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省考信息 > 古代哪个省考公务员多(古代的公务员和现在的公务员到底哪个更难考?) 古代哪个省考公务员多(古代的公务员和现在的公务员到底哪个更难考?)

古代哪个省考公务员多(古代的公务员和现在的公务员到底哪个更难考?)

  |  省考信息


  在中国,最吃香的职业,大概率就是公务员了,稳定福利好,但是他有多难考呢,光是说说,还不足以让人感受到有多难考,数据说话,才让人心服口服。

  像国税局这种单位,还有900:1的报录比,笔试过完了,还有面试,必须要门门过,才能加入公务员的队伍,也就是国家份子的队伍。

  如果说考研难,那么考公务员就是难上加难,考研几乎没有年龄、专业的限制,而考公,年龄、专业、地区各方面都是限制,现如今不是应届生,能选择的岗位更是少到不行。

  其实,现在的公务员也就是走上吃国家饭的路,做的好的就有机会当官,从政,相当于古代的做官,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古代当官究竟有多难?当然这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因为那些官家子弟自出生开始,以后肯定就要是做官的了呀。

  古代平民百姓当官,主要是参加科举考试,科举制度不是在明朝,朱元璋统治之下开始,却是在明朝统治之下发扬光大。唐宋有科举考试,但往往全国只录取几十人。明朝实行扩招,就很多人就为了做官,纷纷以读书为业,三十好几还在家学习的人数不胜数。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首先是院试,考试者称为童生,七八十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试范围就在州县举行,考试合格了,就称他为秀才。秀才也不好考,考试成绩分为六等,只有高等才能称为秀才,一、二等才有资格去参加下一晋级考试。

  考上了秀才,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可以免除一个人的劳役,见到县长可以不用下跪,介于官和农民之间,大小算上一个知识份子。

  下一级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不是在乡里考试,而是省里统考。乡试三年才有一次,大概在八月份,有名额限制。在这场考试,你如果顺利过关,那就称呼你为举人,举人很厉害,有资格当官,之所以有资格,意思就是说,你能当官,国家不给分配,你就等着当官的人死了,职位空缺,补上去,这时候就能做官了。所以,一旦某个官员家里开追悼会,开心的第一是仇家,第二就是举人。

  乡试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称呼解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一元。

  乡试考试通过后第二年要参加会试,会试是全国各地的举人都来参加,会试考试第一名称呼会员,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会试考试通过后,就要机内下一场考试--殿试,这是由统治者亲自监考,皇上提问,考生回答,相当于现在公务员考试中的面试。考试通过称为进士,皇上和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三甲若干人。状元就是三元里的第三元。三甲的考生,一般都会被委以官职,但是官职很低。

  明代科举考试的考场称为贡院,从其结构上看,可称之为牢房。贡院里边有上万间(这就可以知道报录比了),都是单间,封闭,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考生进去要搜身,只能带书和灯,进去就要上锁,晚上也在里边休息,至于上厕所,估计是有人看着去上厕所,洗漱就不用想,肯定没有。条件可以说是很艰苦了。

  状元三年一个,产量很低,连中三元,在三场考试中都是第一,这不仅要求能吃苦,有才华,还要情商高,会办事,反应灵敏,反正我觉得可以用神人来称呼。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历史,只出现过一次这样的人,他就是正统年间的商辂。此人在历史上颇有地位。

  参加科举考试,就为了进入国家的队伍,当官,摆脱农民的身份。进士一般都会当官,直接包分配,而举人就要等,等到官员不在了,才有可能被挑中去补上空缺,这个挑人叫“大挑”,就跟警察局认嫌疑犯那样,几十人站一队,让大臣们挑。

  三甲里的一甲三人直接进翰林院,二甲、三甲继续进行精英选拔考试,,选出来的是庶吉士,给皇帝讲解经史书籍,帮皇帝起草诏书,算是贴身秘书级别,权力很大。

  综合来看,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想上岸都挺难的,但是考上了,那真的很风光!能传一段佳话,流芳百世不敢说,至少能传十里地,别人都能知道你是个优秀的人。


上一篇:参加联考还能省考吗江苏(2019年公务员省考可以报考多个地区吗?)

下一篇:可以看省考公务员报名人数(省考怎么知道报考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