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省考信息 > 省考准备(今年省考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 省考准备(今年省考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

省考准备(今年省考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

  |  省考信息


  本人19年省考,申论80+,一次上岸!

  我的备考时间并不算长,差不多就只有一个多月,把时间和学习重点把握好,就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水平。

  下面就好好说一下我是怎么在短时间内实现逆袭上岸的。

  觉得章长的可以先点赞收藏,但是一定要及时看,别放着落灰!

  全面了解省考科目

  在考试前,我们必须要对省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省考有两大科目:申论,行测。每个科目中又有很多细小的知识点,虽然不要求我们全部灵活运用,但是在一些只要的部分也是要吃透的。

  申论一共有四种题型,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单一题、解析题、公题和大作,一次来说一下这些题目的做题要点。

  单一题:

  这个是比较简单的题目,就是去材料中找到问题、意义、危害、对策这些,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学会把内容归类,什么可以被归成问题、什么可以被归成意义等。不过要注意这类题目中一个比较有难度的地方,就是这些要素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就比如有时候问题也是原因,这个在做题的时候就得注意了。

  解析题:

  这个就要比单一题目的难度大一些,得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解释了。在了解材料的主要意思之后,自己想要灵活的运用就近原则,围绕这话题的意思展开解释说明,虽然要添加自己的一些看法,但实质上还是要根据题目本身去回答的,自己的论点有时候说服力不强,这个时候就要回到材料中去找内容来填充。

  公题:

  这种问题会有很严格的格式要求,就是在写的时候要按照要求写清楚标题、称谓、正、落款这些内容,在写的时候要知道每种题材的写作重点,比如倡议书这种的就是要注重对策,宣传类的重在意义等,当然了还是要紧密结合题干来回答,不能让写关于节约用水的宣传书,结果写成了保护环境的,这样答案就会出现偏差,也就会失掉分数了。

  大作:

  我自己觉得大作整体不算很难,不会有很碎的知识点,只要能够掌握这几个要点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第一就是逻辑框架,章的长度决定了在写的时候必须逻辑清晰,自始至终都要围绕一个主题去阐述,保证章的论点明确。第二就是内容的填充,想办法把章变得有血有肉,这样才会是一个完整优秀的作。

  行测也是五种题型,分别是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数量关系、推理判断、常识判断,因为我在学习的时候是按照题型学的,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会详细的讲到,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说明了。

  高效利用复习资料

  参考资料是真的不能太多,就算是时间还很充裕,我也不建议买太多的备考资料,备考的时候把适量的资料学透会更加的有效果。行测的学习主要就是基础+练习,申论就是方法+练习,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我用过的资料。

  申论

  粉笔《申论的规矩》

  基础教材在选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限制,现在的基础资料基本上都可以把申论的知识包含的很完整,粉笔的书好在了讲的基础,比较适合我们这种小白去学。

  这套书一共分成了两本,书本的最开始先进行了一个总结概括,然后按题型一次讲解了单一题、解析题、公题和大作,总体来说内容很全面,而且上面的排版也清晰明了,会吧一些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梳理总结。让我觉得最用心的一点就是重点部分会有标注,这样在看的时候就能够一眼看到主要部分了。

  粉笔《行测的思维》

  这套教材差不多是一个题型一本,每块内容都讲的很细致,也有配套的视频课,这样就可以弥补只看书知识点吸收不太好的问题了。行测的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要是题型的基础学不好,那么在后面的做题中就会有很大的问题。我用套着书的时候就是按照题型学习,一点点的去掌握这些题型的考试内容,这样就能够把这行测的基础学扎实。

  粉笔系统班

  这个网课包括了申论和行测,我在看书的时候就会搭配着看。内容也是分模块讲的,跟书本有一定的契合度,所以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老师讲课的时候会把一些知识点强调出来,这时候我就会去记一些笔记,特别是行测,每种题型都会有很多的小知识点,不记下来很快就会忘记的。后面的提升阶段也会去看,里面讲的一些行测的答题方法还是很实用的。

  汤可特训七套卷

  申论在学的时候方法真的非常主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再去提分就非常的轻松了。在把申论的基础学好之后,就要跟着汤大大学习解题的方法了。我每次跟汤大大练习的时候,都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样就知道在解题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切入点该哦怎么找,答题的思路就变得非常清楚,写题的时候也可以明确的表达立意了。

  粉笔《决战行测5000题》

  这套练习题也是分模块的,每种题型都是分开的,在写的时候就可以找自己想要练习的模块,更有针对性。这套习题书的答案解析很详细,会把每一个选项都进行讲解,不止会讲为什么正确,也会将为什么错误,这样的就可以更加透彻的了解题目的做法。行测就是得刷题,通过刷题要能够做到看到一道题立马就可以选出答案,这样才不会在考试的时候浪费时间。

  中公《历年真题精解》

  真题去选的时候没有什么要去,因为真题都是一样的,哪个机构的卷子都大差不差,不过答案的解析可能会有些差别。我选中公是因为它有对应省份的真题,做的时候就更符合真实情况。我的申论没有买练习题,练习的时候几乎用的都是真题,第一是因为时间不够,第二是因为申论是要求做题的质量的,所以用真题是最合适的,毕竟是往年考试过的内容,更具有参考价值。

