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冲刺怎么填(2022高考志愿填报指引)
推荐文章
#高考志愿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命运#?#高考志愿填报指南##2022高考季##高考志愿##专家:高考志愿学校和专业哪个优先#
高考已经结束,很快就要到了公布分数和填报志愿的时候了。看到很多家有考生的网友都在千方百计地咨询,甚至花了很高的价钱去咨询专业机构。今天就在此谈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够给大伙起到一些帮助。自己没有考生的,但身边有相应亲朋友好友的,希望能够转发出去,以帮助到更多的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考志愿已经是人生最重要的岔路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工作的行业和生活的地区,划好了你的人生轨迹。
一、招生计划类别
我国高考招生采取的是以省为单位的计划性招生。高考结束后,考试招生部门将所有的数据分析处理完毕后,就会向社会公布具体的招生类别和招生计划,大体分为提前录取类、本科招生计划和专科招生三类。
(一)提前录取计划。提前录取的学校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军事和公安院校,一类是面向基层地区定向培养性质的师范、医学等专业类院校。这些提前招生的学校基本上都是“铁饭碗”,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是非常受欢迎的。对于有志从军从警或者愿意去基层做教师、当医生的,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提前招生志愿一旦录取,是不能放弃的。如果未被录取,不影响下一阶段的志愿。
(二)本科计划。在以往,很多人会将本科院校划分为一本和二本,除了原来的985、211之类的名牌大学,以及一部分的省内重点建设大学外,对于很多本科院校来说只是在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招生上的区别,并没有一本和二本的称法。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很多既有第一批次也有第二批次招生的专业。一本专业的建设水平和社会热度相对较高。
(三)专科计划。一般情况下,高考阅卷结束后,该省的考试招生部门会根据年度招生计划和各分数段情况做一个本科与专科段的基本划分。比如说,如果本专科计划比例是5:5,就会将前50%的最低分作为区别本专科的分数线来设定。因为各省的具体情况不同,本专科的比例也会略有区别。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本科计划的比例在逐年上升。
二、志愿投档程序
一般情况下,学校的志愿投档是以最低线为标准的。举例来说,假设某校在某省共投放了6个专业,总计划招生数为180人,每个专业都是30人。电脑先在所有填报志愿的人中按分数由高到低选取180+18人(一般为1:1.1的比例)进行投档,接着电脑会选择其第1志愿中的人数,在30+3以内投档,如果你在里面就基本被录取了。如果排名在后,且选择的是志愿服从,就会转向第二志愿重复相应的过程。如果填的是志愿不服从,且分数不够,你就会被电脑转到下一所学校,再重复相同的程序。
如果有人告诉你,只要能投进档下面录取的事情他包了。他一定是在忽悠你。因为投进档,基本就意味着被录取。
三、以全省排名为基本参考,选择好可能上、基本能上和一定能上的学校名单
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区)都采取的是公布分数和排名后再填报志愿的程序。但为了防止过度的炒作高考状元等情况的发生,对于极为优秀的排名靠在最前列的学生的排名一般是不向社会公布具体信息的。这一类学生因为其优秀,基本上可以做到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因为是计划招生,相对于分数,排名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志愿填报依据。虽然可能会有几个省用同一套试卷的情况存在,但全国(大陆地区)同一套试卷的统一性考试事实上早已经不再存在。所以,各省之间分数是没有比较意义的。
事关教育公平、人生未来,我国的高考公开透明程度还是非常高的。各省的分数段的排名确定之后,都会在教育考试院的网站上公布。各个学校也会发放印刷好的厚厚一大本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这个好像采取的是统一征订、自行购买的方式)。这个时候,就是每个考生家庭需要认真研究的时候了!这个指南中最有价值的是往年各高校的招生计划和相对应的录取分数!因为历年来的大多数考生都以此为基本参考,所以其参考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需要提醒的是,一般情况下,各年度招生计划和考生数量大体相当、变化不大,但也会有所变化,细致一些的家长,应该在现有排名上考试变化的比例,以达到更加精准的目的。
在根据排名的情况下,就可以筛选出许多能够上的学校了。而且还必须要有上、中、下的考虑,冲刺、正常、保底都是需要做的事情。目前,所有的省的高考志愿的填报数量都基本能够保证这一要求的实现。志愿选择必须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在数千所学校中筛选出你可能上、基本能上和一定能上的三类学校的名单!
