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省考信息 > 哪些省考行测不考政治(省考行测的常识和公基真的不一样) 哪些省考行测不考政治(省考行测的常识和公基真的不一样)

哪些省考行测不考政治(省考行测的常识和公基真的不一样)

  |  省考信息


  前几天有考生留言,咨询公务员考试中行测常识模块和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有什么区别。许多没有参加过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对公基考试的认识很不清晰,认为常识考试和公基考试内容基本相同。事实上虽然常识判断和公共基础知识的框架基本相同,但是考试中考查的内容和知识的侧重点不同。

  今天就为大家简单分析一下,两个考试内容的区别:

  1.公基

  在各地考试中的叫法不同,比如山西叫综合知识,山东叫公共基础知识,江西叫综合基础知识,吉林叫通用知识。其实,只是叫法不同,考查范围和主要内容都差不多。公基考查范围比常识要广泛,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考试的常见科目,不同地区的叫法不一样,如吉林的叫法是通用知识,四川的叫法是综合知识,江西的叫法是综合基础知识,山西的叫法是综合知识。它考查的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时事政治、法律常识、公写作、科技人知识等,这里的公写作是公基考而常识不考的。

  2.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考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考察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3.考察题型

  行测的常识判断基本都是单选题,而公共基础知识常考题型是客观题(单选、多选、判断)和主观题(简答题、论述题、辨析题、综合写作),不同地方有较大差异,但大多数考客观题为主,包括单选、多选、不定项、判断,公基一套试卷的总题量在 80-120道,但个别省,如山东可能考综合写作,类似于申论,再如江西抚州的公基内容还可能涉及简答、辨析、论述等主观题。大部分地方还是考客观题,便于阅卷和保持公正公平。

  4.考察目的

  常识主要考查目的: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查目的: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 情、党 情、社 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

  前者更强调考查对知识运用的能力,而后者更注重考查对知识掌握的深度。

  5.考察范围

  常识重点测查对国 情、社 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常识判断考查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会知识、有能力、懂国情。而且常识考查范围也往往不止测查上述这些方面的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涉及政治(包括时政)、经济、社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法律、历史、人、公写作、地理、环境、自然科技、学作品(包括外国学)等方面的知识点。

  但就上述两段话我们会觉得而这似乎也很相近,但在实际考试中,常识的考试范围往往要大于公基的范围,但是公基对考试内容要考查的深度要深于常识。

  6.出题形式和角度

  下面我们就两道题来简单了解一下

  常识试题:俗话说“绣花要得手棉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理相同的是( )

  A.身正不怕影子斜

  B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C.大水漫不过船

  D.有理不在声高

  【解析】题干中的“绣花要得手棉巧,打铁还须自身硬”强调办事情需要依靠内因。四个选项中只有B“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以体现出内因”。

  要想解好这道常识题我们首先要理解题干中诗句的意思,然后还要找出题干反应的哲学道理,最后在从选项中匹配与本题干所反映哲理相同的诗句。虽然这道题考查到了哲学的中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但是如果我们不掌握这一关系原理,通过诗句的意思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得到答案。

  下面再看这道公基考题

  公共基础试题:我国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其哲学依据是( )。

  A. 意识决定物质

  B. 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D.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

  【解析】C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本原因、基础和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的哲学依据正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故C项正确。而A、B、D三项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要解决这道公基题我们就必须掌握好唯物辩证法中的相关知识,他主要考查对相关知识掌握的成熟度与深度。通过这两道题的比较我们就可以简单对两种考试的出题形势与角度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即常识更侧重考查分析运用的能力,而公基更注意考查对知识掌握的成熟度。

  两个科目如何同时备考

  对于常识和公基方面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积累。

  知识点是基础中的基础;做题是提升最快的方式;突破思维,构建知识网。

  那我们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点呢?

  各个科目的复习要点

  ? 政治 ?

  ?时政:平时积累——人民网、新华网、新闻联播、学习强国等、考前突击

  ?哲学:理解原理、灵活运用

  ?毛中特:理清脉络、强化记忆、借助口诀

  ? 法律 ?

  ?搭建框架,重在理解

  ?夯实基础,精准记忆

  ? 政治 ?

  ?马政经+宏观经济——理解原理,学会应用

  ?社义市场经济——重在记忆

  ?微观经济专业性强,考察相对简单

  ? 史、科技、地理 ?

  ?注重平时积累,多看其相关的图书、电影或纪录片。

  ?针对薄弱环节,逐一记忆,听课+做题进行知识点巩固。

  常识和公基的备考是不是简单的背一背就可以,更多的时候是反复再反复,理解再理解,在你看到题目的第一眼,你就能想到它所考察的知识点。因疫情延期,我们也不知道复习和背诵的常识啥时候会被遗忘,所以,要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比如早饭前的时间、上班的路上、以及上厕所的时候,可以多刷一些常识的题。

  如果近期有招聘考试而且岗位也不错的同学,建议抓紧时间复习公基,那么即便后期再有类似的考试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重新复习,从容应对、及时抓住机会!


上一篇:哪些人能报考省考岗位(想考公务员的看过来)

下一篇:哪里看省考岗位人数(考生怎么查看本省公务员报考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