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省考信息 > 山东省考考点(山东省考考情分析兼备考指导判断篇) 山东省考考点(山东省考考情分析兼备考指导判断篇)

山东省考考点(山东省考考情分析兼备考指导判断篇)

  |  省考信息


  一、判断基本考情分析

  2015年和2016年山东省考判断推理总题量为35道题,但从2017年至今每年均增加了5道图形推理,总题量变为40道,因此建议大家以40题的总题量备考。近五年的判断推理部分均由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这四种题型组成,相较于联考的其他省份,考点比较全面,需要考生在备考时多下功夫。

  二、重点题型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图形推理

  山东省考的图形推理从2017年至今题量均为10道。考查形式有一组图、二组图、九宫格和分组分类四种,考生需要掌握并灵活运用每种题型的思路。2019年新增了一道立体拼合题目,是一个不小的变化,值得考生关注。

  必考知识点:数量规律、空间类

  数量规律中,近五年每年必考3道甚至更多,占整个图形推理题目的30%,足够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这就提醒考生复习要全面,运用要灵活,熟记特征图,掌握做题思路,从而更快更好的解答题目。

  空间类中,近五年每年必考1道六面体的空间重构,2018年新增了1道创新型的空间重构和三视图,2019年新增了1道立体拼合,空间类的考点呈多样化的趋势。通过近五年的考题还可以发现,空间重构图形展开图的复杂程度在逐年增加,但是考生不用担心,只需重点掌握几种常见解题方法如:相对面、相对位置法和画边法等,即可快速解题。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多练习,尤其是画边法,熟练应用。

  高频知识点:属性规律、样式规律

  属性规律在2017及2018年各有1题单独考查了曲直性和对称性,但近三年考查更多的是曲直性或对称性与数量规律(尤其是面数量)的复合考法,可见山东省考也热爱考查“曲直”这个考点,希望广大考生提高对曲直的重视,加大复习力度。当碰到复杂图形时,也可以往曲直及其复合考查的方向思考。对于对称性这个考点,希望广大考生一定要熟记对称性的相关特征图,以此快速解题。

  样式规律中,主要考查加减同异和黑白运算这两个考点,近五年一共考过3道样式的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大家也要注意此类题目的技巧在精不在多,一定要细心解题。

  一般知识点:位置规律、特殊规律

  位置规律在2018年和2019年各考查了1道,形式创新,思路灵活,建议考生秉着复习全面的思路,掌握位置规律的基本考法、做题技巧和相邻比较的思维。

  特殊规律虽然考查频次不高,但在2017年考查的1道题难度比较大。所以,建议各位考生熟练掌握特殊考点的内容和解题特征,反复练习相应的做题技巧即可。

  (二)定义判断

  就山东省考定义判断的考查形式来看,近五年来,每年都是考查7道以上单定义,1-3道多定义,难度和联考难度相当,题型设置和联考也很相像。故而需要考生重点了解和掌握单定义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1)看清提问——别做马大哈:看清提问是“属于”还是“不属于”;若题干出现多个定义,看清问的是哪个定义,优先阅读。

  (2)抓准信息——少当回头族:抓住定义中的有效信息,重点信息做圈画,避免将定义从头读到尾,来回重复读。

  常考的关键信息包括:

  主客体(常见:个人、企业、行政主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注意主体或者客体不符的选项一定不符合定义。

  方式目的(常见关键词:根据、通过、方式、手段、达到、实现等)

  原因结果(常见关键词:由于、因为、导致、致使、造成等)

  快速锁定关键词能让我们在分析选项的时候更快,更有针对性。

  (3)选项比较——别做死心眼:题干较难读懂或者选择纠结的时候,不要死磕一个选项,要运用比较择优的思维。

  山东省考中,近五年每年必出1道效应原理类题目,如2016年的“替代性攻击”、2017年的“睡眠者效应”、2018年的“拆屋效应”和“长尾效应”,2019年又考查了“旁观者效应”、“贝勃定律”和“晕轮效应”。这些题大都是通过讲故事等较长或者其他难以理解的表述来增强题目难度,所以考生应该多关注重点段概括总结出的内容,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此来快速解题。

  (三)类比推理

  山东省考中类比推理看似简单,但是考点比较细而且偏,又时常涉及常识,使得类比整体难度中等偏上,想拿高分并非易事。需要考生掌握常考的逻辑关系,并且熟练运用对比择优的思维,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到,近五年山东省考查的大部分都是逻辑关系,可见逻辑关系十分重要。逻辑关系包括全同关系、包容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对应关系等五种,其中包容关系可细分为组成关系和种属关系,并列关系可细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而对应关系的考查最广也最灵活;语法关系是以造句的形式将题干词语联系起来的一种关系,根据句子成分不同主要分为主谓关系、动宾关系、主宾关系等。

