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在职研究生报名(想读非全日制研究生要趁早)
推荐文章
有媒体报道今年考研录取率或不到两成?我表示持怀疑态度,下面是我查的历年研究生报考及录取人数
历年研究生报考及录取人数:
1.2023年研究生报名人数突破到474万, 2023届考研大约招生110-120万人,总的报录比为?
2. 2022年研究生报考人数457万, 2022届考研共招生120.26万人, 总的报录比为3.8:1
2,2021届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2021届考研共招生111.4万人,总的报录比为3.4:1。
3,2020届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341万人,2020届考研共招生111.4万人,总的报录比为3.1:1。
4,2019届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290万人,2019届考研共招生91.7万人,总的报录比为3.2:1。
5,2018届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238万人,2018届考研共招生76.25万人,总的报录比为3.1 :1。
6,2017届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201万人,2017届考研共招生72.2万人,总的报录比为3.0 :1。
7,2016届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177万人,2016届考研共招生51.7万人,总的报录比为2.9:1。
8,2015届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164.9万人,2015届考研共招生63万人,总的报录比为2.6:1。
根据历年录取的情况,预计2023年总的报录比为4.0:1。现在普遍追求高学历的情况、就业的压力造就了研究生报考的空前高涨。2017年在职人员取消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相关工作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纳入后只须在录取时明确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其他不做任何变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随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各种权益得到了保障,18.19年之后研究生报考人数大量攀升。
我曾在2017年参加了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现在已顺利毕业,作为一个过来人谈几点感受:
1. 大部分专业考研是必须的,大一新生也应该做好继续求学的打算。
2. 如果你的专业是非常好就业的专业,或者你在本科毕业已经获得好的offer,那你可以就业,可以在工作中参加研究生考试,读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理论上与全日制研究生享受的权利是一样的。
3. 有能力和精力的话读博比读研究生获得的投入产出比更大,想在本专业有所建树的建议读博,有条件的最好出国读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 有很多同学全日制没有被录取选择自己原报考学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有一批的同学拒绝了报考院校调剂到非全日制的“邀请”,选择回本校或者综合实力弱一些的院校,我建议选择后者,虽然现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权利理论是一样的,但是在奖学金和就业上确实存在一些差距,建议做好打算。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对考博是没什么影响的。
5. 本科工作后或者专科工作后,想读非全日制研究生要趁早。以我为例我就吃亏了,我走技术职称,单位要求中级职称,本科五年或者研究生四年就可以报评高级职称,而好多系统规定你的研究生学历必须是在你获得中级职称之前获得的,才可以以研究生四年报评高级职称。我是在中级以后研究生毕业的,所以我现在获得的这个研究生学历也就好看,对自己的工资没什么影响,还花了很多钱浪费了很多精力。所以想读非全日制研究生要趁早。
上一篇:2018年研究生国家线是多少(近5年考研国家线趋势) 下一篇:2019在职研究生解读(2019在职考研有哪些重要的事情是必须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