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考信息 > 国考一年几次(普通人考公务员一般考几次能上岸?) 国考一年几次(普通人考公务员一般考几次能上岸?)

国考一年几次(普通人考公务员一般考几次能上岸?)

  |  国考信息


  难道不应该抱着一次上岸的心态去备考吗?

  如果你抱着“没事,我这次就算考不过,也还有下一次”的心态来备考的话,可能考个五年十年也考不上,纯粹就是陪跑去的。

  我是21年毕业那年参加的国考,我男朋友是20年毕业那年上岸的,也算是前后脚上岸。我是抱着一定要一次考上的心态,花了三个月进行备考,虽然过程是曲折的,但结局是好的,最终成功上岸。

  如果你决定要认真备考,我这篇回答,一定要认真看完,自己将会从报名流程、选岗技巧、高效资料、阶段规划等几个方面来分享上岸经验,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分割线——————

  【目录】

  一、考前需知道的

  1.考试流程

  2.选岗技巧

  3.招考较多专业

  二、高效资料分享

  1.教材和题

  2.班课

  三、不同阶段规划

  1.抓基础,掌握知识

  2.刷专项,查漏补缺

  3.过套题,系统训练

  四、实用工具推荐

  1.app推荐

  2.小型打印机

  3.ipad

  ——————分割线——————

  一、考前需知道的

  1.考试流程:

  公告发布→报名→考试公告→打印准考证→笔试→等结果→面试→等结果→体检→政审→录用(试用期)

  省考一般是2月份出公告,3月底考试;国考一般是10月份出公告,11月底考试。

  (具体还是得看当地公告)

  2.选岗技巧:

  把握住自己的专业优势,尽量不选三不限,三不限竞争压力太大了。(Ps:还没毕业但准备考公的考友们,大学期间真的是能入D就入D,并且应届生也是个很大的优势,能甩掉不少人)

  “考公不异地,异地不乡镇”,想必大部分考友在经验贴里都看到过这句话,都知道公务员的工资不高,本市平均水平,能离家近是最好的,不然成本更高了。异地的话,人情风俗什么的不太了解,在一个全新的环境融入集体肯定会有一些困难,而且未来很有可能就长期留在那,如果不是做好准备的话,还是不建议考异地。当然,大城市除外。

  3.招考较多专业:

  汉语言文学、法学、计算机。这三个专业每年的招考人数都很多,竞争压力相对其他来说低了不少。本科及以上学历是这三个的,一定要把握好机会。

  二、高效资料分享

  这些资料都是我自己亲身用过的,并成功上岸的,无广,放心使用。

  1.教材和题

  粉笔行测的思维和申论的规矩教材

  基础部分可以跟着粉笔走,粉笔的行测申论教材很适合入门的小伙伴们。我当时用的就是它了,上面的知识点很基础,学起来无压力,很简单。

  把教材仔仔细细系统的梳理一遍,我会把重点内容标记出来,可以加深印象,很多比较难的知识点后面都有例题,常考点都很清楚,而且思路清晰。

  华图必做5100题

  专项练习我用的是华图的必做5100题,刷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都要多练习。

  听完课后用这个直接练上几道题,这样更能加深印象。华图的专项练习题答案解析很详细,分析的很到位,而且里面都是真题,题量也很足,刷题的时候配上技巧,大量的刷题真的会提高不少分数。

