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考信息 > 国考申论立意错了(申论作文立意常见的偏差) 国考申论立意错了(申论作文立意常见的偏差)

国考申论立意错了(申论作文立意常见的偏差)

  |  国考信息


  申论作文“立意”常见的偏差

  一、立意不准

  如2016年地市的作文:

  “给定资料4”中提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请你从对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见解明确、深刻;思路明晰,语言流畅;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总字数800~1000字。

  在这道题目中,有的同学抓不住题干信息,不知道题干想考的立意是什么。有的立意为“好政策满足了公民的意愿”,但题干中,还有后半句“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的性的滋养”。“更”表示递进,因此立意要注重好政策对公民意愿的满足,但更重要的是滋养公民的理性和德性。

  二、另立观点

  给定资料6中划线句子写着:“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历史和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参考结合给定资料,但不拘泥。

  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

  题干中观点很明确,肯定人文否定科学,但有的同学自立观点,剥离人文的精彩与科学的呆板。按照自己对人文与科学的理解确定立意,这就是脱离了题干另立观点。

  三、对策空洞化

  主要体现为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对策空洞,不具有可操作性。

  比如:

  一要加强思想教育;(未说明给谁、以什么方式加强思想教育,教育什么内容。)

  二要加大财政投入;(怎样加大财政投入,除了加大财政投入是否还有其他途径以增加投入。)

  三要完善法律法规。(完善什么法律法规,不是只要是政府就可以立法。权力不明晰导致提对策不具体。)

  “公考第一号”微信公众号长期免费推送公考资料、信息、技巧,需要者请关注该号。


上一篇:国考申论真题难吗(公务员考试很难)

下一篇:国考申论笔记(国考申论高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