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高考信息 > 高考志愿几种方式(高考志愿的四种模式) 高考志愿几种方式(高考志愿的四种模式)

高考志愿几种方式(高考志愿的四种模式)

  |  高考信息


  一、院校+专业组(福建,江苏,广东,湖南,湖北适用)

  1、模式特点: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的组合,由院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科目要求设置,是本科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同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也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选考科目要求不同的专业须分别设置院校专业组该模式以一个院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专业组。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选择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作为志愿,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2、填报技巧:如“A大学专业组4”选考科目要求为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不限,包括通信工程等若干专业;“A大学专业组5”选考科目要求为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化学或生物,包括临床医学等若干专业。如考生拟报考A大学通信工程和临床医学2个专业,则应填报“A大学专业组4”和“A大学专业组5”两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并分别在两个院校专业组中填报通信工程、临床医学专业志愿。

  二、专业(类)+院校(辽宁,重庆,河北适用)

  1、模式特点:专业(类)+学校”是以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投档时,直接投档到某院校某专业(专业类)。专业平行志愿是同一类别、同一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专业(类)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进行投档。

  2、填报技巧:这种模式下,志愿单位的改变带来了数量的变化,一般来说志愿数量更多了。考生要认真查阅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既要符合首选科目的要求,也要符合再选科目的要求。例:原来模式下同时报考A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3个专业,只需要填报在A大学1个单位下,新的模式下则需要填报数学+A大学,物理+A大学,化学+A大学3个志愿。“专业(类)+学校”取消了专业调剂,考生不必担心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也不存在“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退档”问题。考生既可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选择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三、顺序志愿(山东、河南、四川等省份提前批)

  1、模式特点: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每个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为录取投档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满足考生的志愿要求。投档时对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录取原则、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

  2、填报技巧:同一批次里,你所填报的2个(及以上)的院校志愿,院校志愿间有先后顺序之分,省考试院投档时先投第一志愿,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再投档第二志愿。例如考生将A校放在第二志愿,如果A校一志愿已经招满且不预留招收二志愿的名额,那么无论该生分数多高,档案都不会投向A校。

  四、平行志愿(陕西,甘肃,浙江等大部分省份)

  1、模式特点:平行志愿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分数高的学生先投档。现在新高考的省份大部分都采用平行志愿与院校专业组的形式或者平行志愿与专业院校相结合的志愿模式。

  2、填报技巧:某一个考生投档时,先看其成绩是否够A院校提档线;如不够,再看B院校;如此类推,直到检索到考生分数符合的志愿院校后,将其投档至该院校。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时,是按逻辑顺序即A、B、C、D……-院校依次进行的。当考生总分符合首先被检索到的A院校投档条件时,且A校有计划余额,该生即被投到A院校。填报时,应在各志愿院校之间拉开适当梯度。一般建议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设置志愿。


上一篇:高考志愿几点报考(全国各省市志愿填报时间汇总)

下一篇:高考志愿几轮(高考志愿填报中的概念术语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