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考上福利都有哪些(体制内的十大隐秘福利)
推荐文章
连续多年,国考报考人数超150万人,各地的省考,联考报名人数累加也在150万人左右,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去体制内工作?
可能多数人还是图体制内的稳定,安逸,体面。
其实,对多数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年轻人而言,他们还并不知道,在体制内,除了稳定,安逸,体面之外,还要十大不为人知的隐秘福利。
如果大家都看清了体制内的十大隐秘福利,估计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考试会更加激烈了!
体制老油条职上职下,以切身体会,为有志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年轻人,罗列出体制内的十大隐秘福利,走起——
体制内的隐秘福利一:吃穿住行用全包
(1)吃饭
进了体制内,工作日的三餐,都有机关食堂免费供餐。
机关食堂都有具体的餐标,一般情况,按照人均500元一月计算。一个单位至少50人左右,开集体伙食,人均500元,可以吃得很好,三餐有肉,周周到有鸡,鸭,鱼;条件好点的大单位,还有牛奶和水果供应。
时下物价不低,油盐酱醋茶肉菜,样样不便宜,体制人吃机关食堂,能省下很大一笔家庭生活开支。
(2)穿衣
很多机关事业单位都有自己单位的“工装”。这工装是用职工的“工会经费”购买的,是允许的,
合规合法的。一般情况,一个普通体制内职工,年均的工会经费是2000元左右,制作春夏秋冬四套工装,依然足够。
单位穿工装,这有省去了体制人每年购置衣物的开支,也不用互相攀比谁的衣服是名牌,反正上班时,大家穿的都是一样的衣服。
(3)住宿
一方面,大部分体制人都有住房公积金,如果自己买房,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3.3%左右,比商业贷款的5.3%低了足足两个点,几十年下来,百万贷款要少给几十万的利息!
另一方面,如果暂时没有买房的体制人,可以优先申请“公租房”或者“廉租房”,或者“人才公寓”。都是以极低的价格实现租房安居。
当然,有极其强势的单位,还可能自建“公务员小区”“教师新村”等,专门提供给体制内的人,以低于市场价格不少的价钱出售给体制人。
就是要让体制人不费太大的劲,以明显低于整体市场价格水平的优惠价实现“安居乐业”。
(4)出行
一方面,公务出行会安排公车。
另一方面,即便达不到安排公车的级别,也可以自己打车,实报实销。
还有,即便整年都没有公务出行,依然有一份月均500左右的“公车补贴”可以拿。你算算如果办一张城市的地铁卡或者公交卡,你每年在卡里充个6000元,用得完吗?
(5)日常用品
你日常工作的电脑,纸张,包括笔记本等等,都是单位配得好好的。
另外,你日常的茶水,取暖,空调等等费用,也是单位全包的。
你啥都不用消费,啥都不用准备,只需要一年四季,直接到办公室办公就OK了。
————
综上所述,一个体制人,他的吃穿住行用,是不是几乎被全包了呢?
体制内的隐秘福利二:接触到的人层次较高
大部分体制人一般日常工作中只接触三种人:
第一种:体制外的领导和同事。这些人都是处于社会中上层级的人,有文化,有地位。
第二种:体制外的商人和贤达。这些人是体制人经常接触到的类型,毕竟,商人需要办理各种手续,需要协调各种官方关系,贤达,是体制用于提升治理手段的载体。
第三种:本单位的同事。如果是面向基层的体制人,会接触到一些社区,村社之类的管理者。
————
上述这三类人,都是体制人接触到的资源,很多时候,大家都是体制人,办事的时候,只要不太难办,都会互相给对方三分薄面,由此,也就形成了体制内的互为依仗,体制外的资源互用。
越是接触的层面高,其资源互换和身份互用的空间越大,产生的效益也就越明显。
反观体制外的很多低层次社交圈,要么一群人聚在一起喝大酒,要么一群人坐在一起吹牛B,还有的聚在一起打牌赌博,可真的一旦有事儿了,大家就会面面相觑,互相推诿,想找个关系都不知道庙门!
