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省考信息 > 应届生省考优势如何填写(应届生想冲一下省考该如何准备?) 应届生省考优势如何填写(应届生想冲一下省考该如何准备?)

应届生省考优势如何填写(应届生想冲一下省考该如何准备?)

  |  省考信息


  我是19年以应届生身份冲的省考,当年在老家考的,笔面一次过,行测77.8分,总分146.3分。而且我备考的时候没报地面班,算纯自学了。

  因为当时地面班的几万块钱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实在是有点太多了,于是一咬牙一跺脚就自己自学了。所以现在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培训班我不是很了解,只有自学的经验,有需要的可以浅浅借鉴一下。

  一.准备第一步:选择学习资料

  要自己准备省考,资料绝对不能少。在进行正式的公考计划安排之前,得先把资料准备好。我把自己备考时用到的资料罗列了一下,分享出来。

  《华图模块宝典》

  要学行测理论知识用华图的这个教材再合适不过了。主要就是用来学基础知识,它根据行测不同模块的内容进行了划分,这样学起来更有重点。

  每个模块介绍完之后,后面都有对应的章节例题。学完可以把对应的模块例题写一写。华图的这个教材就很像那种自带讲义的课本,书上的基础知识写的也很清晰,对第一次备考的小白来说很友好。

  《华图申论宝典》

  华图这个申论教材一共有三本,万能宝典,范文宝典和命题热点。我复习的时候主要是以前两个为主,通过前两本教材看看申论的考试内容有哪些,做题方法都有什么。申论考试的考情是什么样的,考官的评分标准如何,把这些都了解一遍再去备考更有针对性。

  《阿甘上岸说》

  阿甘一直是公考笔试备考必刷的课,把老师讲的解题技巧弄明白吃透是笔试拿高分的关键。

  老师讲的各个模块对应的技巧实战性很强,学完之后得多跟着真题去练,像截取判定法之类的公式要一直练到记准练熟为止。解题技巧掌握住了做题速度和正确率就上来了,笔试想拿个高分不难。

  粉笔《决战行测5000题》+《决战申论100题》

  习题册是中期巩固自己学过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的资料。我用的是粉笔的,它家习题册最大的优点就是答案和解析写的很详细,方便找到自己的错误点整理错题。书上的题也都是按照模块去分的,所以刷题的时候就很有针对性,后期可以挑自己的薄弱块进行专项训练。

  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这个资料就不用我多介绍什么了,真题最能反映出命题人的命题点和出题核心,只要把真题给刷熟了,考试就不可能拿低分。

  二.备考第二步:制定学习计划

  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题量巨大、时间紧张、知识点涉及广,备考的难度很大;申论则是对回答题目的思路和写作格式要求很高,也有一定的难度,想学好就得认真安排一下自己的备考计划。

  无论是行测还是申论,学习的安排都是三个阶段,可以同步进行,只是侧重点略微的不太相同: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30天)

  资料:《华图模块宝典》+《华图申论宝典》+《阿甘上岸说》

  开始备考的第一个月,申论和行测都需要进行一个基础知识的学习。对行测来说,就是根据不同模块去学习各种基础知识点和一定的解题技巧;对申论来说,更多的还是要听课了解申论题型,题目的评分点以及解题思路。

  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都离不开基础学习,就像有句老生常谈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把基础打牢了到后期的刷题复习效率才会高,练习才有效果。所以一定要重视基础学习。

  学习方法就是一边看网课一边读教材。这真没啥大的诀窍,打基础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方法土里土气但是却是最好用的。一定要认真去看视频课和教材。当时我在学的时候,除了听课看教材之外,同时也在教材进行一定的笔记补充,把阿甘课上讲到的教材上没有的知识点进行一个补充。

  阿甘课学完就可以直接上手运用老师教的做题技巧,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而且第二阶段学完就做题正确率也是肉眼可见的在提高。

  当时我学的时候是把教材和阿甘结合起来学习,按照模块去学一个一个挨着过,听完一个章节就去写对应的课后习题巩固,这样复习下来基础可以掌握七八成。

  第二阶段:巩固强化(30天)

  资料:粉笔《决战行测5000题》+《决战申论100题》

  把基础部分学习完之后,对于行测和申论基础知识体系的大框架就基本建立起来的。这个阶段要开始通过刷题掌握阿甘课上讲到的做题技巧和方法了。行测和申论我刷题用的都是粉笔家的《决战行测5000题》+《决战申论100题》,粉笔的这两个题库都是按照模块把题目分开去编的,刷起来就很方便。

