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国考(4个月的时间准备国考笔试应该怎么做?)
推荐文章
4个月国考笔试攻略,带你取胜百万大军!
从现在到十一月底,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能把握好这几个月,国考上岸根本没啥问题。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时间够不够用还是得问问你自己!
江湖规矩,先来个自我介绍:国考148.2分一次上岸,这是我备战3个多月的成果。期间踩了不少坑,没有巨人的肩膀,没有并肩的伙伴,全靠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而且在去年帮助我的大专表弟成功上岸某市直单位。
所以在备战国考这方面我还是有些话语权的,当时给表弟总结的备考方案我还留着,趁着这个机会我就分享出来,希望看到的人能成为我下一个表弟,啊不对,是下一个上岸的!
一、每日时间安排
很多人其实直到备考中期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安排,尤其是全职备考,每天的时间很多却不知道怎么去利用,白白浪费掉很多时间。
我简单回忆了一下我当时的一个作息,和我差不多的话直接拿这个当模板就好。
6:00—7:00洗漱、晨跑、吃早饭。洗漱结束后我会去楼下跑两圈,整个人会精神很多,然后顺便去个早摊点把早饭解决。
7:30—8:00学习时政。脑子清醒的时候是最适合背时政的,时政一般要复习到考前一年,集中起来量会很大,但分散到每一天就比较轻松了。
8:00—9:00看教材预习,听视频课。把上午要看的视频课以及对应的教材先过一遍,对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一个预习,然后不懂的知识点就标出来,课上有针对性去听。
9:00—12:00看视频课、整理笔记、做练习题。
12:00—13:30吃饭、午休。我的午休时间一般一个小时左右,太短的话下午会很困。
13:30—17:30 看视频课系统学习,跟上午没啥区别。
17:30—18:00 休息半小时,尽量不刷手机。
18:00—19:00晚饭、散步。
19:00—21:30 看视频课或刷题。
21:30—23:00整理错题。我晚上一般都是用来整理错题的,把一天里做错的题都在过一遍,有代表性的就整理到错题本上。
二、行测原则性建议:
论行测考试还得靠技巧,而技巧的磨练就需要刷题。所以行测想要得高分的结论就是先学会好的方法和技巧然后刷题,最后还要总结。
(一)资料:
视频课我看的是阿甘上岸说,刷题用的是粉笔的行测5000题。阿甘是行测高分必看,里面的技巧方法实战型很强,我是听懂直接就能做题,跟着练就行了。
我是边看边记一些重要的技巧和方法,有些解题思路也需要好好理顺,把老师总结的一些做题方法记忆熟练,接着去刷粉笔行测5000题,一个模块一模块的过,通过专项刷题训练把技巧掌握透彻。
另外刚开始刷题的时候速度肯定上不去,这点不用担心,等把方法练熟之后,速度和正确率自然就上去了。推荐把重点放在资料、言语和判断上,数量和常识有选择性的放弃。
行测的基础部分其实不难,最让人头疼的数量部分也就是极个别题而已,通过看视频课和教材自己就能完全掌握。重点还是学完后做题,把老师讲一些做题技巧都掌握,再多刷题,拿个70多分不是问题。
(二)行测那么大一堆怎么学
原则上来讲,行测五大模块,只要把握住资料、言语、判断,就成功一大半了。剩下两个常识和数量,要先看个人的学习情况来定到底学不学,然后再去考虑怎么去学。
1.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就是放平心态,既然反抗不了就接受它。
即便是它材料长、数字多、题型绕,也丝毫没关系。毕竟我们要清楚,资料分析分值大,备考性价比高,而且相对那俩模块来说是最好提分也是最简单的。
而且我发现了虽然它的题长的不怎么样,但确实没有那么难,就像高中时候做那个英语阅读,内容越长生词越多的题目越简单,道理是一样的。
学习资料分析时要把公式先弄明白,教你们一个我当时用的方法:听课的时候把公式全部记下来,贴在我桌子前面的墙上,用到了就抬头看看,看个一星期就记住了。
然后就是把资料分析的每种题型判断好,每种题型都会对应一种提问方式。阿甘的课在这一部分讲的就挺清楚的,比较系统也比较详细,包括会说公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计算时候最多保留三位小数等等这些。
最后是资料分析里的速算技巧,像截位直除、百化分的技巧这些,合理使用能很快的提高做题速度,效率直接高一倍。
2. 判断
判断刚开始做其实也很难,就像吃榴莲一样没法下手,但是如果能掌握去壳的技巧,那就容易多了。
