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一般要准备多久(2个月准备公务员考试够吗?)
推荐文章
⒈咋地!
⒉时间不够就不准备考了还是就打算摆烂摆到考场上随便写!
⒊朋友,人家隔壁一个月的都冲上岸了,两个月就别在这里贩卖焦虑了。
⒋好比我吧,两年前虽然是准备了三个月,但本身在职状态,平常还要工作,所以算下来,相当于是专注了两个月,一战上岸了。因此,如果有上岸的心,就不要被时间牵扯住,在这简单的分享一下我上岸的经验,希望对你们高效备考有所帮助。
⒌首先是更古不变的要不要报班的答疑!
⒍怎么说呢,我觉得要不要报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⒎要是自学能力比较强,行测教材给的做题技巧能够看得懂,而且能够用得上对自己刷题正确率和效率有所帮助,申论答题思路在刷题中自己会总结的,那确实可以不报班,还能节省看课的时间多刷两套真题,但据我了解这样的人十个里面还没一个,所以对号入座的时候慎重,最好是每个题型去做两道题试试。
⒏要是已经参加过好几次公考的,而且每次都进面,并且是成绩排名很靠前的,每次因为面试成绩拖了后腿的,那这种不报班倒也没啥问题,就是自己多刷题,尤其是申论千万不要眼高手低,一直刷题保持手感就行。
⒐要是以上都不是,我还是比较建议大家报个班的,公务员考试说卷中卷一点也不夸张,就我的经验而言每年上岸的基本都是前两名,很少有那种逆袭上岸的。
⒑我当时辅导班报的是闪能公考,其实也试听了粉笔家的,真叫一个辣鸡啊,什么都讲但就是不往考试上整,如果大家想当冤大头花980块钱买上不了岸的烦恼,那报粉笔我不拦着,如果真心想上岸的话,必须得是闪能。
别的不说,理解闪能老师课上讲的做题技巧,行测考场那120分中的答题时间,压根不用担心做题时间不够的问题,最关键的是除计算特别复杂的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外,其他板块错的都不多,申论也是没有答题要点找不全这回事。每次想到考场我答题的状态都暗自庆幸当初没跟粉笔走弯路,要不然这会肯定在疯狂的刷真题。
当然,不能觉得自己报了班就万事大吉了,刷题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粉笔决战行测5000题、申论100题
粉笔的题质量都有保证,全是真题整合的,而且还会按模块题型与难易程度分开练习;再有就是粉笔的解析是真的很详细,每个选项都会写出来。申论的话重点在于对比参考答案,建议大家可以去网上找市面上各家的解析,结合着参考学习。
中公历年真题试卷
真题强推中公家的,真题卷买就想买年份和范围全的,其他的不是年份没有中公的全,要不就是真题范围重叠了,像某图的,同一年份里“省级以上”和“市级以下”的试卷大部分题目都是重复的,所以真题卷这方面还是中公的性价比最高。
上面的都是备考准备的关键点,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技巧方法了。
行测的知识点很多,在前期对行测要多下功夫,说白了就是第一个月重点抓行测,行测提分效果比较明显;至于申论,我当时是在考前剩20多天的时候才重点复习的,前期申论就是每天看看素材,积累一下。
行测篇
行测的知识点可以按题型来复习。
资料分析的常考内容(公式)有现基期、比重、平均数、增长率、混合增长率等,记公式是一定要记得,但不难,在听课的时候闪能的老师会把公式的每一步如何得到讲的很详细,这可以帮我们记公式,至于达到熟记的程度,就需要自己多做题,形成公式条件反射:
已知基期、现期,计算增长率;
已知增长量、现量,计算增长率;
已知增长率、现期,计算基期量;
已知部分、整体,计算部分占整体的比重。
……
资料分析要点在分析,所以在计算的时候不用精算,把老师课上讲的截位直除、尾数法、百化分等速算法学会,然后通过选项对比直接就可以选出。
最后如何在大量数据里快速找出题目需要的数据?文字类先看每一段的首句;表格、图形类先看表头和标题。先确定时间,然后再带着问题回归材料找数据。
言语理解中逻辑填空的词语必须积累,像历年考试的高频词、易混淆的词、热点词、固定搭配等,每年出现相同的概率非常大,像筚路蓝缕、微言大义、额手称庆,在做题的时候都记下来把意思了解清楚。
中心理解题一定要抓住文章脉络+关键词。比如总分、分总、并列等,要会分析结构;之后就是关键词,表转折的“但是、然而、不过、因此……”,在这里还有一个小注意就是命题人出题挖坑点:主题词偷换、首尾句挖坑。
排序题在练习的时候可以先确定首尾句排序多余选项,然后再按照逻辑顺序选出答案,这个逻辑有:首句对比看选项-关联词捆绑-相同话题捆绑-看尾句-看时间先后。
判断推理这一模块的题非常看技巧规律,有图形推理、定义推理、类比推理、逻辑推理。推理最多的就是逻辑推理题,常考的有加强削弱论证,翻译推理题,下面来说一下方法技巧。