  中公历年真题集

  真题我准备的是中公的,里面的行测和申论上都有,行测是8套卷,申论是14套,之前就听说中公的真题不错,就直接用它来刷题了。

  不得不说中公的质量真的不错,而且真题整理的很好,解析也很详细。但是切记真题很珍贵,一定要把前面的基础知识和模块的知识练熟之后再开始刷真题,真正发挥出它的效果。

  Ps:申论可以多准备几家的,互相对比,选自己觉得写得最有道理的用~

  2.班课

  闪能系统班

  备考我报的闪能公考,老师讲的做题技巧和方法都是最实用的,也是根据真题进行挖掘和总结的,总之就是怎么提分怎么来。建议坚定决心想一次上岸的考友,跟紧闪能就够了。

  我是一直跟着它家系统班走的,向润秋老师的行测讲的真的很绝。在听课的时候,我会先看教材预习一边,把上面的例题做一做,自己找不对的原因,再去听课就会事半功倍。老师课上总结了各类题型的做题技巧,尤其是资料方面的技巧,我在做题阶段,就能直接用这些技巧去秒题,做题速度也变得贼快,整个学习过程中几乎没遇到什么瓶颈。

  三、不同阶段规划

  我备考了不到三个月,把整个的备考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

  抓基础,掌握知识(一个月)

  刷专项,查漏补缺(一个月)

  过套题,系统训练(半个月)

  每个阶段的主旋律也不一样,具体要用的教材也不同,下面分阶段具体分析一下。

  1.抓基础,掌握知识

  做题技巧再高,基础差,上了考场该完蛋还是完蛋,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一味地追求技巧,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先把华图模块宝典配合着班课过一遍,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基础打牢;申论同理,先看教材和课程,行测要和申论一起来学,不要分开。

  在听课时及时做笔记,切记不要照抄课本或者ppt,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总结,这样才能进步。前期的学习阶段很重要,也是培养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一个过程,这关键这后期能否顺利的提分。

  2.刷专项,查漏补缺

  专项刷题的目的就是提高对知识的熟练程度,差不多也是用1个月的时间来练习。比如学习行测在刷华图5000题的过程中,看起来只是在做题,其实在刷题的同时也在熟练知识点,以达到加强记忆的作用。

  我可以在积累经验见更多题的同时,查漏补缺,哪块知识掌握的还很薄弱,就再回看课程,直到把短板补上,申论同理。

  3.过套题,系统训练

  也就是最后的冲刺阶段了,就要开始整套的限时写卷子了,我准备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冲刺训练,注意是写限时真题,尤其是近五年的真题。

  经常限时做试卷可以更好地把握做题节奏,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做不完行测,这就是平时没有多加训练,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没有找到做题的节奏,不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些模块上多花时间(比如推理、言语),哪些模块应该少花时间或是放弃(比如数量,常识)。

  四、实用工具推荐

  1.app推荐

  半月谈人民日报

  学习申论必备,上面的文章一定要多看,尤其是时评类,看大概、看结构、看段落、看语句。并且多积累自己的素材库,培养写作语感。

  公考雷达

  考公人必备,上面有各个省份的考试公告、职位、时间等等的消息推送,随时掌握考公信息。

  番茄ToDo

  学霸模式+强制锁机绝对好评,适合离不开手机症晚期人员,时间管理大师必备神器。

  华图在线

  上面有大量题都可以免费做,还有各省历年真题都能免费下载。还都是可以手机刷题,等电梯时可以来两道常识看一看。

  2.小型打印机

  不说申论,就行测上的错题,尤其言语题抄起来费老牛鼻子劲了,买个小型的打印机能省不少事,错题总结起来效率也提高了不少。网上挺火的那个咕咕机就行,在x鱼上买个二手的,50左右,等上岸后还能再卖了。

  3.ipad

  现在大部分人手一个iPad,不要只用来打游戏看剧啊!ipad学习起来也很好用,上面一些软件用来无纸化学习省时省力。当然,没有也没必要再专门再去买个。

  ——————分割线——————

  无论是小白,还是二战三战,决定了就好好准备吧,基础没打好,就拼命往死里学;时间不够花,就提高专注力;效率不高,就放下手机,放下那些干扰你的人和物,前进吧。

  希望看到这篇文的人都能成功上岸!


上一篇:国考一对一辅导(国考在线一对一辅导效果怎么样)

下一篇:国考一年考几回(想考公务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