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写资料(高考志愿填报常用资料和使用提示)
虽然感觉现在写这个有点儿迟了,但还是怕有些朋友不知道,其实现在马上办可能还是来得及的。在这个网络时代,官方公布的公开信息就已经很丰富了,但是仍然有朋友不了解这些信息,要么在缺少必要信息的情况下随便填报志愿,要么轻信其他人或商业机构的建议。因此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些常识。
高考志愿填报的基础信息首先来源于各个高校网站公布的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和往年录取分数等招生信息,这个是最基本、最权威的,里面有招生计划和具体要求(如选科、政审、体检等)。其次每年各省的考试院都会汇总出版当年高校招生计划。以江苏为例,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在今年6月初出版了《江苏招生考试2022考试考试计划专刊》,上册是本科招生计划,下册是专科招生计划。第三是每年各省的考试院都会出版前三年的招生录取资料。以江苏为例,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在今年5月出版了《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料汇编(2019-2021)》,里面有前三年各高校和专业实际录取分数和人数等资料。第四是高考出分后,志愿填报之前,各省教育考试院会公布相应阶段的逐分段统计表。以江苏为例,可以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和公众号“江苏招生考试”下载。
大家还可以在手机上使用一些辅助的APP来填报志愿,大家可以自行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下载,具体我就不推荐了,因为我也不熟悉。这些APP实际上是将上面的官方公开信息输入到数据库中,方便了大家查询和使用。有的APP还能提供一些辅助功能,比如根据考试的分数、排名、专业意向等智能地提供参考结果,有的能够估算出志愿命中的概率,有的还能提供相关专业的往年就业信息。这些信息和功能有些是收费的,但是其实都是来源于公开信息,是否值得购买,因人而异,请大家自己考虑。
高考志愿的填报,实质是基于外部信息和自身情况的博弈决策。其中官方公布的信息和对自身情况的了解是基础。一般步骤是:先根据招生信息、自身情况和对社会行业信息的了解,确定志愿填报的策略;然后筛选出一些备选志愿;最后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和今年的考分情况,核算并确定志愿。需要注意的是,每年高考考分总体水平会有浮动,因此对比往年的录取情况是,应该参考的是相对考分,就是省排名,而不是考分的绝对值。尤其是江苏省最新一次高考改革刚进入第二年,全省的高考考分分布情况还不稳定,预计近几年的波动会比较大。
对于志愿填报以及如何使用一些第三方志愿填报APP或商业服务的提示:
家长应自行在官方来源亲自核实重要信息和数据,因为商业机构是可能出错的,而自家孩子的前途耽误不起。收费服务并不是对所有考生都是有必要的,需要自行斟酌,例如你家的志愿意向比较明确,待选志愿不多,完全可以手动查询核实,不必再找第三方的服务。家长和考生应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志愿填报的思路,不可以随大流,不可以轻信社会普遍的意见或第三方的推荐。社会的普遍想法可能是对于“一般人”是对的,而实际上每个考生和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情况与定位,同一个志愿对于不同家庭和考生的适应性也不一样。诚所谓“此之蜜糖,彼之砒霜”也。考生应该把理想、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需要综合起来考虑。年轻人应该要有理想有追求,但是要客观地考虑自身的实际条件(能力、天赋、家庭背景等)能否满足实现理想的要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所谓社会的需要就是就业的需要,离开就业谈理想,就是空谈。对于大多数考生,没有完美的志愿,往往都需要在某些方面做出一些妥协。例如:有的行业是先甜后苦,有的行业是先苦后甜;有的行业稳定但是收入一般,有的行业不稳定但是收入上限高;有的行业稳定,收入相对也不错,但是进入门槛很高或者竞争很激烈;有的行业稳定,收入也不错,进入门槛也不高,但是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志愿的填报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和社会的需要,还要考虑其他考生的竞争。高考本质上是一次选拔性考生,高考志愿的填报本质是一种多方博弈。你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考分和往年的录取分数,你还要考虑其他考生报考这个专业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不能随大流或者轻信第三方的推荐意见。以免造成大家扎堆填报同一个志愿,形成恶性竞争。就像股市里散户轻信股评家的意见,扎堆买了同一个股票,结果大家都被割韭菜亏钱[笑哭]高考志愿的填报本质上是要基于对未来社会需要(就业)的预测来进行决策。最起码总要预计4年后的就业情况吧。如果计划读研究生,则需要预测7到8年后的就业情况。如果不仅要考虑到毕业时,还要考虑到一辈子的生活,其实需要预测的是未来10到20年的就业情况。说实在的,这个很难,我也完全不懂。中国建国以来,尤其是过去30年来的社会巨变,各位家长应该都深有体会。我只想提醒大家的是,基于过去的经验来预测未来,很有可能是无效的。有一些APP或第三方机构根据很多行业的过去的就业情况、收入等情况来推荐志愿,使用这些信息的时候,大家需要警惕,要慎重地思考:这些情况在未来会不会有变化?比如一些APP列出了往年毕业生在房地产、教培等行业的就业和收入情况,这些行业在过去风光了10到20年,现在呢?将来呢?要多想。
以上都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思考,供大家一笑。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我完全是外行,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关注高考了,对现在的高考完全不了解,尤其是江苏省的高考又喜欢改革,都不知道改革多少轮了[晕]写这个主要是因为明年自家的孩子也要参加高考了,得提前预习起来,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备用。
上一篇:高考志愿填写规则(高考志愿到底该怎么填写?) 下一篇:高考志愿填写辅导(校长专家教你填报高考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