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考信息 > 公务员考试系统(如何系统地准备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系统(如何系统地准备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系统(如何系统地准备公务员考试?)

  |  国考信息


  ⒈4年前,考公、考编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⒉再回首,也就是弹指一挥间。

  ⒊备考的时候,我看了很多前辈的备考经历,借鉴了不少。

  ⒋但我觉得,经验再多,不去实践,也没法转变为自身的能力;不去尝试,更无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

  ⒌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有的人临阵磨枪,距离考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才开始备考都能轻松上岸。而有的人备考了好几年,参加过大大小小的考试很多次最后也没上岸。

  ⒍所以,还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好好规划并为之坚持不懈。

  ⒎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会不断调整,寻找最优解,唯有如此,才能不做“无用功”,不走冤枉路。

  ⒏下面跟大家谈谈我的备考经历和一些经验。

  ⒐一、考公原因

  ⒑我本科毕业后直接就去工作了,没有考公、考编的想法,由于工作压力太大,晋升遥遥无期,和家人商量之后,开始了我的考公之路。

  每个人考公都会有自己的理由,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都要充分考量这条道路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愿意为之付出。只有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考公,并且做好清晰的规划,坚持不懈付诸行动,才有可能真正看到希望。

  很多人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看到别人考公务员自己也去考,但是又没有明确的目标,更没有规划,很容易半途而废,或者一直找不准方向,导致荒废了不少时间。

  所以我希望正准备踏上公考之路的伙伴们一定要认真思考一下,慎重决定。

  二、备考经验(仅供参考)

  以下我就结合自身的复习经历,从个人的学习习惯以及方法入手,给大家说说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①关于行测

  1.重点掌握三大模块的内容

  行测是不是所有模块都要复习,或者做题的时候是不是全都做完,我觉得重点巩固三大模块的内容更为重要。

  言语理解、逻辑推理和资料分析这三大模块是最重要、占比例最多、也是最拉分的。

  这三大模块学好了,而且保证能达到80%左右的正确率,即使另外两个模块做不好,分数也绝对不会低,这也是能确保我们行测不拖后腿的关键。其实数量和常识就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只要三大模块“稳如泰山”了,绝对能优胜。

  2.详细复习过程

  从时间轴来分析,我的行测学习分为四个阶段,也贯穿了我整个备考过程:

  ?入门【看书为主】

  刚接触行测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准备,想着还是先看教材吧,就把华图模块宝典(共五本)大致的过了一遍。这五本书针对每个模块的内容都做了详细的阐述,适合刚入门的小白看。

  这个阶段是我学习效率最低、复习最慢、也是最艰难的阶段,因为这五本书都蛮厚重的,每本书都有好几百页,里面包含很庞杂的知识点以及例题。

  那时候自己在家复习,感觉心里非常压抑,也觉得有点枯燥,有些知识点不是看一次就懂,或者觉得书本上解释有点模糊,我就会时不时停下来,有点泄气,甚至想放弃。

  后来还是咬咬牙,遇到不懂就百度,结合教材里面的例题来理解透彻知识点,最终把除了常识之外的四个模块看完了。入门阶段虽然比较难,但还是建议大家能静下心来打好基础。

  ?巩固【刷网课+做题】

  教材大致看完之后,我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看的阿甘上岸说,作为公考必刷系统课,在我听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老师讲的实战性特别强。

  课上阿甘会结合着历年真题,先从基础知识入手,再给我讲实战做题方法,每一个技巧都特别好用。像资料这一板块,掌握住老师讲的基期、现期等不同概念之间的推导关系,以及平均数、占比、比值变化等相关公式,还有截位速算技巧、百化分公式等等,我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都提升了很多。

  课下,结合老师讲的思维导图,我自己再去把知识点梳理一遍,直接就去做题了,掌握了老师讲的技巧之后,我的资料板块从原先30分钟做不完,到现在不到20分钟就搞定了,而且正确率也差不多都能稳定在80%以上。

  我一边听老师讲,把四大模块的基础知识点全都重温了一遍,查漏补缺;一边做粉笔配套的专项练习、国考真题和模拟题,每次做套卷,分数都在70分以上。把阿甘认真刷一遍,是高分选手上岸必经之路。

  ?提升阶段【刷套题】

  后来我还去做了华图1000题,它是跟华图模块宝典对应的,可以用来夯实基础。建议看教材的时候,学到哪个模块就刷哪个模块的题,边学边做,这样比较高效,不用像我这样“走弯路”。

