可不是只有公基的时政,而是看到一些精彩章,框架结构也能用在大作当中!
所谓的时政其实也是学习重大事件,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热点事件。时政的积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通过每日时政进行积累。
对热点知识不再停留再浅浅的了解一下看个热闹,而是进行深入了解,分析更深层次的原因,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延伸!
还有一些框架的积累,我基本是前一天的晚上去精选半月谈app上面的精彩时评,直接将小标题抄下来,或者一些段落用了什么养的论证方法或者人物事迹全部写下来进行整理,第二天一早就是好好背的时候。
背完去找一道题进行模拟练习,看能不能融入进去,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才是最好的!
——————————————————————————————————
其实在备考的过程中,没有计划,就没有合理的安排;没有技巧,就没有强大的武器;没有决心,就没有端正的态度。态度是决定成败最重要的原因,不坚持,就永远不成功,坚持下去,才能够有成功的可能!
加油吧!希望都能一次上岸,记得点赞!
上一篇:三支一扶意义(报考三支一扶有何重大意义及优势?) 下一篇:三支和省考(公务员VS三支一扶竞争压力谁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