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梯度志愿(填报高考志愿梯度技巧)
推荐文章
七分靠成绩,三分靠志愿!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考生看到志愿填报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家长和孩子却不懂志愿填报。在之前的章里,育腾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填报的六大误区。今天开始育腾将持续为大家分享高考填报的一些技巧。帮助大家报个好志愿,上个好大学。
高考志愿梯度是指在高考录取各批次中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从高到低拉开档次所形成层次阶梯。今天育腾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填报高考志愿梯度技巧。
一、院校梯度:两种方法拉“距离”
院校梯度是指同一批院校中,由于院校办学历史、知名度、实力、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同一批次院校的录取分数有高有低,自然形成了录取分数高低的层次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各类院校在投档录取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和位置。因此,考生在同一批次所填的院校志愿之间要特别注意参考拟填报院校近3--5年录取的平均分、平均位次和录取分数段,使模拟填报志愿院校之间录取分数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梯度。
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以下三点:
(1)录取分数相近的院校不宜作为平行志愿,必须要有梯度(至少有3分之差);
(2)本人分数仅达到冲高院校上年录取最低分数时不宜填报;冲高院校半数专业不适合本人所学时也不宜填报;
(3)保底院校尽可能选择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且招生人数较大的院校。
二、专业梯度:“冷热”合理搭配
在志愿填报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潜质、能力等综合考虑,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我们既要敢于选择那些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但也不能“一热到底”,一味去追“热”门专业。要适当填报一些“温度不高”的专业。目前,还有一些学校设立了一个专业级差,规定如果A考生第一专业志愿落选而要录取到第二或第三某专业的话,就要在考生总分中减去级差分数后,再和其他第一志愿填报某专业考生的分数进行排序,按分数高低进行录取。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注意拟填报院校是否设立专业级差。
此外,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城市和地区的选择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考生们不要把眼光仅仅盯在“北上广”上,中西部等城市的院校也有广阔的舞台。
在填报志愿时,如果考生能做到以自己成绩为基础,参照相关院校近几年的录取数据,再结合以上这些技巧,相信大家在处理志愿梯度上就会游刃有余了。
2020年高考在即,育腾志愿在此预祝各位高三学子金榜题名!
上一篇:高考专项计划志愿填报(高招志愿填报专项计划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志愿这样填) 下一篇:高考体检注意(2022高考体检注意事项来了)