  同时,我也会在上班的零碎时间抽时间做粉笔APP,一有空就做一组小题,确保平时保持做题感觉。

  ? 质变阶段【不断刷题】

  经历了前面三个阶段的复习,我的行测达到70+的水平,后面再去做题我都是用的答题卡,按照正式考试的流程,在规定时间内做题、涂卡。

  另外,批改和吸收的过程也很重要,甚至比做题的过程还重要,一定要好好把做错的每个题涵盖的知识点都认真看一遍,把错误的知识点归纳起来,避免重蹈覆辙。

  这个阶段我做行测已经达到比较“娴熟”和“上手”的程度了,基本上80分钟内可以把除数量10道应用题之外的题目做完,剩下会做的数学题就迅速做,不会做、费时间的就蒙答案,然后涂卡、检查。

  行测水平保持在75-83的区间,简单点的85左右。同时,每周日我都会去固定参加粉笔模考,查看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建议结合自身的情况好好规划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复习内容,循序渐进,并选择适合自身的复习资料、学习工具,让自己按质按量完成复习任务。

  2.关于申论

  关于申论复习经验,我可以谈的内容不多,下面简单阐述一下:

  ?小题

  其实申论最考验人的是摘抄能力和概括能力。很多人觉得抄材料很简单,但其实要完全拿到得分点,并且控制在一定字数内,并非易事。真正开始让我做小题入门和开窍的,是听阿甘讲了申论之后,再加上做题来提升的。

  在系统学习了申论单一题和综合题之后,我刷完了国考真题、省考真题和市考真题。一开始会经常超字数,这也是很多人的通病,后来通过不断练习提取关键字、不断精简概括,逐步减少摘抄内容,让自己的内容一步步接近答案。

  步骤:摘抄下来原词原句→删掉语气词和修饰性的词语→把主语相同、可以合并的同类项合并起来→把句子按照逻辑顺序调整一下,使之畅通。

  除了要不断修改,我们更要学习答案的精髓。我通常会在自己修改几遍之后,达到让自己满意的效果了,再拿出答案,仔细揣摩答案与自己的答题内容有什么差别,为什么当时没有想到这些点,漏掉的内容是粗心大意没看到,还是说答案隐藏得太深没有挖出来,要善于总结。

  ?大作文

  大作文其实与高考作文不一样,不用我们天马星空的去猜想,除了适当举例子论述,可发挥的空间也不大,简言之,大作文也是要根据申论材料内容,老老实实按照它所给的线索和内容来写的。

  也就是说,其实大作文的分论点已经是确定了的,只需要你在文中提取观点,再用背景、意义、原因、影响、对策等要素为内容,论证观点。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我认为作文是概括题+综合分析题的升华版。

  我的常规做法是:审题,挖掘题干信息点——回归原文找要素,确定分论点——以提纲的形式理顺写作思路和框架,适量增加事例素材——动笔写。

  至于平时要如何积累素材,我建议多看报、时评类的新闻节目、申论范文书籍,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多准备一些金句,在写作的时候可以适当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我觉得有一个步骤很重要,就是要多储备一些公文词汇,名词、形容词、比喻词等等。可以按照词性进行分类,摘抄下来,写作时可以用。

  同时,可以看一下感动中国的人物素材,以及一些先进人物的事迹,还有一些著名企业的发展史等等,在写作的时候可以作为素材用起来,这样就不至于是“空谈”,而是有血有肉,富有感染力的文章。

  三、给公考伙伴们一些建议

  1.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保持一种“清心寡欲”的状态,适当舍弃额外的娱乐活动,少玩手机,屏蔽外界的干扰,让自己全心全意沉浸在备考的世界中。只有专心认真地投入,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2.合理规划复习时间。虽然复习计划可能会受工作和学习生活的影响而被打乱,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每个阶段的复习内容和复习节奏把控好,有序推进,适时调整,不要让自己盲目复习而浪费时间和精力。

  3.心态放平。在刚开始备考的时候,我时常会觉得焦虑,怕自己考不上,怕自己让家人失望,后来我不断调整心态,让自己沉浸在刷题的世界里,用越来越稳定的成绩给自己打了“强心针”。

  祝大家顺利上岸!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简单吗(为什么公务员考试的卷子非常简单)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缺考后果(国考笔试不去考试会影响以后的考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