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公务员面试公平吗(公务员考试是最公平的考试?)
推荐文章
刷到一个视频,有人说,公务员笔试和面试都是最公平的考试,这句话,引起了一场辩论。
评论区分成两派,有人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觉得“公平”就是个笑话。还有些人认为,考不上的人才说公考不公平。
但“笔试公平”是基本共识,至于面试,有人觉得可以“操作”。
公务员考试,这件事情,说深不深,每个人都能扯上两句,但说浅不浅,并非所有人都懂。
关于笔试,只想说一点,其难度远比想象的大得多。
先说《行测》,或许有人刷到过一两道公考题目,觉得很简单,但我要告诉你的是,真正上了考场,120分钟的时间扔给你120道题,你或许连一些题目都读不懂,或者来不及读,题目涉及社会时事、政治哲学、天地理、诗词歌赋、民间习俗、数学运算、遣词造句、逻辑分析等等,一科《行测》可以考察一个人全方位的知识储备,以及时间管理能力。
再说《申论》,考察的是作为一个公务员的基本技能,一般给出150分钟,4道题,根据不同部门有不同题型,但大致差不多,一般3道小题,1道作题,小题基本都是考察归纳概括能力,作无非就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考察考生的理论水平。
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行测》既要保证速度,还要保证准确率,《申论》既要紧扣材料也要有自己的观点,既要站在公务员立场,也要尽量让人看得懂。
关于面试,有人说会说“呵呵”。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那些高呼公考面试不公平的人,我见过,而且见过不少,比如在出租车上,司机闲聊时说“没得关系进不去。”或许,他连公务员考试考几科他都不知道。
偶尔某个失意的同学也会跟我抱怨“我在里面又没熟人,怎么比得过别人嘛!”然而你不知道的是,他笔试才八九十分,最多的时候104分,就这样的水平,笔试都不过关的人,说人家进面试的人有关系,有些可笑了。
公务员面试不公平这种观点,我能理解,但我不赞同。
之所以理解这种观点,是因为我知道很多人根本没有实际体验过,甚至根本就不了解公务员面试机制,张口就来,一传十,十传百,传多了,就是真的了。
有人会反驳说,“你还太年轻,面试的可操作空间太大……”仿佛他曾经帮人操作过,又好像他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一样,实际上他可能跟公务员考试一点都不沾边。
参加公务员面试的人员,从笔试最优的人里面选,一般来说,本岗位招录一个的话,就抽取笔试前三名进行面试。也就是说,笔试不过关的人,再怎么“操作”都没机会。
有人说,只要认识面试官就行了啊。其实这种想法很无知。
公务员面试考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达到资格才能任面试官,一般由人事处和组织部的人组成,哪一年具体有哪些人担任考官,都是随机抽取的。在选择考场时,考官和考生都是随机抽取考场,换句话说,在正式考试前,双方都不知道自己具体在哪个考场。
你认识的考官,极大概率被调到其他地方去了,而且在接到面试官任务后,考官们在一定期限内会被禁止与外界联络,你想找人,恐怕要下点功夫。再说,能直接联系上面试官的人,还有什么必要参加面试?
考试当天,考生现场抽签选择面试序号,进入考室后,考生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只能说自己的序号。
考室里,除了几个考官,还有计分员和监督员,并且全程是录音录像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能“操作”,我只能佩服这人实在是高手,如果这都还能作弊,我甘心认输。
本人参加过很多种考试,从中考、高考,到法考、考研,再到公务员考试,个人觉得,公考最严格,最公平。
至于那些说不公平的,毫不客气地说,无非就是自己没考上,用诋毁别人给自己找点心理安慰。甚至还有一些根本不了解公考的人,道听途说、瞎凑热闹,过过嘴瘾,找存在感。
送大家两道最简单的公务员题做做,免得有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在网上吹牛说公务员笔试没用。
宽松点,每道题给两分钟时间,超时就放弃吧。
1、林老板的水果摊销售苹果、芒果、香蕉三种水果,第一天苹果、芒果、香蕉三种水果的收入之比为8:7:5,第二天的收入之比7:9:14.若第二天苹果的销售收入减少了100元,但这三种水果的总收入不变,问第二天香蕉的收入为多少元?
2、有一个牧场中有一片草地,草以固定的速度在增长。如果放10头牛,可供这10头牛8天吃完;如果放12头牛,可供6天吃完;如果放8头牛,多少天能将草吃完?
3、某公司100名员工对甲、乙两名经理进行满意度评议,对甲满意的人数占全体参加评议的3/5,对乙满意的人数比甲的人数多6人,对甲、乙都不满意的占都满意人数的1/3还多2人,则对甲、乙都满意的人数是?
上一篇:国考公务员面试不会说(公务员面试经验) 下一篇:国考公告(2022国考公告什么时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