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没有能报的(国考没有岗位可以报是什么体验?)
推荐文章
体验感极差,甚至想回寝室睡觉。这是我当年选岗的时候看完职位表的第一反应。
讲一下我的心路历程,可以说是在短短一上午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落落落.....
上午职位表出了,好心的室友转发给我了一份。
看到聊天记录里的职位表,第一时间先不慌,用颤抖的手拿起水杯喝口水冷静一下,随后打开电脑开始研究。(Ps:这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要经历什么,病人情绪非常稳定)
首先筛选地区,哇,一看还好多,看来今年老天待我不薄,能够在自己家里上班不管在哪里都挺好的,没想到之前在山上祈愿还是有用的。
然后把学历的硕士点了,这是我到达不了的高度,该有的自知之明还是要有的。呦!不错,还有好多,该考虑什么时候去还愿了,学位、基层经验、政治面貌一层层筛下来,怎么说呢,整体还是挺不错的,至少还有一页多是可以看的。
最后就是专业了,专业一选,天打雷劈。没有了!!怎么会这样,居然是0欸!忘记说了,答主啊,就是我,是艺术类专业,别问问就是搞装修的,之前就听说艺术类是考试最难的一类,果然不假。
我连供果买什么都已经想好了!!准备考上之后就去,为什么让我经历这种苦难。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在本省没有适合的岗位,那岂不是意味着要去外省工作。当时我的心情直接以一个过山车的趋势开始下降,给家里人打了电话,他们都在跟我说实在不行就不报了,反正考上了你也不会去。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好歹准备了这么长时间,不去考试不就是白给了么。
在经过长达半个小时的心理建设下,期间在算了吧和我先去试试之间疯狂摇摆,最后还是选择了后者。无奈把地区筛选取消,我的天啊!!那一瞬间我觉得我还是回去睡觉吧,梦里就不用遭受这些苦难。能报的岗位是挺多但是离家里都太太太远了,而且大多都是在小地方,甚至想我家要是在这些地方该有多好。
后来经过层层挑选,其实也没有什么可选的了,要不就是大城市和当地大佬一起卷一个岗位,要不就是选个离家比较近的小地方慢慢锻炼。没办法,我就是天生有点反骨在的,既然已经不能在家里了,不如就挑个自己想去的地方。
总结一下这次的选岗还是hin不错的,我笑得明明很开心哈哈哈。
所以没有可以报考的岗位的时候就学学我,怎么在夹缝中生存。就算考不上也要试试,要不这么长时间的备考不就白搭了。
有没有人发现,公告其实已经出来了,所以这代表着什么,又快考试了啊!职位表还没出来不过应该也快了,趁这个时候还不赶快努力一把,在别人都在紧张的时候来一波完美的弯道超车。选岗就交给职位表出来的时候那天的自己,今天的自己只需要好好备考就行了。
我是17年上的岸,行测81,申论79。可能是有点久远了,但是丝毫不影响我分享经验,因为我相信备考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人罢了。
1、 准备工作
1. 资料推荐
①江鸣百技斩:适合想要短期提高行测到70+的小伙伴。时间赶看这个就够了,老师直接根据题目讲的技巧,每道题都能找到相应的解法。我之前也是直接看的,也不用担心小白看不懂,老师会在讲课的时候捎上基础知识,基础和知识一起拿下。课上和老师一起活跃思维钻研考试解法,课下就拿着技巧去刷题,提高了做题效率的同时还能保证正确率。
②申论李梦圆:把申论单独拎出来说一下,大美圆的课算是近几年比较好的,她讲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且框架感很强。就是听完课才会发现其实申论并不难,缺得只是一个理解出题人思路的脑子。
③粉笔5000:刷题必备,里面的题目都是收集了近几年的真题和比较经典的模拟题,而且真题还是占据了大多数,前中期可以说有着一套题就够了,能刷完其实就已经很厉害了,不是刷完就能考上,我不画大饼,刷完基本上能保持在60+的水平,但是前提是认认真真的,有方法,有目的的有效刷题。
④华图模块宝典:中后期刷题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时候5000题基本上应该已经刷好几遍了,是时候逐个击破,模块宝典题如其名,是按照模块进行题组编订的,每个模块都分的非常清楚。
⑤真题集:这个是一定要准备的,别说国考任何考试最离不开的就是真题,不管什么考试你敢说不刷真题那你真是一条真汉子。
2. 其他
①错题本:不是高中的那种要抄错题的错题本子,这个错题本可以把他当成一个目录或者索引,主要功能是记录错题的位置。
②笔记本:听课怎么能没有笔记本。不管是知识点还是技巧,都需要拿笔记一下,人脑又不是内存卡,说记住就记住,有时候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记忆能力。
2、 找题目
找什么题目?
