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复习需要什么手续(2024毕业怎么准备公考)
推荐文章
24年毕业,备考时间还是很充足的!
纯小白的话建议从公考的基本信息和考情开始了解,然后根据考试的具体内容以及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
如果题主是想要参加24年国考的话,基本上就是12月就要进行笔试了。想要想要求稳的话,那就要好好了解清楚,认真开始做准备了。别觉得这个时候备考太早了,事实证明,越早准备的人越容易上岸。作为一个已经上岸的,接下来我根据我的情况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觉得有用的,就赶紧点赞收藏起来吧~
——————————选岗——————————
把上岸放第一位,不要眼高手低。如果你实力很强,那你就选个最好的。如果你是应届生,你的选择可以高一点。但如果你既不是应届生,实力又不行,就不要嫌这嫌那,尽量把条件拉满,限专业限户籍,选个最好上岸的。
不要考虑太多待遇问题和单位好坏。第一,同个地区待遇都差不多。第二,无论单位好坏,你没有关系就别指望着提拔了,不是领导职务单位好坏跟你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唯一区别就是活多活少、
岗位好坏:县直大于乡镇,专技大于管理,全额大于差额,发达地区大于落后地区,办公室大于窗口/基层。但是岗位好的竞争也大,记住,一定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一个最好上岸的,而不是岗位最好的。
说完了选岗以后,接下来说说备考报班的那些事。
——————————报班——————————
备考公考最好的方式就是报班,因为纯自学的话效率并不太高。现在考公的人越来越多了,所以考试的难度也是水涨船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报班是最稳妥的一种方式了。
不过报班也不能随便,还是需要慎重选择的。就像我当时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在各大机构的试听课中来回穿梭,才最终选择了闪能公考的定制特训课,但我真心觉得这几天时间花的很值,因为我选到了一个最适合我的,而且课程质量最高、学习效果最好的!
老师在讲题的时候会重点带着我们分析真题的底层逻辑,然后通过实践来讲解每种技巧在用的时候如何去快速和题目对应,这样学一种方法就能解决掉很多种类型的题,非常的实用。可以说,我能上岸离不开闪能的帮助!
之后我再去做题的时候,就不会再遇到技巧与题目照应不上的情况。无论是资料还是数量,我只要套用技巧就能做出来,分数也就提升的非常快了!除此之外老师还会经常和我一起分析我遇到的问题,给我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
说了报班以后,接下来我就说说行测和申论具体都该怎么复习吧:
——————————行测——————————
行测之技巧:
技巧是基础也是快速拿分的关键,听课刷题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步骤,不管你的基础如何,刷题都是一个让你快速成长的途径,而技巧则是让你快速拿分的关键。
行测之做题顺序:
很多人先做常识,因为我不喜欢一开始就遇到不会的题很影响心态,所以我先做的就是我最擅长的,判断、资料,然后是言语,一般到这个时候手感已经上来了,我就会迅速的看完言语题,然后直奔常识,动用自己一切脑中能联想的知识,然后最后再解决老大难数量。
我的顺序不是自己想变就变的,而是在一次次的真题模拟中,根据自己各个模块的做题时间,做题速度,正确率等情况综合分析后得出的。这能让我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尽量减少分数上的损失。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找到自己的做题节奏。
行测之复盘方法:
1.一日之计在于晨
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在早上进行反思总结。因为如果在夜里复盘思绪会有点乱,毕竟已经忙碌了一天了,大脑就会发出信号让我们去休息,这种时候再去看书,其实效果是不太好的,运转也不会太流畅。
早上我是总结前一天学习的知识点,在笔记本上进行梳理。其实这个整理总结的过程也是重新回顾前一天所学知识的过程。总结完之后再进行当天的学习任务。
2.每周周末总结
每周周末我会空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回顾当周的学习内容,通过复盘一周的学习情况可以清楚了解到行测本周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然后我会重新再做一遍错题,错题中需要积累的生僻词汇含义加强记忆,资料分析题中的公式是否已经掌握牢固了,做题中有没有出现卡壳的现象。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定期回顾的内容,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行测学习越来越有方向感了。
