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涂卡(国考为什么行测时间总是不够)
推荐文章
如何看待 2023 年国考后出现「无所谓小明会让时间静止」的梗?为什么行测时间总是不够用?
月8日上午,2023 年国考行测结束后,“无所谓小明会让时间静止”“我会和小明一样让时间静止”等表述在考生讨论圈被热议,行测时间为什么总是不够用?120分钟做完130多道题究竟有多难?
网友一:
130道题,120分钟,不算涂答题卡,54秒就要做一道题。其中还有很多题光题目就是几百个字,还有要计算的、还有要分析的......怎么做的完?
网友二:
无限时间的行测和两个小时的行测完全是两种考试,公务员考试的设计之初就没打算让大多数人做完!
那些所谓的“能做完”其实是有猫腻的!
在做公考题时大致分为三类人,硬核做完(大牛);取舍做完(能力达标)无法做完(不懂公考)为什么大多数人做不完?因为犹豫的时间太长!因为犹豫的时间太长!因为犹豫的时间太长!
公考选拔作为压力考试的代表,行测、申论科目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要筛选掉第三类人,都能做完那还选拔个P啊!公考科目考试范围太广、作答体系不明确、答案标准不统一、对手实力无上限,它从一开始就不是比谁更能做题,而是通过压力考试的方式,筛选出具备公职能力和具有公职思维的人!下面具体说说。
先说行测:
行测的全称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以往知识性考试不同的是,行测是一场关于能力的测试。那行测是如何考察我们能力的呢我们来往下看。
考察要点一:智商
行政单位机关工作,招进来的不能说是绝对的精英,但是一定要在平均水平之上,行测的考察点从历史哲学到十字交叉;从言语理解到误差判断;从空间思维到深层逻辑不一而足,广度+深度的学习必然要求考生在智商层面是达标的。
这是最基本的。
考察要点二:阅读理解能力
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的题干里会有大段大段的文字,动辄几百字,这就大大增加了我们的阅读负担。但是,无形之中就考察了我们快速阅读并且筛选出有效信息的能力。
工作中,口头指示传达、会议记录留档,发言人才不管你能不能写完,他自己语速快不快,这种情况下只有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考察要点三:判断取舍能力
行测是压力型考试,给出的考试时间必然是不够用的,而且公考从未公布过正确答案,也就是说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不要期待选出正确选项,而是要选出最好的选项。
同样,工作中会遇到诸如请示汇报、协调沟通、上传下达、同事相处等各式各样的问题,届时你的脑海里会有N个方案,没有人会给你正确答案怎么做最好,需要自己判断取舍。
考察要点四:抗压耐受能力
很多人在复习的时候主张放弃数学资料,美其名曰科学复习战略,真实情况是被数学类知识蹂躏的体无完肤后挫败感爆棚,心态崩溃,破罐破摔。
工作以后组织领导安排给你的任务总有不好完成的,这个时候你甩给领导一句“这项工作有难度我放弃了”,你猜猜他会是什么表情。
考察要点五:执行坚决度能力
大家都知道行测平均50秒一道题,考试的时候就算我们已经取舍出自己心仪的答案,但还是迟迟不敢下笔,再三犹豫做出最终选择。除了浪费时间,结果并未发生改变。
提现到工作中,我们刚才说过,处理机关事务你心里会有N个方案,就算你选出最优解,可是你迟迟不敢行动,也是不行的。
考察要点六:逻辑思维能力
行测五大块之一的判断推理,就是用来考你这个能力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遇到不同情况往哪个方面考虑都有将就。
同样在日常工作中要体现出条理性,领导给出了提示自己该往哪方面思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等。
再谈申论:
你觉得申论简单,你有答案吗?你有参考吗?你有标准吗?