①图形推理:
个人认为这部分最重要的是,看到图形的时候要知道它属于哪一类规律、位置、样式、属性或者其他,因为知道了规律之后基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推出来正确选项。
刷题时需要练习的就是如何快速地去判断、识别图形中包含的规律,比如黑白块,可能是位置规律,也可能是黑白运算等。
②翻译推理:
这部分一定要注意不要用生活常识去推,要用公式去打败题目。
比如明确哪些逻辑词是前推后,哪些是后推前,还有逆否等价,且或关系,摩根定律等等。虽然这些刚学的时候会比较头秃的,但它们是值得下功夫去记的。记不住的也可以用上面资料的那个方法,贴在墙上直到记住为止。
3. 言语
技巧、技巧还是技巧,技巧贯穿整个言语。
言语做题宗旨:刷题时多去研究选项,不管是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刷到基本明白出题人想考什么,又通常会在哪些地方会设置坑的时候,正确率自然就上去了。
感兴趣的可以参考我当时总结的一些,自己就不用再花力气去总结了:
①片面:文段中心明显是两个或多个方面的内容,但选项只有其中一个方面,不要犹豫直接排除掉。
②解释说明:阅读文段时抓住中心内容,不要被有些例子和说明的内容给迷惑住,更不要觉得它和原文有些匹配就去选它,这是不严谨的做法。
③表达绝对:选项中出现谁比谁更怎么样,或者谁最怎么样的表述,基本90%都是错误表达,明目张胆告诉你它就是错的。
④对策出现在选项中:要清楚不是所有的对策都正确,正确答案的对策一定是有针对性的,和中心内容无关的废话干脆利落排除掉。
三、申论原则性建议
明确的告诉你,申论不是玄学,也没有那么难啃。申论其实是最容易走捷径和最容易提升的科目,学不好就是因为没掌握到应试答题技巧和方法。它也只不过是篇幅长一点的客观题,答案都在材料里。
我的申论刷题资料:
决战申论100题、真题;视频课听的李梦圆的课。
在课上老师会讲许多例题,一步步分段落逐句分析材料,找到材料的要素,标注出来,最后用简练的语言整合起来。课下自己多用老师的思路分析材料,锻炼自己材料找点的能力,尽可能多的踩到得分点,根据答案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做到精炼。
申论跟行测差不多,我是把重点放在了小题上,大作文两三天写一篇就行。有关小题的话我是从100题中找了几十道比较经典的题,结合老师讲的方法,先把内容提纲罗列出来,然后找到共性,接再分条去写,能多列出几条是几条,反正多写不扣分,做完多总结就行。
四、申论答题习惯
1. 申论小题:抄材料+关键词前置。
拿到题后我会先读题目确定好材料范围和作答主题,然后去材料里找答案,相关的语句就用笔简单画出来,不确定的语句就圈出来区别开,写完后如果还有很多空格就再加上去。
单一题是最好抄的,比如问汽车文明产生的原因的题,那只找原因就OK了;
综合题虽然会涉及目的、意义、危害、问题、对策等多个要素,但如果能识别清楚并找全,然后在抄材料的基础上从句子中找关键词并且前置,也能写出一个层次分明的答案。
2. 公文写作:内容第一、结构第二。
不同的公文种类会对应不同的写作要素,像目的、意义、危害、问题、原因、对策这些等。
但其实不需要我们刻意去区分和记忆,因为材料里都有嘛,只要能找出来有什么就抄什么。
抄的时候再归归类,相同要素抄一起,结构自然就出来了。
3. 大作文:紧扣主题,找准总分论点。
首先是要简单明了,包含主题词。
接着是内容:首先从题目和材料里提炼出总论点和分论点,材料里的论点一般都在小题没有用过的段落。
论点决定文章结构和层次,然后再根据论点写论据:
开头第一段就是开门见山,阐明自己的观点,写上关键词和总论点,如果有合适的背景,可以用背景引入。
然后第二、三、四段开头第一句亮明分论点,接着补充论据,一般是借鉴材料和日常积累。
最后是结尾,最好用一个金句去过渡,然后回扣主题,首尾相应很重要,再根据情况适当升华、展望。
总结一下:小题字数紧张,不要有废话,在内容的基础上能归纳和关键词前置。大作文标题、总分论点一定要紧扣主题,能自由发挥的地方是论据,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通畅、逻辑清晰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要求。
还有就是,不要太过纠结临考前的模拟分数,低了不要气馁,高了也不要得意,它又不是考试分数,只需要记得努力可能会撒谎,但不会白费。
敬各自努力,咱们高处见~别忘了点个赞再走呦~~
上一篇:农村特岗教师考试范围(特岗教师是什么) 下一篇:准备国考还是省考(各位上岸的同学们推荐省考还是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