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要考研究生吗(考公与考研大学生应先考哪个?)
推荐文章
01
每到毕业季,总有一群大学生陷入焦虑状态。
特别近几年来,因为口罩原因,大环境整体不大好,很多公司为了缩减成本,减少了岗位的招聘,薪资一年相比一年更是“稳中有降”。
由此,催生了“考研热”和“考公热”。
公务员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竞争同个岗位屡见不鲜,与此同时考研也没那么轻松。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复习中去,但很多考生无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毕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能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一个复习中。
那么,该以考研为主还是考公为主?
02
这种情形下,应以考研为主。
一、本科专业不适合考公。
有些专业简直是考公的“天坑”,能报的岗位寥寥无几,甚至都没有。
偶尔有一两个岗位,竞争压力也很大。
如果有意向毕业后考公务员,从大学选专业就要有所倾向,多研究历年公务员招考的岗位要求。
以前法学、汉语言文学、财务等文科专业是热门,但近几年来,偏理科类的越来越多,很多单位也需要技术人才,因此并不是理科类的就不合适报考公务员。
所以,如果你大学的专业没有合适的岗位,那可以先考研究生,变换个专业后再考公务员。
二、学校能实现突破。
如果本科的学校比较一般,通过四年的努力有把握考进211、985读研究生,毫不犹豫选择读研究生,任何时候学历能更上一层楼实现突破都是好事。
之前分享的这篇文章,深圳大厂上班,已买房定居的朋友,回老家的三线城市当公务员了,这位朋友就是高考发挥失常后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四年后考上了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
有了这个学历在手,进可当得了大厂的程序员,退又可通过人才引进回老家入编制。
人生的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如果学校一般,研究生也仅限于在本校打转,甚至只能考一个更差的学校,我个人觉得没必要死磕研究生。
我一个表妹,在一所医科大学毕业后也致力于考研,如果继续在本校学习是没问题的,但考了2年没考上心仪的学校她就放弃进医院去上班了。
她也是觉得继续在那个学校读,研究生毕业后依旧只能跟目前一样做同个岗位,不如先入职后有机会再读在职的。
三、在读书中能找到乐趣。
不喜欢读书的人,觉得这世界上没有比读书更苦的事,巴不得赶紧出社会赚钱就自由了。
但喜欢读书的人,觉得读书是世界上最好玩最有意义的事,希望一辈子都在象牙塔里。
能在读书中找到乐趣,在某个领域深耕,那就能读多久读多久。
毕竟,这份天赋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
而且对这类让人顶礼膜拜的大神,比起当公务员,他们更适合到其他领域去发光发热,比如之前北大的韦神。
03
这种情形下,应以考公为主。
一、家庭经济支撑不了。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读研期间补助较低,学费较高。
不要觉得现在怎么还有交不起学费的人,还可以贷款什么的,对贫困家庭来说,就是沉重负担。
前段时间有个37岁的杂技女演员从高空坠落,抢救无效死亡,有网友评论说,不都是自己选择的路吗?没有谁拿枪逼着他们。
这是典型有鞋穿的人,理解不了光脚的人的困窘。
如果你的家庭,供你本科毕业已举全家之力。
那么在毕业后,优先考公(找其他工作),让父母别再在没得选择下继续辛苦又狼狈地赚钱,虽然他们可能是自愿的。
原生家庭,让人有时候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适当地妥协。
二、坚定以后要进体制。
如果对日后的就业方向十分坚定,没有迷茫就是希望进体制内,那就趁早考。
报名人数逐年递增,一年比一年竞争大。近几年来,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公务员是有扩招的。
但体制内的编制是有限的,扩招不是年年有,四年前能上岸的,在四年后反而不一定。
除此之外,体制内提拔看资历,工作时间越长越容易晋升。
职级并行后,想要往上提一级,如果不是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贡献,年限是无法撼动的门槛。
到了年限不一定会提拔,但不够年限一定不会提拔。
想要提升学历,考公之后再考研也可以。
这时候考研专业更加明晰,可以选择对以后工作与后续发展有作用的,两全其美。
不管是先考公还是先考研,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只有相对适合自己的决定。
无论选哪个,过后可能都会后悔,就像结婚后,当初白玫瑰成了白米饭,念念不忘的红玫瑰成了心里的朱砂痣,反之红玫瑰也会成了蚊子血,白玫瑰会是心里永远的白月光。
就像罗翔老师说的:“其实没什么好后悔的,很多事情就算时间能重来一遍,以当时的心智和阅历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避免不了同样的结果。”
所以,做了选择,就一往无前,相信自己选的就是对的,坚持走下去就好了。
上一篇:本科毕业考研究生(本科毕业就能考公为啥还要辛辛苦苦先考研究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