行测的坑:
1. 一味做模拟忽视做真题
模拟题和真题的水平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模拟题的分再高,也不保证考试就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只有所有的真题卷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才能说你比较稳。真题少,做完北京市的真题可以去做国考的卷子。真题是可以反复做的,谁也不敢保证行测的题做一遍就会。
2. 不敢用其他省份的真题
其实大部分地区国考省考都是一个大纲,只不过各别地区的侧重点会稍微不同,这个注意下就可以。所以不用担心国考和省考的真题题目有差别,其实省考是以国考为风向标的。直接拿来做没有问题。
3. 以为行测只要刷题就可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人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行测刷了成千上万的题,没有刷一千道去总结来的有用。
因为那一万题在你的脑子中是不成体系的。关键在于总结各个题型的通法通则,做题的时候一眼可以看出这道题的考点。
4. 大水漫灌,没有主次
行测学习的大忌是完美主义,什么都要,最后什么也得不到。求全恰恰不可却,舍得可取。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根本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全部做完。因此我们就一定要学会取舍,把精力放在更有效率的模块和自己更擅长的板块。
——————————申论——————————
申论之小题:
题干就是神!材料是唯一!
关键点全部全部来自于材料,首先要明确这一点。行测和申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务必要把材料里面的关键信息找全!!!
看材料不能粗略的看,一目十行。一定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逻辑连接词,找到重点的信息然后去概括,压缩,归纳,总结。
关键信息不改写,可以归纳的词语用抽象词语。记得我的老师跟我说,判卷的要点就是来自材料,所以如果你没有一样的词句,就没有分。
申论之大作:
第一:章的框架如何搭建。
大作按照议论来写,总分总的结构上再加一个过渡段,三个分论点。
第二:开头如何写
开头在句子优美的前提下,一定要能和题干联系上,一定要能突出章的主旨,开头一定是简短而精炼的,而不能只是过多的辞藻堆砌。控制在150字以内,不要超了。答题卡四行左右。可以引用的素材放在开头,比如社会背景、然后加上递进、加上总论点,简单直接,直接进入高潮。
第三:如何写好分论点?
每一段总领一句分论点,接着是论证过程(不同的论证方法:反面论证、引用论证、历史论证等),最后是对策部分。就是:分论点——意义——问题——危害——对策
申论的坑:
1. 申论是玄学,不用备考
我想肯定地告诉大家,申论一定不是玄学。
申论在不备考的情况下考50、60分,备考的情况下还是大差不差,因此很多人把申论归为玄学,从此一心扎根于行测的海洋。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申论如果掌握了方法,提升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2. 不会独立思考
每年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官方不会出答案,标准也没有,因此我们见到的答案,其实是各个机构的老师自己出的一份,因此他们也不能代表标准答案,很多人说我平时练得很好,怎么一到考试就贼垃圾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所以一定不能只看书里给的答案,而是要多对照多思考,结合自己的去做出判断。
3. 一味积累不思考
以为申论的学习只要积累新闻、人物素材就可以,每天看人民日报看了一个月,里面的新闻都可以背到滚瓜烂熟了,有用吗?考试的时候该不会还是不会,该不会写还是不会写。申论这一门学习的关键就是你的材料分析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所以只看不思考,不分析,不组织,申论怎么能提高?
4. 只关注采和字迹
字迹确实可以影响大作的得分,但对于小题的作用还好。为了提升采,有些简单一句能说的话,非要加好几个定语修饰词,说出个花来其实中心思想已经很明确了,反而显得啰嗦。
小题的得分不看你的用词多么优美华丽,看的是关键信息有没有答到。而大作虽然需要一定的采,但是章的逻辑结构和句子间的衔接关系也很重要,因此不要把自己的复习的重心太偏重于采和字迹。
今天的分享就这么多了,希望大家都能坚持到底,顺利上岸!
上一篇:省考复习难吗(省考过关率有多大) 下一篇:省考复审(省考资格复审材料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