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浙江高考填报志愿(浙江高考80个志愿怎么填)
推荐文章
写在前面:
父母辈不约而同的生孩子规律导致妈妈这边的同辈孩子基本都是一岁小一岁,依次递减,换言之,家里考生扎推。
从填自己的志愿一窍不通,随便乱填,到随着生活阅历和填志愿的经验越来越多,慢慢的在帮助弟弟妹妹参谋时就变得娴熟起来。
高考七分考,三分填,填的好可以实现人生的翻盘,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轻视填志愿环节,在录取通知出来之前,时刻保持警惕。
本将分享在高考填志愿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技巧,希望能及时提醒广大的准大学生少走弯路,祝大家都能进入理想的学府!
第一步:睡觉!
你没看错就是睡觉,经历了高强度的高考,好好睡一觉调整下心情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步:发掘兴趣
发掘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性格特质,看看自己对什么专业感兴趣,或者更擅长哪方面的学习。
比如你在学习语言方面学得比人家快,而且你也很喜欢和别人交流,你可以选择语言方面。比如你对学充满浓厚的兴趣喜欢写作你可以往学或者记者走走。如果你对数学方面特别厉害,那么数学、统计、计算机也将成为你不错的选择。……
如果实在不知道,建议找下网上成熟的MBTI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也许会帮助你。(知乎,百度都可以)
Tips:
即使你4年之后并不会从事相关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如果有兴趣的支撑,至少在大学4年你是愉快的度过,否则这将是你无比煎熬的4年,专业学的怎么样暂且不谈,但是你的内心一定是无数次的天人交战,上课也不一定有兴趣,更不要说找专业对口的工作,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大学4年好好学习,动力足了,学的好了,专业自是不用愁的。
第三步:了解专业
做好测试之后,趁着填志愿之前,仔细去网上百度你感兴趣的专业在学什么,与你的预期是否相符。
当然也可以加入相关学校的QQ群或者微信群,咨询学长学姐,他们都很乐意帮助你。(不知道渠道的,微博私信、QQ直接搜索、公众号留言等都是很好的渠道。)
很多专业一字之差但是培养方向相距很远。
例如:金融工程并不是金融学,金融工程偏重于应用,主要是运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金融相关的问题,它的关键词是数学、计算机、风控,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股票、保险、银行。
例如如心理学并不是纯,它需要做很多的实验,高数微积分依然逃不掉。如果你是一个科生非常不擅长数学,所以你要一定要好好看看学校的培养方向。
不要一股脑填好志愿收到录取通知书就感觉完事了,结果到了大学却被浇了一盆冷水,浪费了四年。
Tips:
1、 不要盲目看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
1) 现在的热门,大家都往这里挤,那么这四年会培养多少的竞争对手。如果还不好好学,那么市场饱和进入卖方市场之后你的竞争力也是非常弱的。
2) 如果你有足够的前瞻性,对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动态把握的很准确,那么现在的冷门未来也将是大有可为的热门。
2、 如果你来自普通家庭,毕业之后像笔者一样需要自食其力,那么笔者建议你可以适当往工科靠拢。选择科专业的笔者毕业到现在就深深后悔当初没有选择一技之长的落地的专业,而是选择市场营销这样比较泛的专业,以至于在找工作时工资起点非常吃亏,类似的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等都是相同的,相比之下工科工资起步比较高。当然你真心喜欢的话每个行业都有做的非常好的。
3、 如果你准备以后要考公务员,请你统计近三年你所在地区公务员的招聘要求,不然就会像笔者一样只能选择专业不限的岗位,而这些岗位往往是竞争最激烈的岗位,基本成为炮灰。
4、 如果你想成为老师,那么你可以往师范专业靠拢,但是这里的教育学也是有区别的,睁大你的眼睛好好选择。
5、 如果你想考研,但是你的分数又去不了你理想的专业和理想的学府,则你可以选择一个相关性比较强的专业,为以后考研转专业打好基础。例如数学、统计之类的转IT算法之类的是非常有优势的。
第四步:根据自身情况排序
上大学是你走出现在城市以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去了解另一个城市成本最低的选择,并且4年后你有很大的概率会定居在这个城市。因此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城市可以开拓眼界,走出固有圈层。
通用的地域>学校>专业的方式个人还是非常认可的,但是理科不同,高考分数不同,这个公式会有所变动。
1、 分数比较微妙的,建议学校>地域>专业
能上985/211,尽量往上靠,等你出来找工作,你会发现有个名词叫做“第一学历”,虽然很多HR不会明说,但是成为默认的事实,即使你后期考研考上这些学校,但是你的优势没有大学就是985/211的大。
另外很多大型企业简历的投递标准就是985/211,不要让自己卡在敲门砖上。
一线城市的211比偏远地区的985值钱,例外:如果想要保研,分数又不够,优先选偏远地区985;分数正好卡在211和普通一本之间,选择偏远地区211。
卡在一类线、二类线上的同学也是,能往上就不往下,毕竟很多企业是吃学校title的。
2、 如果你选择的专业壁垒很高,而且有些学校在这个专业确实特别强,专业>学校>城市。
3、 在个人的认知中理工科对城市的要求比学类稍微低一点,毕竟技术是通用的,但是就互联网来说,东部地区明显强于西部地区,重工业另说。
商科类、艺术创作类、广告类、媒体类肯定是一线城市的氛围更好。
4、 另外如果你足够努力并且非常优秀,大学还可以转专业。但是这条路非常窄一般都是专业前几个才有资格,而且很多学校都是综合成绩。
第五步:填志愿
80个志愿怎么填其实是有大学问的,说实话,第一年根本填不满,最后就是凑数的。
在填志愿的时候有几个注意事情一定要留意。
1、 位次>分数。很多没有经验的家长潜意识会被分数所左右,划档线多少,我们高多少,同比去年学校高多少,啊,我们符合然后就满心欢喜填上了。但这是一个误区,要看本质而不是表象。每年各个学校招考的人数都是相对固定的,分数是怎么来的,是按照位次划分出来的,因此每个学校的位次是相对稳定的,而分数则随着每年试卷的难度会上下浮动。
2、 筛选条件选好。城市、专业、学校,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排序一定要排好。
3、 20-40-20有冲有稳有保底。前20个可以冲一下,填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学校,中间40一定要保稳,免得把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4、 提早半天填入系统。永远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慌慌张张,大家都到最后一刻系统很容易瘫痪,今年就有省份最后一小时瘫痪导致很多考生填不上志愿。可以先填上后面再修改,至少保证自己的系统里是有结果的。
5、 如果实在不会,可以借助APP。现在有很多APP都做的很专业,甚至还有导入的功能,费用有高有低,不过一生就一次如果花的值还是非常有功效的。
最后衷心祝大家都能进入理想的学府,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碎碎念:大学综合素质很重要,社团、学术之类的加分有时候在保研起到关键作用,如果目的明确则需提早规划。
上一篇:历届高考志愿查询(高考填报志愿历年投档数据怎么用) 下一篇:厦门中考志愿填报网站(厦门中考志愿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