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考行测分值分布(考湖北省考刚开始怎么复习行测?)
推荐文章
行测应该是每个公考人都很头疼的问题,题量多,题目难,基本上一分钟以内一道题,通常就是还没来得及思考呢,就得赶紧下一道题了。
所以出题人是脑子有泡么?(不是骂人的意思...只是反问一下...)出一堆大家做不完的题...
显然不是的,学习了行测之后,就会发现,每道题都是有技巧可循的,得技巧者得行测!
一、想要学好行测,那咱们就先来分析分析行测各模块的特点。
行测共五大模块: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常识。
言语、推理、资料三模块,行测上70的基础!
行测想上70,核心在于:五个模块中言语、推理、资料的平均正确率(注意是平均正确率)能有80%以上才行。这三个模块也是最快能帮助我们提高分数的。
数量关系,能不能破75分全看它!
一般情况下(90%以上的小伙伴),数量模块能不能做,完全取决于言语、推理、资料模块的做题速度,前面三个模块练习好了,速度提上来,可以考虑数量的学习,否则不建议先学数量,除非你数学基础底子超好。
常识判断,多积累总没错!
常识模块我并不认同其他人说的不用管,不用学。
但是对于常识方面,我们的心态要好,好学习不如乐学习,不要把他作为一个考试科目,而是作为一个增长知识的途径。
如果你备考时间较长,建议买一本常识习题大本书,不要做,直接抄答案在上面。然后平常睡前看一看记忆一下上面正确的选项和错误的选项为什么错误即可。
所以,行测小白学习的话自然是言语、推理、资料三个模块比较重要,而如果已经有了基础,三个模块学习已经学的比较好,想要在分数上有所提升突破的话,数量模块极为重要。
在学习顺序上,可以先学习言语、推理、资料三个模块,平均正确率达到80%以上再学数量和常识。
二、既然说了技巧为王,接下来咱们就来唠唠怎么掌握行测技巧。
学习技巧那肯定是要跟着老师学的,我当时是跟着江鸣百技斩学的,听之前我还担心会不会技巧太深奥,以我的智商听不懂之类的问题,结果听了之后我的疑虑完全打消了!
老师会通过以往的公考真题分析讲解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甚至一道题还会教授好几种技巧。由于理科科目我不是很擅长,所以基本上每次模拟考试,那些都是错一半,做题速度也有点慢,有时候我做一道数量关系的题竟然花了好几分钟,更别提那些篇幅可长的资料分析了。
而江鸣把我行测中最头疼的问题(资料分析、数量关系)都一一解决了,真的是帮了我大忙了!
之前行测根本做不完,现在甚至还会剩下十分钟的时间去大概检查一下,并且我的正确率也有很大的提高!
在看视频课的时候我也会做好笔记,一点不敢跑神...生怕自己听漏哪一点,损失一个亿!
三、学习完技巧,那重头戏就要来了--刷题。
1、刷题资料
我当时刷题用的是粉笔决战行测5000题,套卷刷题我用的是粉笔的历年真题套卷。
粉笔的题库更新的很快,不会像中公一样还会出现02、03年的老题,一套下来很省事,既有模块刷题,也有套卷真题,答案解析也比较详细。
而且纸张质量很好,粉笔的教材质量一直都是业界良心,除了有点贵之外,其他没啥毛病。
刷题大家要先分模块刷题,把各模块都掌握好了,再进行套卷练习。
2、怎样有效做题?
错题复盘
把过往的错题一定要翻阅一遍,按照下面的方法复盘:
? 做错的题
将其作为主要对象,不会做要思考是基础不牢靠还是技巧不熟练,将当时做题的错误思维写在旁边,再对照正确答案,查看是哪一步错了,一些粗心的毛病同样需要去重视!
? 蒙对的题
对题目没把握代表着对该知识点掌握的还不够扎实,对于这类题,可以仔细查看正确答案,跟着思维顺下来,然后去填充关于这部分的做题思路。
? 会做但费时的题
这个主要原因就是技巧不牢,不能够很快反应出公式或者知识点,可以通过查看笔记总结或者再过一遍技巧!
技巧复盘
? 课上简记,课后补充
再刷技巧课时根据题型特征、思路突破口等简记主要知识点,课后再去补齐,上课紧跟老师思路走,课后想不起来的可以再去听课!
? 建立思维导图
不管是之前有没有做过,再重温技巧后一定要有所总结,思维导图是一个复盘的好方法,要能够复述每个模块的基本考点和使用技巧!这样才能熟练掌握住,上考场也会很快反应出来!
真题卷复盘
查找薄弱点,订正总结错题,等整个模块刷完再去统计错误分类,找到自己的高频失误点去专攻突破!
调整时间,套卷练习一定要计时,行测要完成130道题,因此要合理分配每个模块时间,还要留时间涂答题卡,建议写完一个模块就去涂,以防忘记!
四、行测不要踩的坑。
根据我当时备考的经验来说,行测的坑一般有下面几种:
1、选择性忽略言语部分。
很多人都觉得言语理解那一部分其实就是语感、语常识内容,自己从小打到语学了十几年,这些题怎么还不能手到擒来?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在言语部分不仅考你的语感,更靠你的逻辑,而且有些逻辑普通生活中根本用不到,所以不根本就不知道,更别说利用常识去做题了。
如何避坑:找逻辑、看句子、凭语感,这三个的前后顺序不能变。
2、轻视数学运算。
上学的时候老师总是告诉我们方法最重要,计算不重要,甚至在中高考中数学题的最终答案只有1、2分。
但是你需要知道的是行测都是选择题,答案不对一切努力白费,好不容易找到思路算了下来,结果因为粗心等问题导致答案出错,实在是太可惜,而且行测中的答案有很多是范围,所以就更坑了。
如何避坑:多练习计算能力,保留草稿部分,有时间再检查一下。
3、死扣图形细节问题。
我们都知道图形问题找到突破点就很简单,难就难在如何找到特殊点,而这也导致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去死扣题目中的一些字眼,或者去看图形中一些特殊的地方。
其实这一切都没错,可是错就错在一些简单的题目明明不用那么麻烦,但是还是有同学总是那么做,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把自己绕进去。
如何避坑:图形问题找关键点:指向、黑边、特殊图形等,不要沉溺于找一些非常刁钻的东西。
4、常识题要么忽略,要么花大量时间去记。
常识题也算是公考中一个比较变态的题目了,毕竟涉及的方面实在太多,一般人还真了解不到那么全面的东西,也因为如此很多人选择放弃,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花大量时间去背去记。其实这些都不可取。
如何避坑:平时多积累积累,不需要浪费大块的集中时间,随时积累,随时看看,重在平常。
5、资料分析题目纠结太久。
资料分析题目因为题目实在有点长,而且里面的数字还比较多,并且伴随着大量的图表内容,所以做起来注意力难以很快集中,很容易找不到重点,所以很多考生都会在这上面浪费太久的时间去慢慢找关系列算式等。
如何避坑:资料分析找问题中的年份、数量、类别关键信息,快速定位进行运算,有时候也可根据答案直接判断。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行测经验分享,觉得有用的话点个赞再走叭~栓Q!
#2023湖北省考#
上一篇:湖北省考行测(湖北省考行测怎样学习才能上 80 分?) 下一篇:湖北省考行测和申论(湖北省考需要死磕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