加强论证的方法:加强论点(重复论点),加强论据(解释论据或增加论据),建立联系(搭桥),隐含前提(必要条件);
削弱论证的方法:削弱论点(反说论点),削弱论据(否定论据或增加反向论据),切断联系(拆桥),否定前提(否定必要条件);
翻译推理的技巧:
前推后(A-B):如果A,那么B;若A,则B;只要A…,所有B…;
逆否等价: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必然;
后推前(B-A):只有B,才A;不B不A;除非B,否则A不…
数量关系题就算时间紧也不能完全放弃,比对手能多一分是一分。像鸡兔同笼、牛吃草、工程类、行程类、年龄问题、植树问题还有利润的个别题都可以得分,这些题都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思考,有的题目直接就可以套公式、代入选项计算,至于排列组合、溶液和概率问题能做就做,不能做就选BC,不要太纠结。
常识这里面每年公考在Z治和F律上的考点都特别多,所以在剩下的时间里,放弃其他范围,专攻这两个范围。
像Z治里面的时政,可以在早上或睡前看半月谈,然后把重要文件和考前近一年的重要事件整理打印出来,圈画关键词句,中Y一号文件、二十大等都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F律方面的考点像M法、X法这些题都是通过小材料来出题,然后让我们选出它属于哪条。老师讲课的时候就仔细听不同F条所拓展的案例,能够更容易记住F条,最后选出答案。
申论篇
在申论的复习上,刚开始容易泄气,因为见效太慢了,我当时就是,但是听了闪能的课后有了很大的进步,下面是我的收获。
对于申论的归纳概括题首先就要在材料里找关键词,通过题干要求划分出材料里符合的语句,将其提炼出来,在提炼的时候要记住,申论作答要忠于原文,能够直接作为答案的就直接抄关键词,去掉修饰性词语;以大白话出现的不能直接抄就将其概括为规范用语。
对策题可以分为三种,材料中有对策的就把题干要求的对策找出来按点列出;没有直接给对策,而是以负面问题出现的,我们可以通过负面问题反推对策。例如:没有路灯,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提对策的时候可以推出要完善基础设施,把没有的对策变成有。
综合题
综合分析题一般就是让我们解释材料里的一个词或一句话的含义,这里的含义不是单写概念就可以了,还需要写这个指代所有的相关因素,思路就是总-分-总回答。
总: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在这句话所在段落或前后两句摘抄概括。
分:分析过程,从原因、影响、意义、作用这些方面抄,材料里有哪些就抄哪些,没有的不要加。比如文中只有作用和意义,那相关因素就只写作用和意义。
总:总结,材料中有什么措施总结一下,没有就自己归纳一句合理的结尾。
申论方面容易让大家头疼的是大作文,看不透摸不着。
我猜有很多小伙伴都想着直接背模板,可我觉得如果不是只剩下一周的时间,前面都没有学过大作文,可以背一些模板,以防考试的时候两眼一抹黑,啥都写不出来。要是打算上岸的,还是要下点功夫的。
在大作文备考时,要加大对总分论点的分析。对于论点的选择,在做题的时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找,不要笼统,小心偏题。
另一点是备考中仔细研究文章结构,这个部分最经典的就是“总分总”结构了。复习时一些经典的开头、结尾、排比等等这些平时看范文的时候都整理好吧。到时候遇到对应话题的时候直接用就好,这都是文章的加分点。
文章的具体表述内容这块,如果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最简单的方式其实是根据材料当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增、改,别大段抄材料原文就好了。
上面就是具体的复习经验了,不过,我现在说这么多,重要的还是要宝子们自己付诸行动才可以,要不然再好的经验方法也白搭。
考公战线并不是一定要拉到三四个月那么长,把各阶段都选好做好,不走弯路才是上岸的正确规划。
那就祝各位都能顺利上岸!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一般准备多久(如何备考公务员考试?)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不限专业的职位(冷门专业考公务员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