体制内的隐秘福利三:几乎可以做到永远不求人
求人是天下最难办的事。也是大部分人看来很伤面子,损自尊的事儿。
但是,一个体制人,只要一辈子不想升官发财,他几乎可以做到一辈子不求人,只要他踏实的,规矩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得起那饭碗和工资,他就可以腰杆挺得笔直!一辈子不求人,但是一辈子也不一定就过得比人差。
反观体制外的人,很多情况,不求人不行啊,不求人就没饭吃啊!不求人就断生路哇。
体制内的隐秘福利四:择偶层级更高婚姻质量更高
一个体制内的男性公务员,一定不会迎娶一个农村的无业姑娘。反之,一个体制内的女教师,肯定也不会选择一个农村身无长物的男光棍。
择偶,是利益的博弈,总会出现强强联合和弱弱相交的组合。
进了体制内,至少也是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了。那么你的择偶对象学历一定也不会差,至少也得是个大学专科,至少得在城里有份稳定工作。
由此,体制内的人组成的家庭,基本上都能实现双方都有工作,双轮驱动,家道兴隆,经济无虞,生活幸福指数总体较高。
体制内的隐秘福利五:工资福利永远都是正增长越老越吃香
工资整体不高,但工资整体上一定处于正增长的状态,是体制内工种与其他工种的鲜明区别。
客观而言,体制内的工资参照市场行情,但是不局限于市场行情。
市场千变万化,社会行业又涨又跌,几家欢喜几家愁。
(1)但是体制内的工作不一样,体制内工作是公共服务,只要社会整体财富处于增长状态,体制内工作的工资就一定会水涨船高。
在未来30年,社会财富总体增长依然是大概率事件,因此,体制内工作在未来30年,总体薪水依然保持持续正增长也是大概率事件。
(2)体制内混的是个资历和级别,即便是级别上涨困难,但工龄工资是越来越高的,意味着体制内,年龄越大,做的事儿越少,但工资却越高。
体制内的隐秘福利六:提前知晓某些重要政策实现利益最大化
比如,某些区域要优先发展了。作为体制人,你提前知晓了政策布局,并捕捉到重要的机遇,提前下手,购买了该区域的房价。10年后,该区域的发展果然火爆,房价一日千里,由此,你成为了第一批享受到该区域发展红利的人。
比如,作为体制人,你一定更加清楚那个区域可能要拆迁,那个区域可能发展某种业态。于是,你可以提前将这些信息告知你的亲戚,让他们提前介入,提前布局,由此,一个敏锐超前的行动,必然让你的亲属或者自己从中受益。
而这些提前知晓的政策,既不是“内幕消息”,又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应验性,前瞻性。由此,体制内的人,知晓的这些“核心信息”越多,你的眼光,眼界和思维方式,越有可能让体制内的你,次次踩准发展的风口,次次把握优势的资源。
————这就是为什么体制内的人总体收入并不算高,但在整个社会,体制内的人总是看起来很富裕的内核原因!
体制内的隐秘福利七:休假执行到位,日常请假方便
在私企,不仅是996,007横行。而且还经常爆出某某请个产假,父母生病请个陪护假异常艰难,甚至为了请假把工作给搞丢的情况。
但是,在体制内,基本不会出现长期的996和007。当然,加班的时候一定是有的。但是,体制内的加班不会像企业那样常态甚至是变态!
(1)体制内加班加点赶完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之后,基本都会相对的闲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职工轮休的时间,也就是说,按照法定执行,体制内加班的,后面都会补上轮休假。
体制内双休基本能保证,法定节假日,基本不会耽搁,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是教师行业,假期保障更加充足,基本上是上8个月,休4个月的格局,而且工资福利和其他行业一样照拿不误。
(2)就请假而言,体制内的请假绝大数情况都不可能像私企那样一个钉一个卯,尤其是亲人生病的陪护假,自己生病的病假之类,体制的所有领导,都不会不批假。而且,大部分情况,是需要请多久,领导就批多久(只要在法定规定的限额内都行)。
体制内的隐秘福利八:万一生重病可提前病退依然把你养到老
(1)企业里,尤其是私人企里。如果你很健康,很能干,企业可以赋予你较高的职位,给你较高的薪水。可一旦你生病,尤其是重病,大部分企业老板会立马变脸。第一步,削去你的职位;第二步,降薪;第三步,让你出现在第一批裁员名单里。——这就是企业,的确很现实,很势利,但说实话,私企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他不势利不行啊,不势利他就会被淘汰,企业就会死啊!
(2)体制内,一般不会出现上述这种卸磨杀驴,极端势利的情况。
体制内,依照法定,职工患重疾,不得作为开除理由,不得解聘。——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体制内的人不幸得了癌症,他可以申请病退,而且病退后的待遇,与他退休前基本保持一致,直到其死亡。
体制内的隐秘福利九:有利于下一代的发展
(1)体制内的人,组成的家庭,文化层次总体较高,因此,有利于下一代的文化熏陶和教育辅导。
(2)体制内的人,不是普通的打工仔四处漂泊,他们中绝大部分都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上班,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有利于下一代的性格健全。
体制内的人,工作稳定,收入稳定,可以给下一代提供相对稳定宽松的成长环境。
(3)体制内的人,接触的社会层面较高,其眼界,思维方式总体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有利于对孩子潜移默化,因此,也就会出现教师家庭的孩子大概率依然会考教师编制当教师,公务员家庭的孩子会早早的备考公务员,成为父辈一样的人。而农民工的孩子,大概率读完大学就去找企业打工。——这就是父辈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教育引导对下一代的潜移默化影响的直观结果。
(4)体制内的人,多少有些有用的,过硬的人脉。即便他们的孩子暂时还没能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体制内的父母也会通过自己在体制内积淀了几十年的人脉关系,给孩子找个体制单位当临时工,以实现“先上船,再买票”。
体制内的隐秘福利十:将来死亡后还能给后代留一笔钱
体制内的人,如果在工作期间因公殉职,赔偿额度总体较高。
体制内的人,如果非工作期间死亡或者自然退休后死亡,身后都能得到一笔抚恤金。
一般情况,公务员身份的体制人,死亡后的一次性抚恤金是40个月生前的工资,按照现在的工资标准,大概是20万—40万不等。
事业身份的体制人,死亡后的一次性抚恤金是20个月生前的工资,按照现行标准,大概是10万—20万不等。
当然,如果体制内的人,其配偶没有工作,那么在其死亡后,除了得到一笔一次性抚恤金之外,其家属还能得到按月发放的遗属补助,大约每月1000元左右。
——这一项福利,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做到!
上一篇:国考老师编(公务员和教师我们该如何选择) 下一篇:国考考几次(同等学力申硕国考能考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