以下题为例。
根据“给定资料1”,请你谈谈老马是怎样“当好基层这根‘绣花针”的。(1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2020年国考地市级)
答案一:
1.与时俱进,锤炼本领。每天坚持学习,记工作笔记,对政策烂熟于心;结合实际,总结工作技巧,善做思想政治、情绪疏导和心灵抚慰工作。2.真诚待人,状态投入。立下接待群众的24字规矩,笑脸相迎,用心调解,感动群众,尽最大努力让群众满意。3.乐于分享,培养人才。开展宣讲,传授经验,培养善做调解工作的人才队伍。4.信念坚定,响应需求。把为群众服务视为终生事业,在群众有困难时挺身而出,做群众需要的人。
答案二:
1.工作态度端正。敬业勤奋,扎根街道调解工作30年,把服务群众视为终生事业。2.与时俱进,提高工作能力。熟悉政策,坚持学习,勤于整理工作笔记,善于分析问题,真诚耐心沟通,做好思想工作,疏导群众情绪。3.热情对待群众。立下接待群众的24字规矩,微笑服务群众。4.不计个人名利。不看重职务、级别,一心想成为被群众需要的人。5.重视队伍建设。成立工作室,传授经验,培养新老人才队伍,提高解决群众矛盾的能力。
答案三:
1.接待群众真诚待人,对政策烂熟于心;2.成功调整大量矛盾纠纷,整理工作笔记;3.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情绪疏导和心理抚慰工作;4.用心调解矛盾,不仅要说服群众,而且要感动群众;5.总结出起立迎接,请坐倒水,倾听记录,交流引导,解决问题,出门相送;6.培养不少善于做调解工作的“小马”,使各地纠纷逐渐减少;7.把为群众服务视为终生事业。
答案四:
1.做事细致认真。每一件事情都记录下来,事无巨细,以免遗漏。2.工作结合实际。接地气,夯实基层。 3.业务精通熟练。坚持学习,对政策烂熟于心,做业务工作笔记。 4.注重思想政治工作。重在情绪疏导,心灵抚慰,以情感人,用心调解。 5.待人真诚热心。起立迎接,请坐倒水,出门相送等。
……………………
同样一道题,我们随便搜了一下就有多个版本的答案,其中还不乏大机构,我们都知道公务员考试官方是不公布正确答案的,那么,哪家给的答案最靠谱最正规最有用最接近标答?我们不得而知,只能“凭感觉”这就导致我们在申论备考时极极易陷入复习误区!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越努力分越低!
如果说行测分低源于懒惰,那么申论分低则是因为过于自负了。
网友三:
2023国考已落幕,每天都会有很多伙伴儿吐槽行测做题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一、主要原因如下
1.国考题量大,时间短
行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国考行测的题量为130道或135道,再加上涂卡的时间,平均一道题不到一分钟,这其中有几百字的言语理解题目、判断推理题目,有大数字计算的资料分析题目,也有复杂计算的数量关系题目等。所以想好好的做完和研究完所有的题目,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2.行测每个模块都会存在题干较长、难度较大的题
2023国考行测的言语理解模块就是属于题干长,耗时长的情况,也让小伙伴儿比较后悔把言语理解模块放在最前面去做,结果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导致后面的题目就没时间去做了。如果做题不注意方式方法,找到解题技巧,必定会浪费大把时间,还会影响整体考试的节奏和心态,所以平时通过多听听方法精讲课,先掌握学习方法,在对应题目上熟练使用技巧,才是高分的王道。
网友四
大实话可能不太好听,但是事实就是,你做不完,有人能做完。
你做不完也没关系,只要和你考一个岗位的人里没有那种天纵奇才,你就不用担心。
国考每年弃考三分之一以上,今年因为疫情,又很多人状态不好,你只要思路清晰,状态良好的答完题,你就超越了很多人。
你觉得难,大家都觉得难。
但是,香樟哥还是要告诉你一些实话:
对于高智商的人来说,行测两小时内全部做完不是难事。并且轻轻松松拿80分以上。
国考题为什么设置这么难,为什么很多人就是做不完?就希望什么时间静止。
有能力上岸的人都做的完,并且分数不会太低。
把题目设计的那么难就是为了把那些做不完的人筛除掉。
你要觉得你做不完,只能说明你菜 ,你压根没复习,复习方法有问题。
以上话不是我说的,是我老婆说的。
听到这话你是不是觉得很欠揍。
当她说这话的时候,我非常的不认可。
我觉得做人怎么能这么嚣张?做人怎么可以这么狂呢?
她还白我一眼,说就行测那点题,哪用的着2个小时,我当时做完了题,还有十多分钟在发呆呢!
我说你吹啥牛啊,你一个人民教师,你考过公务员吗?
她说我考过国考啊?
我说多少分啊?
她说,2017年的时候,150多分吧,具体我不记得了。
我说,你吹牛皮不打草稿!
她说,你再说一遍!?
但是我敢顶嘴吗?
不,我不敢。
香樟家训第一条,老婆永远是对的。
好好好,你是对的,我错了我错了。
我错了还不行?咱出去吃烤鸭吧。
我老婆说:这还差不多!
但是我真的觉得我老婆吹牛皮。
我老婆在跟我说这个事的时候,我们还没结婚。
直到我加了岳父大人的微信,有天闲极无聊,翻了翻我岳父的朋友圈。
我才知道,卧槽,我老婆没吹牛,无敌是多么寂寞!
不用来说我是P图的,盗图的,接受一切形式的鉴定( ° ° )
这图全网你能找到比我发的还早的帖子,算我输。
如果你能找到有盗用香樟哥图的,我感谢你,我的律师会取证固定证据。到时候打赢官司,我V你500!