  必考知识点:对应关系、并列关系

  对应关系在山东省考类比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每年的考题中有近一半的类比题目都在考查对应关系。常见的对应关系有功能对应、顺序对应、因果对应、方式目的对应、工具的对应等。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每年都考1道动作先后顺序的对应,如: 考查2016年考查了“违章”和“罚款”的先后顺序;2017年考查了 “作茧自缚”和“化蛹成蝶” 的先后顺序;2018年考查了 “申报”、“审查”和“批准”的先后顺序。

  并列关系是个很高频的考点,包括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分不清这两者的时候,可以看除了这两者外是否还有其它并列事物存在,有他物即反对,无他物即矛盾。

  高频知识点:包容关系

  包容关系包括组成关系和种属关系,对于这二者很多考生表示分不清,此处教给大家一个小技巧,分不清的时候用“是”来造句子就可以了,能造的通就是种属,不行的就是组成。如2018年考查过“小斑虎猫”和“虎猫属”的关系,小斑虎猫是虎猫属,所以二者为种属关系;再如2017年考查的 “上衣”和“领袖”,上衣包括领袖,但是领袖不是上衣,所以二者为组成关系。

  一般知识点:语义关系、语法关系、交叉关系

  语义关系包括近义关系、反义关系和比喻象征义,很多时候涉及成语和诗句辨析,需要考生日常多积累多总结。之前的山东省考很少考查语义关系,但是2019年考查了3道,说明命题人越来越倾向考查此考点,建议考生遇到尤其是成语类题目可以先从语义关系下手,优先判断所给词语之间有无语义关系,其次再观察成语的结构。

  语法关系就是造句子,如主谓关系,动宾结构等,这个比较简单,只需要记住造的句子结构一致即可。如果出现多个选项句子结构一致,就用“造简单句,能不加字就不加字,能少加字就少加字”的原则,比较哪个选项更好。

  交叉关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判断方式也比较容易,用“有的是”和“有的不是”造句即可,如果能造得通,就是交叉关系。如2019年考查了“感冒药:中药”,可造句子:有的感冒药是中药,有的感冒药不是中药,有的中药是感冒药,有的中药不是感冒药。

  (四)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四个模块中知识点最多,最杂,也是最难的题型。保证较高的正确率并非易事,考生需要准确识别题型,找到解题方法,快速锁定选项。

  必考知识点:论证题型(削弱、加强)

  论证题型在山东省考每年考查4-7道,题量很大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论证题型具体包括削弱题目和加强题目,其中削弱题型每年考查1-5道;加强题型虽然2016年没有考查,但是2019年考查了5道。对于这类重要的考点,各位考生需要掌握:

  (1)看清提问:看清加强还是削弱;看清选“能加强(或削弱)”还是“不能加强(或削弱)”;看清削弱或者加强谁的观点;

  (2)找准“靶子”:找出论点和论据。根据提问方式和题干特征,找准加强和削弱的关键信息;

  (3)预想方式:找到“靶子”之后,不要急于看选项,而是应该根据“靶子”内容,预设出可能呈现的答案形式,再与选项进行对比,可以更有效的避开命题人精心设置的陷阱;

  (4)对比选项:识别常见错误类型,比较选项强弱力度,择优即可。跑题无关、不明确的选项是最为常见的典型选项坑。

  高频知识点:日常结论、翻译推理

  日常结论近五年几乎每年考查2-3道,非常重要。这一类题看似简单实则容易出错,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对比选项和题干中的每一句话,考生要掌握常见错误选项的形式,比如不选无中生有、逻辑错误、慎选绝对化和比较性的表述等。同时根据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包含可能性词汇,如“可能”“有的”,这类选项更有可能是正确答案。

  翻译推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做题方法主要靠背,关键词要背,推理规则要背,只有背才能会,这样这部分题目才可能会是送分题。常见的“前推后”的逻辑关联词有“如果……那么……”、“只要……就……”、“所有……都……”等,而“后推前”的逻辑关联词为“只有……才……”、“不……不……”、“除非……否则不……”等。对于“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确定”的推理规则以及摩根定律“逐项添负号,且变或,或变且”的方法,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且”、“或”关系及其推理规则等,才能够在考试时迅速解题。

  一般知识点:集合推理、真假推理、排列组合、原因解释

  集合推理是建立在翻译推理这个基础考点上的一类题型,这类题目比较复杂,难度较大,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四组翻译、三组换位、两组递推和一组串连,通过多练习的方式练习解题思路来快速解题。

  真假推理是2018年新增的考点,这类题的做题方法是准确翻译题干,找到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边看题干边对比选项排除。

  排列组合近五年考查不多,但在形式上经常创新,而且这类题正确率较低。对于一般的排列组合题目,最主要的还是要掌握代入排除法、列表法等技巧,保持思路清楚,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优先从确定信息入手解题。

  原因解释也是2018年新增的考点,考查了1道,对于此类题目我们的做法就是先找出题干矛盾,再分析选项。

  以上就是粉笔对于山东省的考务考情分析和备考建议,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给大家的备考提供一定的帮助,帮大家把握方向,把握重点,做到事半功倍。


上一篇:山东省考申论考多少(省考在山东如何拿下申论)

下一篇:山东省考聊城公务员待遇(山东公务员考试竞争最激烈的4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