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考信息 > 临近国考需要学逻辑吗(近来年国考的侧重点是哪些?) 临近国考需要学逻辑吗(近来年国考的侧重点是哪些?)

临近国考需要学逻辑吗(近来年国考的侧重点是哪些?)

  |  国考信息


  在历年国考的行测考试中,一些典型的文科类题目几乎每年都会进行考察,对于这些文科类题型考察的知识点的侧重点你又是否清楚呢?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近年来行测文科各类题型考察的知识点的侧重点,文中还搭配着典型例题给大家做了分析,不用担心学不懂,再配着解题小技巧“食用”,事半功倍,一起来看看吧。

  逻辑填空的考察侧重点:解释对应关系

  21年以及22年的国考逻辑填空中,解释对应关系的考察仍然稳居上风,占到了一半左右。解释对应关系在逻辑填空的破题之中,仍然是重点考察对象。但是相较于21年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22年的地市级考试,只有两道题没有涉及到成语辨析,其余18题都考查到了成语的运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国考对于成语的日常积累是极其看中的。

  【小技巧】

  国考中常见的既包含解释对应关系,同时又在解释对应关系之下,需要对成语的意思进行分析。固然,备考中对于逻辑填空虽然技巧很重要,但是建议大家仍然可以对历年的高频出现的成语进行积累,确保自己的此类题型能够提高正确率。

  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的考察侧重点:主旨概括题的主体地位

  作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的基础题型,主旨概括题的核心地位仍然坚不可摧,题量一直保持3~5个左右。在去年的国考中,主旨概括题,其中的2个题均侧重考察行文结构,结构非常清晰,也不涉及选项间二级辨析,做题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这部分的分数大家要尽可能的拿到手。

  【小技巧】

  做片段阅读题的时候,对文段进行宏观结构的分析以及微观层面关键词的查找,都是在题量大、题干长的情况下快速找准重点的技巧。所以在准备国考笔试的时候,大家仍然要对主旨概括题用心,毕竟是其余题型的基础,找准主题词,分析行文结构,快速破题。

  22年与21年相比,语句表达部分热度持续攀升,从21年的7道变成了9道,为近年之最。所以在这部分的题当中,遵循片段阅读的底层逻辑,将做题方法化用,举一反三,逐一进行破解即可。

  图形推理的考察侧重点:数量类

  21、22年图形推理考查规律推理类(7道)和立体图形(3道)两类,题量及命题形式均无变化,但规律推理类22年侧重考查了黑白元素类考点,且难度有所提升。平面的知识点有3个数量类(元素、直角、特殊面);2个对称性(对称轴方向、对称轴与原图形关系);2个位置类(静态与动态)但从数量类的考点题量上来看,其在国考图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技巧】

  在国考中,对于平面图形数量类的考察,基本每年都有,而其考点涉及较多较杂,需要大家对于此类题型刷题之后总结规律,根据题目给出的特点进行分析,保证平面图形的敏感性,有的放矢进行破题。并且立体图形在国考中也是重中之重,这一块涉及到立体拼合、空间重构以及截面图和视图等,在准备过程中也要多多关注破题方法。

  定义判断的考察侧重点:关键词

  相较于21年及以前更加侧重7~8个的单定义形式,22年的国考行测中,定义判断的选非题与多定义占比提升,选非题4个,多定义7个。定义判断题目内容涉及到了调查、量表等统计学相关概念以及一些较为生僻的概念,并且考察的知识点中更加着重关键词法的运用,限定词对于快速做定义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小技巧】

  通过关键词的勾画,对比选项,会极大程度上节约做题时间。

  而这种类型的题目,也需要大家在刷题时注意出题人挖得“坑”,选是还是选非,明确设问形式,勾画关键词,定位匹配即可。

  类比推理的考察侧重点:外延关系

  类比推理从形式来看无大变化,近三年以来都较为侧重外延关系的考察。在22年中,外延推理(7道)和内涵推理(2道),语义关系只考1道。命题素材有涉及时事也有涉及中国文化的。

  【小技巧】

  对于类比推理,大家要明确它的三种常见出题形式,以及常考的四大类关系中的细分考点,这是准备的重中之重。

  论证推理考察侧重点:论证类题型

  论证推理部分,地市级(以下)及行政执法类仍然是材料题一拖五,其余五题还是论证,命题形式无变化,相比较之前难度不大,正常准备即可。

  【小技巧】

  对于论证常见的前提假设型题目,在做题过程当中,遇见此类论证的题目,均需要找其中的论点,然后看是否有论据,如果有论据就进行搭桥,无论据进行补充必要条件即可。

  写在最后: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拒细流,故能成其阔。

  在准备行测的过程中,更需要大家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制定学习目标,每天的刷题和及时复盘总结都是必不可少的。

  希望大家都能每日进步一小步,十天进步一大步,拿捏出题人的小心思,把握各类型题的做题技巧和注重其侧重点,逐个突破,早日上岸。


上一篇:中学生为什么要国考

下一篇:临近毕业可以国考嘛吗(2020年毕业什么时候备考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