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40(国考能考140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推荐文章
国考能考140、150+,
用我妈的话说,就是祖坟冒青烟,门庭要兴旺了!
我当时考公成绩行测和申论都考到了70+,笔面加起来岗位第一上岸的。
要不是我劝我妈要低调点,她是恨不得用村里电线杆上绑的大喇叭给我全村无死角广播,亲戚朋友都请家里了,出门就说我要去国家单位上班了,之前一直催我和老公要孩子这下也不说了。
这是我前二十多年从未有过的体验,上次我这么受家里人重视还是我结婚和老公家人谈彩礼的时候。
有了这番经历,我真切的感受到成为公务员,端上铁饭碗,在老家人眼里是多么体面。现在我就是七大姑八大姨眼里光宗耀祖的存在,说是往上数几代家里也没出现过当官的。害,其实我就是个没啥权力的不知名的小公务员,每天就老老实实上班,本本分分做事。
但话说回来,我一开始查到笔试成绩看到两科都是70+的时候,其实我也是有点意外的。毕业那会我和室友一起考公,最后惨淡收场,工作后我再开始准备公考,心里也没啥把握,没想到我再次备战国考,能够一次上岸。
上岸以后有很多亲戚家的孩子问我备考经验,我前后也说了很多,但不够系统。今天我就把我的复习经验整理好分享出来,看到最后且能用在备考当中的,最后笔试70+也不难考的。
接下来废话不多说,怎么准备国考跟我来。
一、前期准备要到位
准备国考不管有没有复习经验都要做好考前准备,等复习开始后更方便备考。
我在毕业那年有一次考公的经历,但是那会准备比较仓促,加上我也没怎么上心复习,笔试成绩出来很差。两年后我再准备国考,在老公的建议下开始调整了备考的各项准备,这样根据实际情况复习,我觉得备考过程很轻松。
下面说说国考复习要做哪些准备,还没开始备考的朋友可以对照准备起来。
01 坚定备考的信心
参加国考准备公务员考试想要顺利上岸有一定难度,咱别的不说,就说每年选择考公的人数都有百万,其中落榜的也有几十万,能考上理想岗位的就更少了。
但尽管如此,准备公务员考试也要有信心,不能还没看到结果就有放弃的想法,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复习,最后成绩也不会太好。
我也是在大四那年考公失败之后,产生放弃考公的想法,然后找了私企的工作上班。每天在小小的工位上对着电脑不停的的交接各种消息,还要应付来自上级和客户的压力,经常熬夜加班脸上爆痘又长斑。我老公都说我看起来没有刚毕业那会精神好了,他鼓励我继续考公。
我就重整旗鼓在工作两年后再次开始准备公考了,这次备考我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公,加上老公也一直在我的身后支持我,整个复习过程中我都很有信心。
02 复习要有计划性
正式开始备考之前,一定要了解历年考试时间(几月份)、考试的形式(申论、行测的题量),这些信息可以从中公、华图、粉笔这些网站查询,也可以自己买几套真题研究一下。
我因为是脱产备考时间比较充裕,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做出规划,最好能明确到每周、甚至每天做哪些题目、看什么书、背什么知识点。
03 资料选择要实用
我在选择复习资料的时候考虑到基础不好,做题又没有方法,所以一开始复习我买的学习资料有行测和申论的备考教材、真题和习题等。当时选的是粉笔的资料,考点总结细致,答案解析也更细致,我在复习的时候用着还挺合适的。
除了教材和真题,那会我老公也在网上给我买了几本素材书,平时我拿着看也能积累一些备考的素材,后面申论大作写作我还用到了一些。
二、复习方式要合理
想要在公考中拿个不错的成绩高分上岸,那一开始怎么复习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我是觉得有行测和申论备考经验,自己做题能拿分的考生可以自学;但没有考公经验,做题又没有方法的考生还是报班学习会更好。
我公考上岸就是报了班的,主要我毕业那年自学上岸失败过,工作两年后再次备考心里也没底,老公就建议我报班准备国考。说到报班,行测和申论题型多样,想要答题拿高分关键还是得有实用的备考技巧,有方法去做题把答题的正确率提上来了,最后上岸更有希望。
但也不是所有公考班提供的技巧方法就实用,我那会报班先跟的是粉笔,课程安排和复习资料我觉得粉笔做得都挺细致的,但老师教的答题方法实战性还是差点。我用老师教的方法去做课上的那些考题很容易解答,就是到下面我换了同类型的其他考题就用不上了,说起这个我就心累,听了几节课答题方法做题也用不上。