三、以人生规划为基本参考,选择好城市、学校和专业
(一)学校与城市的选择。目前,很多人都在纠结在学校和城市之间哪个更具有优先度。个人以为,优先度判定的基本依据是必须建立在考生对自己现有基本条件和人生未来规划的基础上的。所以,如果你把毕业后继续深造读研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毫无疑问你应该以学校层次作为首要判断标准。如果,你把毕业后就业作为目标,在学校层次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城市。毕竟,经济越发达、机会也就越多。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生活舒适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发达地区的考生不愿意远离家乡,省会及热点城市的分数有着越来越高的趋势。
(二)学校与专业的选择。高校的人才培养最大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甚至是标准化的劳动者,其专业设置大多滞后于产业发展。高考专业选择要避免类似于炒股一样对热点的追捧。即使不考虑三年、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养周期,追热点的结果也大多会是一个高位进入的状态。例如,曾经的法律、计算机等办学成本低的专业。对大多数考生,尤其是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一定要优先选择成熟的、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强、应用性强的专业,并且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哪怕这个专业非常普遍,但正因为其普遍,就业时只会面临待遇好坏的问题,基本没有毕业就失业的忧虑。
往年,一些优质的专科学校录取线甚至超过了本科线。因为幼儿园师资仍然招收专科毕业生,所以学前教育专科(师范)的热度也比较高。
高校的专业设置大多从学校最初的专业发展演变而来。许多专业其实只存在方向上的区别。表现上看,是几个不同的专业,其实只有几门课的不同。要避免踩上这样的坑。
四、基于就业报告的选择参考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大众化进入普及化的阶段。2021年已达57.8%!2022年,全国新增就业人口1600万,高校毕业生规模1076万,高校毕业生占比达67%!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是每个考生应该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2022年就业形势
第一,好大学因其较高的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也比较好。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2021年《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的250所全球高校中,我国内地高校共有11所上榜,具体排序如下: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2021全球高校就业能力排名前20高校
名校毕业生体制内就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和就业质量都明显高于普通高校。
北京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单位分布
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高校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聚集了较多的经济和社会资源,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显著高于相对落后地区。名校大多集中于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全球高校就业能力排行榜验证了这一点。
再者,应用技术类、经济类,以及师范等带有计划性的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相对稳定,传媒、历史等波动较大。
高考的专业选择,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尤其是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同等情况下,一定要在兼顾自身兴趣和特长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成熟的、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应用性专业。哪怕这个专业非常普遍,但因为其具有普遍的应用性,就业时只会面临待遇好坏的问题,基本没有毕业就失业的忧虑。
以下是一所师范大学和一所应用型本科专业就业率的统计。
无论你选择什么专业,只要你在你所学的学科专业上足够优秀,达到了二八定律中的前20%,那就具备了就业无忧的基本条件。
五、几点友情提醒
1、一定要保证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和可靠性。相关信息要通过官方网站获取和验证。
2、尽可能多方听取意见建议,有条件的要加强自主研究和判断。如果选择专业咨询机构必须要极其慎重,毕竟最终的结果只能自己承担。花费上万元咨询费,最终出现意外的情况还是有的。
3、就业前景好且专业性强的专业未来发展也较好。近年来,受就业形势和观念影响,体制内就业前景好的师范等专业分数上涨较大,但师范专业指的是计划后标注有”师范“字样,不是只在名称中带有"XX教育“。
4、所有的选择家长一定不能大包大揽,要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5、防诈骗一定要始终牢记在心中。
6、如果你分数不够某学校的线,而又有招生人员找到你说可以上。一种情况他是骗子,另一种可能就是上的是”自学考试“类的成人教育,但采取集中教学的方式,最终的凭是自学或者成人教育类的。
以上信息不一定准确、完整,仅供读者参考。
(认真写作不易,能够看到这里的请点个关注,谢谢啦!)
上一篇:高考志愿冲一冲的技巧(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下一篇:高考志愿冲多少(高考填志愿时说的冲一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