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考信息 > 公务员辞职(谈谈我对辞去公职行为的看法) 公务员辞职(谈谈我对辞去公职行为的看法)

公务员辞职(谈谈我对辞去公职行为的看法)

  |  国考信息


  ⒈转载自:百越水木

  ⒉体制内是个奇怪的圈圈,有多少人想考进去,就有多少人想逃出来。我相信,至少有一半公务员在工作中都动过辞职的念头,有强有弱,有长有短。这都很正常,哪一份工作不是这样呢?

  ⒊每一份辞职报告的背后,都有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薪水。每一次辞职念头的背后,都有一个让人生无可恋的领导。每一个辞职决定的背后,都有一个让人如坐针毡的环境。每一场辞职谈话的背后,都有一个让人心灰意冷的未来。

  ⒋当然,如果仅仅是因为上述理由便选择走人,那结局一般不会太好。我们要知道:体制内的很多情况,体制外都存在。如果没有深思熟虑,那很多选择只是逃避。

  ⒌工作这么些年,也见过一些辞职的公务员。他们多数都很低调,平时不动声色,走时悄无声息,没有轰动的辞职信,没有感人的欢送酒,一封平静客观的辞职报告,宣告着自己最后的选择。

  ⒍抱着这种心态离开的人,一般也能混得不错。他们内心就是把体制内的工作,当成一份普通的职业,在岗在位时,认真工作,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更好的选择后,权衡利弊、勇往直前。这些人对于过去经历的描述,也很简单:我曾经是一名公务员,仅此而已。

  ⒎体制内的工作,就是一份中等偏上的职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有真正抱着一份平常心,才能保持稳定的心态,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谢;去留随意,任云卷云舒。

  ⒏体制内这个系统很复杂,每个人身处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经历,是否适合辞职不可一概而论。不过有两类人,我认为应该辞职。对,我用的是“应该”这两个字。

  ⒐一类是活在痛苦中无法自拔的人。昨天有读者给我留言,说了自己的一些惨痛经历和恶劣情境,大致就是无法承受目前的工作现状,越来越害怕应酬和社交,已经有了抑郁自杀的倾向,为了家人才勉强活下去。我本来想劝他换个清闲的岗位,安安静静过自己的生活。后来想想这种做法也不靠谱,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过早地选择无欲无求,反而是另一种折磨。而且在体制内,年轻人很难厚着脸皮不干活,这种情况说着容易,践行起来是很难的,世俗的眼光、内心的煎熬,全部都像利刃一般扎在心中,难以拔除。

  ⒑所以对于这位读者的情况,我只有一个建议:辞职,马上辞职。辞职前去医院做个全身检查,能看的病都看了,该请的假都请掉,该享受的福利都享受一遍。这个时候就别想太多了,自己开心健康最重要,现在已经是最糟糕的情况了,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另一个是没有任何调动可能的异地公职人员。体制内的异地情况是个死结,为了一份工作,或是背井离乡孤苦伶仃,或是夫妻分居相思难解,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我以前有个同事,跟老公分居十多年,每个周末见上一面,还是在双方都不加班的情况下。熬到他老公还是选择了辞职。白白浪费了十年的青春。

  体制内的工作,跨省调动几率是零;跨市调动几率约等于零,除非是调到省会城市;跨县调动主要靠关系,考试只能考到市区。所以一定要及早认清这个现实,没有调动可能的话,及早辞职,或是重考,或是重新择业。没有考试的机会,没有调动的背景,就别想太多了,这个世界没有奇迹。

  除去这两种情况外,其他的辞职的想法,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很多有辞职想法,却没有行动的人,多是卡在这一步:想走,却不知道辞职之后该干嘛。

  这种纠结很常见,但也要想想,有哪个人是刚参加工作,就知道自己人生方向的呢?对于体制内的多数人而言,没有辞职,只有转行。特别是年轻人,一定要放平心态、放低姿态,把自己当成一个应届毕业生,从头开始。很多人就是想不通,我堂堂一个公务员,辞职后居然去做这个,太掉价了。这就说到我最开始说的那个问题了,对这份职业要有一份平常心。如果年轻,可以出去试试,体制内的几年,不过是一段工作经历罢了。很多大学生不也是毕业后找了好几份工作,跳了N次槽,转了N次行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自己心里也要清楚,外面的世界很残酷,多数人只看到离开后成功的传奇,却不知道他们背后叠起的累累白骨。选择并非难事,关键是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且绝不后悔,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姿态。如果准备好了,那辞职问题也不大,现在外面机会确实挺多。

  对于28岁以下,并且未婚的人而言,这种“归零”的心态是可行的。可对于年纪过了30,有家有室的人来说,就不能太冲动了。年轻人辞职可以选择破釜沉舟,因为他们本来就一无所有;中年人辞职的话,就必须一步到位,因为已经没有试错的成本了。

  如果没有很好的机会,就静静地在体制内积累经验、积累能力、积累人脉,等到时机成熟后再大干一场。如果厌恶工作,也放弃升迁,那就在工作之余干点其他事情,慢慢地把自己业余的事业做起来,然后再选择全职或是兼职。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机会还是很多的。

  我觉得辞职,或者不辞职,其实问题都不大。敢于做出选择,多数都已有所准备。最怕的情况就是,想辞职又不敢辞职,成天处于焦虑纠结的状态,既影响了工作,又耽误了青春。这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处于这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如果经常想着辞职,那就早点付诸实际,光在脑子里想想,永远也走不出这个怪圈。认真写份简历,多投几家有意向的公司,该面试就去面试,了解一下真实的市场需求;或者有空去外面跑跑,看看有没有商机,别光坐在家里空想;或者是找有相同想法的同学朋友,交流创业的思路。反正无论如何,先迈出第一步,然后再看。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该走就走;没有的话,就安心工作,等待时机。

  安心工作真的很重要。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要时刻保持离开体制的能力。其实还有一句话也很重要:要时刻培养适应体制的能力。体制内的环境都适应不了,凭什么认为在体制外就能一展雄风呢?或者说,体制内所谓的“恶劣环境”都能hold住了,出去后不就更能如鱼得水了吗?

  要多问自己一句,我的辞职,到底想改变什么现状?辞职后,能否达到我的目标?想清楚后,就一步一步开始行动。行动的过程,能让人学会很多,或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或是更加珍惜目前的现状。

  对了,如果想辞职,现在就好好学习写作吧,不然到时候写封辞职信,还要上百度搜半天,多尴尬。


上一篇:公务员身体检查标准(公务员体检不合格的8种情况)

下一篇:公务员辞职国考(考上公务员不想干了可以直接离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