找真题,找好题。因为真题可以帮助你了解到哪些知识点会以怎样的方式怎样的频率出现在考试当中,而且考什么和怎么考都会在真题中诠释。
好的题目除了真题以外我想不到其他的,就像粉笔每星期都要举办的模拟考试,就算再怎么模拟,也始终是模拟考试罢了,前期可以参加一下,但是后期就不需要了。
开始准备前先拿出一套真题卷子体验一下,到之后把各个知识模块都理解了之后就可以自己尝试分析考试侧重点,只看机构老师的分析是不够的,还是需要自己去体验一次。
3、 做测试
有了题目之后就是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测试就是为了了解自己当前的真正水准,能够到达什么高度,自己在什么阶段。
1. 抽出一天的时间做一个整体的测试,不管是申论还是行测对自己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2.把自己的错题和不会的都记下来,分析错的原因,是因为不会,还是这个知识点没有掌握。3.再去找答案,先自己尝试去理解答案,真的不会的时候就听江鸣,根据这个题型去找下相应的技巧课程,再跟着老师的思路把解题技巧理顺。
3. 最后再拐回来看这道题,如果有实在不会的板块就把这个板块整个回炉重造,直到学会、吃透为止。
以上花费不了太多的时间,但是可以让你对自己的备考程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要时刻清醒自己的现实情况。
4、 打基础
把自己的笔记回顾一遍,练习之前做过的基础题。其实不多但是可以让你巩固一下最基本的原始概念,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还是要好好的对待的,有时候刷题的时候经常就会想不起来这个知识点到底在讲什么。
5、 高效复习
有没有人之前跟我一样,遇到错题不管是什么都会先抄下来,要是图形推理还好只用画图,但是要是言语呢,这么长,谁会愿意抄下来,就算抄下来了也浪费了不少时间也就不愿意去分析这道题怎么怎么样。
刚刚我就说了,错题本就是个目录,我们分析错题其实要看的并不是题目本身,而是答案。
当然可以抄答案,为什么不呢,但是也不是看一遍不管懂没懂就抄下来。可以告诉自己:我的目标就是看懂。只要能看懂答案就够了,然后再根据这道题去找解法,江鸣都有吧,打开会吧,直接看起来了。
这就可以了,把这个技巧再看几遍,然后在自己去思考为什么之前没有做出来,总结做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一道题的错题整理流程下来会比刷十道同类型的题目还有用。
这个时候5000题可能就有点疲惫了,因为模块化和强度化是不一样的。就刚刚我推荐的,可以准备一套华图模块宝典,虽然题目基本是一样的,但是对于同类型题组的练习分模块更具有针对性。
6、 系统训练
学完知识了,题也刷的差不多了,不管是按强度还是模块的题组这个时候都刷了至少一遍。剩下的就是做一个整体的综合训练。
我是准备了真题套卷来进行训练,这个时候再去做题就能明显发现跟以前不一样,至少我现在能够准确的判断每道题说的是什么意思,有的题目甚至一眼就能看到答案。
一定要做套题,因为只有套题才是真正算的上是系统性的训练。以前的模块化只是为了逐个击破错点难点,最后的目标终究还是以套题为主。
以上的复习方法同样适用省考,考试终究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核心知识和重要解法,基本上面对大部分考试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就是我的经历以及备考经验,我都说这么多了,真的不给我来个赞么?
上一篇:国考没有省考可以参加吗(想当公务员可以考虑这几种途径) 下一篇:国考没有进入面试(国考没进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