我老婆还真是150多分的国考成绩!
后来我问我老婆,你是怎么答题的呢?怎么考这么高分啊!
她说
2017年,我老婆复习教资的时候没事干,去考了一次国考玩。
就稍微复习了那么几天。
就稍微做了两套卷子而已,你没觉得行测题真的很简单吗?
我震惊了,我说:我觉得不简单啊?!
我老婆白了我一眼,那是因为你蠢。
我一时语塞。
不过我想了想我老婆的履历,我悟了。
对于聪明人来说,国考题那可不就是玩一样吗?
我老婆,1996年出生,大连本地人,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后考编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你觉得这些不够牛掰对吧?
但是我老婆智商高那真不是吹的!
我老婆13岁考进大连市最好的高中之一,育明高中,16岁就去东师大念大学,22岁硕士毕业。
有几个人13岁就能参加中考考进最好的高中,16岁能考上211大学的?
在知乎上只有什么清北才算名校对吧?
但是我跟你讲,我老婆当年生物竞赛,距离保送复旦就差一分。那一年她才14岁多哦,你在14岁的时候念高中了?智力发育水平能多少?如果我老婆不跳级,正常读书呢?
当年高考最后一场英语,岳父开着车送她去考场,遇到车祸,一辆车直接撞到我老婆副驾驶的车门,车门打不开了,直接把我老婆吓的不行。你遇到这个事,你不慌?
后来好不容易赶到考场,英语已经开考了,听力已经结束了,心态崩了,英语考了个稀碎。
最后不想复读,就去东师大读本科,后来又读研。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才22岁哟!
你22岁的时候在干嘛呢?本科毕业了吗?
我老婆优秀的基因应该来自我岳父。
我岳父90年代初高考直接就考了川大,后来不读了,回来复习两个月又高考,北理工。最后因为被人举报,错过了本科录取,只能读了大专。
后来自己出来做生意也是风生水起的。
我岳父当年读高中的时候,老师做不会的数学题,他更玩一样就会做。
结婚后我岳父非要我拿套行测题给他玩,刚50来岁的他,也就是十来分钟就把数量关系全做完了。
这高智商,我特别高兴。
我家崽以后肯定能遗传他妈的聪明!
毕竟孩子的智商和母亲的关系特别大!
其他观点一
毕竟,行测就是类似高考政治那种,总有答不完的题,说不完的观点
却给你来一道“时间静止”
颇有些无厘头但又扎心之感~
要知道,行测确实是公务员考试中很难的一门,不仅题量大而且题型丰富,变化多,每个模块都会存在题干较长、难度较大的题,给的整体答卷时间却很短。
这种的情况下尤其考验,考生的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的。
其他观点二
如果参加过高考的话
就知道大部分学生的理综考试也是写不完的
行测时间不够用和理综时间不够用完全是有相似之处可循的
要的就是你在高压环境下,如何稳住心态分配好时间,就算写不完,如何保证写下的每个题目都是正确的,以求达到高分
这也是考核的一部分,所以再正常不过了。时间延长为无限,那时间成本就没了。
就是要练就在较短时间内,争取利益最大化的能力啊,这点在工作中更是重要的。
其他观点三
这个梗倒没啥,说说时间吧。
首先行测这个科目全称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是一种从美国引进的对人综合能力的测试。试卷题目量为130道题左右,囊括古今中外各种常识,各个基础学科内容,各类时政。具体考试板块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以这次2023年国考行政执法卷为例。
首先常识部分大多常识出的都很细,出题人不会出平常人都知道的内容,会出一些比较少见的内容,即使写的快也得花个8分钟左右,毕竟题目也很长。
第二个板块是言语理解,分为20个逻辑判断题和20个阅读理解题,阅读量巨大,每题字数都不少于130字,需要阅读并理解,写的再快也需要40分钟左右。
第三个板块是数量关系,就是各种各样的数学题,这类题步骤繁琐,计算难,如果想完整写完10道题,一般最少需要20分钟左右。
第四个板块是判断推理,题目分为10道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5道翻译推理和五道综合分析推理,40题最少也需要35分钟才能写的较好。
第五个模块是资料分析,这次行政执法的资料较为简单,如果速度快大概也需要20分钟,慢一点的可能30分钟。
综合来看时间已经远超120分钟了,所以想要120分钟完成130道的行测,实际上非常难,就必须要有取舍,再加上填图答题卡也会用十分钟左右,时间就更为紧张,因此基本不可能完整做完一套试题,除非天赋异禀,实力强悍,普通人想在这么短时间内写完绝不可能。
上一篇:国考海关面试公告名单(参加国考面试的注意了) 下一篇:国考消防体检要求眼睛正常(2023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