我后来又报了闪能公考,我整个听下来觉得闪能的班实战性挺强的,我行测申论跟闪能最后都考了70+不是瞎说的。如果你做题老是拿不到分的话,那跟闪能是没啥好担心的。备考期间我跟着闪能学一点弯路没走,考点老师上课讲的很细致,属于抽丝剥茧的那种。到做题时我按闪能教的来,解题拿分一气呵成,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要能坚持跟闪能学到底,真题再多刷刷练练,上岸的概率还挺大的。
三、行测备考分题型
行测的考试题型多样,而且每种题型的答题思路都不一样,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题型特点来复习,这样学习更好掌握。
我准备行测科目的时候就是分题型来学习的,当时是按照言语理解、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这个顺序来学的。下面说说我复习使用的方法吧。
01 言语理解
想要学好可以多注意转折和重复率高的词。因为这一模块的本内容是非常多的,章里带有转折、递进、因果关系的词后面往往是重要的内容,需要留心多看多分析。反复强调的词可能就是解读材料的“题眼”,可以圈出来。
言语理解有点像是选词填空,找到技巧做我觉得还是很好拿分的。
02 常识判断
这一部分的知识点都比较碎,主要还是靠平时的积累,比如多看新闻联播和法制频道什么的,所以这部分也是从备考开始就要做准备的。我平时吃饭什么的都会打开手机或电视看新闻或者法律频道的栏目。这样不间断的听或者看就是一种积累,常识热点在不知不觉间就掌握了,平时备考大家也可以多注意积累学习。
03 数量关系
我通常把数量关系放在一是因为数学不好,二是因为数量关系费时间。它包括包括了工程问题、行程问题、集合问题、平面几何等题型,备考的时候可以针对性解决一个专门的考题再对应总结经验,平时多练习也能拿个不错的分数。
04 判断推理
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是比较考研技巧的题型。,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常接触到的东西,学起来有一些难度。但我复习过后也发现大多考题都是有一定规律和技巧,而且每年考的解法也差不多,大家可以多注意分析积累答题技巧。
05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的是运算能力。我的经验是,资料分析要找到自己出错的原因,究竟是读题不认真、数据计算错误、还是计算方法不对。找到出错的原因,做好统计,有针对性的练习。
四、申论复习有技巧
说完行测,咱再来讲讲申论怎么的备考把握。我觉得申论复习和行测备考差不多,都是有一定技巧的,复习的时候掌握住技巧方法更好做题拿分。
01 归纳概括题
这个题型是我备考那会比较喜欢做的,答题的时候根据材料的可以直接分点作答:序号+要点总结+描述细节。这样答题看起来思路清晰,格式也更规范。
02 综合分析题
大多时候考的是谈谈对材料中某句话或者某种现象的理解,我看见这样的题老是不知道怎么切入。跟闪能学了之后,我梳理出这样一个答题思路:先说明某句话或者某种的现象的大意,然后结合的材料和实际分析原因,最后总结对策。
03 对策建议题
这个题型我觉得是申论考试中难度比较小的一个了,答题要点多半都可以通过材料才总结概括,大家要是能做好准备,这个考题拿个高分不难。我比较建议的答题思路是:审清题干确定答题方向-梳理思路提出对策-分类整理写出答案。
04 公写作题
它往往会给一个身份,比如区委负责人、信访工作人员,在特定的条件下,完成特定的工作。这样,我们在作答应用,只需要把握一个基本的原则,即“演戏”。演戏就要做好下面三点:扮演好角色,也就是题目中给定的身份;找出针对的群体对象是谁;作答涉及的要点应该来源于材料。
05 申论大作
想把大作写好,平时就要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比如多看R民日报的公,学习里面评论员的用词以及行逻辑和框架。另外就是学习一些比较经验的开头,比如列举事件+总论点、列数字加总论点、引言+事件+总论点等。以及比较经典的作格式,总—分—总,即一个总论点,三个分论点,结语总结,这样的格式能让章看起来更规整。
希望大家都能一战上岸,不要忘了点赞收藏+关注哦!
上一篇:国考135道题如何算分(省考行测想拿高分怎么搞?) 下一篇:国考140分什么水准(2021国考多少分才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