  粉笔app

  这个软件我主要是用来刷题的,申论和行测都有。我的申论没有买练习题,都是我有在这个软件上做题。在这上面做题,可以选择直接写在手机山,也可以写在纸上拍下了,就非常的方便。而且上面还有模考练习,我几乎每次都参加,一开始的成绩会不太好,不过在不断的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水平也会有进步的,后面再去做题的时候就会有提升,用来检测自己学习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

  人民日报app

  这个主要是为了积累素材,为了在写大作的时候有话可说。一篇大作字数1000+,光写自己的观点很难达到要求的字数,有时候就要结合一些例子素材来进行论证,而且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素材的积累真的非常重要。在这个app上会有很多专业的时政点评章,不止能了解到一些新闻热点,还可以学习专业的点评员在分析事件时候的角度,自己在写章的时候也更容易找到关键点了。

  合理安排全程的备考计划

  为了更加的清楚,我就把申论和行测分开说了。

  申论复习计划

  前期:学习基础

  先将所有的资料都准备好,每天上午是学习申论的时间,这个阶段我会边看书边看视频课,把书上的题型过一遍,把每种题型都再总结一遍,自己去梳理它们的考试内容和考查重点。之后会去粉笔app上找一两道题练习一下,检测一下自己哪些地方没有学明白,及时的再去复盘一遍。

  中期:提升训练

  现在就会在先看汤大大的课,学习一些小题的踩分技巧和写作的方法,以及老师对一些范的点评。之后就开始在真题卷上找一些题目去做练习,了解一下往年考试卷的结果以及考察的大致范围。第一遍做完的时候会仔细的对照自己跟答案的不同,总结自己的问题,第二遍再去做的时候就会在错误的地方多留意,最后依旧还要去对照答案,不断的查漏补缺。

  这个时候去做题就会注意每种题目的做题方法,小题型就会材料中归纳总结,按照老师教的找踩分点的方法去回答,提高自己做题的准确率。大作在写的时候也会用老师讲的搭建框架的方法,整个章的逻辑观点都会很清晰。

  后期:强化练习

  现在就会开始做真题卷的练习了,在写的时候会注意时间,一般会在上午做两套。这时候我就发现自己的错误变得少多了,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准确的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了。在把这些真题卷来回的做两三遍,锻炼做卷子的手感,在考试的时候就会更适应那样的节奏,鳄鱼不会紧张了。

  同时我会进行一些申论素材的背诵,比如一些高频概括词,常用例子,申论的句子结构等,保证自己的知识积累,在写作的时候可以非常熟练的运用上。而且还会利用一些碎片时间在粉笔上刷题,或者看看人民日报上的新闻章,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能断掉积累学习的习惯,不然容易在考试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写不出来东西。

  还有!申论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字体!在写字的时候一笔一划的写,也不要求写的多好看,至少得让人看清吧。平常在写卷子的时候就要去注意,养成一个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行测复习计划

  言语理解:

  这部分是必须要重视的,做的时候也要放在第一部分,因为这种题型的题量很大,在一开始的时候去做,脑子是最清楚的,这样的正确率才会最高。这种题型在做的时候要注意概括和归纳。我自己在做的时候就经常找不到题目的重点,回答的时候也会有些偏题,在做的时候一定得先找出来关键词。归纳得要注意材料的中心思想,如果没有找对问题的中心思想,那么整道题目也就不会对了。

  资料分析:

  这部分的题目就是考察我们的细心程度。一般在出题的时候内容会很碎,如果不是很耐心的去做题,那么就很容易漏掉一些关键点。一开始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晕晕乎乎的,什么平均数的增长量增长率的,是真的不知道从哪下手,在跟着视频课多学习几遍,把公式和例题结合起来以后,就会发现其实很有规律的,在做的时候也有比较清晰的思路了。

  数量关系:

  这个是我在学习行测的时候最难的一个题型,对我这个科生特别的不友好,不过在这种题型上用心学,自己去钻研,掌握祝方法,基本上还是可以做出来的,但是备考时间短的就不是很建议在这种题型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了,考试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如果遇见看一眼不会的 ,就直接跳过去,没必要死磕在一道题上,这样只会白白的浪费时间。

  推理判断:

  我一开始一点都不懂这类题,总是按照自己看规律的脑子去思考这种题,结果就是全错,其实还是需要结合材料去说明的。里面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否前否后等等,这些都是必考的,一定要动手去练,单靠脑子做题是不可取的。刚开始做题的时候我会自己动手去写一遍,前条件是什么,后条件是什么,多做题有助于培养感觉,到后面不用特意写就能知道怎么推能成立了。加强和削弱的题目也是必考的,这个要分清是加强还是削弱主体还是条件。

  常识判断:

  这个也不建议花费太多的时间,主要是考察的范围太广了,平常练习的时候就把卷子或者习题册上的题目练习一下就行了,没必要再去刻意的拓展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提升效果,最多没事看看时政新闻就行了。在出题的时候历史地理政治这些还是出题比较多的,在练习的时候就多注意这些题目就可以了。

  行测在最后也要进行真题模拟的,因为行测在考试的时候题量还是挺大的,如果不提前练习的话,很容易就写不完,所以一定要在考试前做一些模拟练习,掐着表去写,控制自己做题的速度。

  剩下的时间,调整好心态,每天早上起来对着“魔镜”,告诉自己:我可以!加油!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用!等你上岸的好消息哦!


上一篇:省考冷门岗不足三人(省考中一岗位遇冷福利待遇丰厚但没人愿意去)

下一篇:省考准备(准备2023年河南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