  刷题也是有方法的,不是对着练习题一顿乱刷就完事了,这30天的学习目标是熟练掌握自己学过的做题技巧。所以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到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在写题的时候有有意地去运用自己学过的技巧解题,这样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做题效率。

  最好准备一个错题本,写完一个章节就对一个章节的答案,把自己的错题及时订正到错题本上,每天至少要抽出半个小时来回顾一下错题。申论和行测的题目要分开在两个本子上去记,千万不要把题目混乱的挤在一起。

  当时在订正错题的时候我还是有遇到自己没掌握好的知识点,遇到这种情况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回溯阿甘课,去找课里对应的知识内容看,再听老师讲一遍,认认真真把知识点给彻底理解了再进行后续学习。

  第三阶段:冲刺复习(35天)

  资料:历年真题

  学习了基础又通过刷题掌握了做题技巧之后,可以进行最后一个阶段的学习了,利用历年真题进行冲刺训练,这个阶段需要花费的时间大概是35天左右。在这一个多月里把近几年的能找到的真题都给写写,和第二个阶段一样,写完之后就立刻对答案,分析自己的错题然后记录到自己的错题本上。

  同时这个阶段也要锻炼自己的做题速度,毕竟行测的题量巨大,有了做题技巧和方法之后就要开始用真题锻炼自己的做题速度了。可以在写真题的时候掐着时间来写,慢慢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

  到考前最后一周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减少自己的任务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心态调节上,日常的复习任务以背为主,我当时主要就是看自己的错题本和笔记本惹,这种考前几天的时候,也不适合去做大量练习,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尽可能以一种轻松的状态上考场。

  三.备考第三步:把握原则技巧

  备考的第三个重点内容是复习的一些小技巧和原则要掌握,尤其是第一次准备省考,更应该注意一下复习过程的一些细节问题。

  第一个要说的是笔试时的写题顺序,这个点其实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安排,我当时是根据自己的练习效果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总结了三个笔试原则,先来说说这三个原则:

  原则一:开始先写常识类比

  一般情况下省考是提前发考试卷子的,本意是为了给考生充足的时间填写个人信息。这个过程不能写卷子上的题,但是,可以看卷子的题呀!写完个人信息的这个时间段就可以看看试卷最前面的常识题和类比题,在心里把答案记一下,等到正式考试的铃声响了之后,就直接把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原则二:数量关系要靠后

  数量关系绝对绝对,不要放在第一位去写!就算是在备考的时候数量关系练得很到位,掌握的很好,也不可以上来就写数量关系。这个部分的内容就算不难,计算的过程也是很费时间的,一不小心就在这个模块上浪费很多的时间,可能导致其他简单模块的题写不完。这不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原则三:做题顺序先易后难

  前面两条原则讲了常识和数量关系的做题顺序,还剩下言语理解,逻辑判断和资料分析这三个模块。开始考试之后先把能写的常识题写了之后接下来的题型安排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概况来决定,自己擅长什么模块就先写什么模块,先写对自己来说简单的模块,把难的放在后边去写,把握住先易后难的这个原则。

  把握住这三个原则,制定好自己的做题顺序,考试时才能最高效的答题,才更有拿到高分的可能。

  讲完笔试时的三个原则,再说说一些学习小技巧,在平时备考的时候可以格外关注这几个细节,如果可以把这几个细节把握住,备考过程里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细节1:提高练习质量,拒绝题海战术

  这个备考细节主要针对申论,尤其是在申论刷真题的阶段,一定要记得转变自己的写题思维,申论在刷题的时候题海战术是最不可行的,只有量但没有质量的刷题是在做无用功。只有保证申论做题有质量之后,才可以真的有练习的效果。

  细节2:扩大做题范围,杜绝死记硬背

  如果刷题的时候,把自己准备的真题都写完了,就可以扩大自己的写题范围了。像国考和选调这类考试的真题也是可以刷一刷的,多做真题是没啥坏处,还可以让自己对解题技巧的运用更加灵活。

  细节3:虚心学戒骄躁,杜绝盲目自大

  这是那句老话所说的“骄兵必败”,在备考的时候随着学的东西越来越多,对知识的熟练程度越来越高,刷题的正确率和速度上去之后,自己有时候就有种“我很行”的错觉,这种想法是一定要杜绝的,在备考的全程都要虚心去学习,认真完成自己的复习任务,戒骄戒躁才能脚踏实地,才能考出不错的成绩。

  文章到这里就没啦!赶紧去学习吧!好好准备,上岸的希望还是很大捏!

  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备考的小伙伴有所帮助!祝大家早日上岸!


上一篇:应届生是国考还是省考(应届生一次省考上岸可能性大吗)

下一篇:应届生省考和国考的区别(在国考和省考之间应该如何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