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卡湖南(付费的高考志愿暗藏什么玄机)
推荐文章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1193万人,千万大军在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都要面对同样的问题:上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
从这个需求出发,一个庞大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应运而生。
图片来源网络
“七分考,三分报”,填报高考志愿是人生选择的重要一步,确实马虎不得。
对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来说,选择热门专业往往是不二之选。某平台高考志愿填报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临床医学成为今年的热门专业。这些专业之所以“热”,是因为属于需求增长型专业,在就业率等方面拥有较高的满意度,每年培养出大量相关领域的高等人才。此外,像电子商务、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多年保持热度,皆因就业前景乐观,将来工作环境好,薪酬待遇高。
学生及家长向往热门专业,无可厚非。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完全被“热专业”迷了眼,不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即便报考成功,也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大学里,因无法与所选专业“相处融洽”而跳转专业、中途退学的,不在少数。
志愿,填的是个人志向和心愿,本该摒弃急功近利的世俗观念。面对林林总总的专业,报考时应该更多考虑国家的需要和自身的特长。2021年,湖南女孩钟芳蓉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引发热议,有网友感叹“这注定不是一个大富大贵的行业”。对此,钟芳蓉公开回应,自己从小喜欢历史和物,报考考古学还受到“敦煌女儿”樊锦诗的影响;樊锦诗为此写信鼓励她,多家物考古研究院所为她送去献。后来,她在《中国考古大会》上担任考古推广团成员,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这个来自“冷专业”的真实故事讲了一个再明白不过的道理:所谓“冷门”专业,只要是志趣所在,完全可以“热起来”。当然,毕竟是北大的专业,即使再冷门,也会有人关注,如果是普通的学生,或者是普通的大学,选的不合适就是不合适,不会有人关注,吃亏的就是自己以后的路途。
图片来源网络
2022年中国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前三考量因素是就业机会(70.4%)、离家远近(45.5%)、企业数量(40.4%),就业机会成为了广大考生考量的头部因素。近年的疫情以及就业市场人数增多,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一个城市充足的岗位数量及企业数是保证考生未来的基础。
了解,目前市场上提供的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线上购买志愿填报卡,借助电子类的志愿填报工具,为考生及家长推荐学校与专业;另一类是在线上或线下购买1对1专家咨询服务,由专门负责高考志愿咨询的老师根据学生成绩与省内排名来帮助填报志愿。
这两者价格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价格100~1000元不等,后者价格则会根据学科类别、机构规模、师资力量等因素浮动较大,据不完全统计,该项服务价格大致在3000~18000元范围内,且呈现出每年递增的趋势。
不让孩子浪费一分”、“百分百保上”、“只要肯花钱,高考志愿规划师为孩子提供专属服务”……这些广告宣传语充斥在考生家长的周围。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教育机构以夺人眼球的广告语,精准抓住了考生家长的心理需求。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选择这项服务的家长一定要注意甄别,要客观理性地去选择服务机构,不要被其虚假宣传蒙住了双眼。”
若是准备自己填报,首先想好自己的就业取向,根据就业取向筛选相关专业,根据专业再进行学校的筛选,是想去外地发展还是离家近的(一定慎重考虑,大多数过了5-10年以后的学生都想回到家乡附近来,个人建议还是离家近的点的学校,不论是实习还是毕业后分配工作,还是自己找工作,都比较长远稳定)。另外有一些学校有特色专业,选择前一定要查清楚就业的方向,尤其一些大专学校的专业,这些专业能找的工作,一些没读大学的人也能找,这类就是完全吃亏的。不过一般大一上学期也会有一次更换专业的机会,所以如果自己懵懵懂懂的选了个不清楚的专业,入学后一定再次多方了解打听,及时更换专业。避免入坑。
高考志愿和专业的填报,是人生路上的第二次转折,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对待,不要马虎,后悔二字只能说说,但无法重来...
上一篇:高考志愿卡有用吗(高考填报志愿的卡有用吗?) 下一篇:高考志愿卡版本(高考志愿填报卡一键解决高考志愿填报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